伊苒望望远处的水面,问:“你是本校?”
    “嗯,考古的。”
    “多让人向往的专业。”
    “还好吧,”女孩抿嘴笑笑,走近几步:“姬水。我的名字。”
    “在水一方的水?”
    “嗯。”
    “伊苒。”伊苒站起来,跟姬水并肩站着——两人差不多高。
    “所谓伊人的伊?”
    “嗯。”
    一片柳叶飘下来,落到伊苒的碎花长裙上,姬水很自然地伸手拈起叶子,微微笑着看她,轻声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微风扫过湖面,湖水泛起涟漪,伊苒的心就这样随着湖水轻轻漾了一下,24年来,第一次。
    第2章
    “伊苒,这是要发朋友圈的,你笑的稍微发自内心一点成不成?”胡小兵皱着鼻子,高举着手机抱怨道。他脸部线条轮廓分明,剑眉鹰眼高鼻,整个人气宇轩昂的挺俊朗,只是一皱鼻子就带了几分猪相,十分滑稽。
    “答应跟你吃饭已经很勉强了,你还要我发自内心?别得寸进尺。”伊苒拿过他的手机看看他们的合影,感觉挺满意的:“俊男美女的,这不是很好嘛,就这样吧,发吧。”
    “哪里好了?你笑的也太假了点。”
    “人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你发个朋友圈别人扫一眼点个赞也就算了,你以为谁会真正在意你?别太拿自己当回事。”伊苒放下刀叉,正色道:“胡小兵,我最后一次提醒你,我不爱吃西餐。”
    “中餐不是没西餐有氛围嘛,”胡小兵安慰她:“不过是做个样子,凑合凑合吧啊。再说偶尔换个口味也不错,人这辈子这么长,好吃的东西有那么多,老吃中餐多亏。”
    “有些东西不用尝试,看一眼就能知道喜欢不喜欢,我只吃合胃口的。”
    “所以到现在你的朋友还是只有那么一两个,你也30的人了,性子老跟小龙女似的可不大好。”
    是了,伊苒性子寡淡,与人接触慢热的紧,活了这些年也不过只有向尚这一个同性朋友,异性朋友就只有胡小兵了。向尚是她高中同学,俩人一起考到北京来读书感情自然很好,只是她们不是同一个学校,不常见面。胡小兵比她高一届,是她师哥,他俩都是方庭海的学生,又是老乡,胡小兵对她十分照顾。若没有胡小兵常在她耳边碎碎念,在姬水离开的这些年她简直不敢想象该怎么挺过来,她挺感激胡小兵的,也一直拿他当哥哥看。
    想到姬水,伊苒又走开了神。
    她记得她跟姬水在初识的那个傍晚说了很多话,这顶不符合她一向慢热的风格。通过聊天,伊苒知晓了姬水跟她同岁,比她大几个月,也是读研三,正在犹豫是否继续读博,也在犹豫是否去国外长长见识。她也告诉了姬水她正在为毕业论文烦恼不堪,她说:“我属于实践类,写作方面本就属于弱项,研三了,一方面要搞毕业创作,一方面还要写长篇小说似的毕业论文,脑袋真是大的要死。”
    姬水问:“是为毕业论文头疼?”
    “嗯。”
    “其实论文也没你想的那么难写。”姬水沉吟片刻,说:“我教你一些写论文的技巧吧。”
    随后两人像久别的老友般围着论文这个话题聊了许久。伊苒能跟一个刚认识的人聊那么久这是她从来不曾经历过的事,这种感觉很奇妙。姬水像是给她施了什么魔法,引着她的思维不停地围绕着姬水的讲述去旋转,期间竟未曾走过一丝一毫的神,要知道聊论文这种枯燥的事是极容易让人走神的啊。
    两人从人约黄昏后聊到月上柳梢头,姬水请伊苒去校外的食堂畅春园吃了晚饭,随后又骑着电动车把她送回了学校宿舍。电话自是互相留过了,从此伊苒论文上再有问题就去问姬水,姬水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她该怎么写,一来二去的,俩人越发熟络了。
    熟络后的两人不会只围绕论文这样一个小小的话题打转,聊天的范围也就由点跑到了线又从线跑到了面,而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伊苒发现姬水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她涉猎的东西多,知识面十分广,除了对自身专业的精通,她还懂音律会古筝,懂书法会画画,懂政治通人情,爱骑马会滑雪,懂经济识古玩,文章写的棒逻辑推理强,对数字也极在行。姬水这种复合型人才伊苒的学校里也有不少,不过男生居多,女生可能也有,但伊苒从没接触过。姬水似乎就没有不懂的东西,这一点让伊苒极为惊讶,她想姬水的家庭环境一定是极好的,就像高晓松,他说他是他家混的最差的一位,可这所谓最差的一位都不知比一般人强多少倍。成长环境决定见识多少,若没有从小的熏陶,想培养出这种孩子来是有些难的。
    姬水在校外有套一百三十多平的房子,是她父母在她刚读研的时候买给她的,离学校不算太远,四五站地,平日里多是骑电动车往返。伊苒跟她熟识后,她就常带伊苒去自己家里玩。
    房子是精装,风格简约,主色调是灰和白,不奢华但有格调。无论地段还是小区环境,都决定了这套房子价格不菲,伊苒有些好奇姬水的背景,只是姬水极少提到她的家庭,偶尔提及也是一语带过,只说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老师,其他的不肯再多发一言。伊苒不是多话的人,姬水不提,她也不多问。伊苒的性子很让姬水喜爱,而姬水的脾性也很对伊苒的胃口,她们的接触愈发多了,甚至多到一日不见就互相思念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