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着说出来的话也分外刺耳。
那些像柯顺哲一般选择扳倒太子的朝臣心中自然清楚方才的“谏言”之中掺杂了多少水分,习惯了“舌战群儒”的文官们甚至已经为下面的话准备好了腹稿。
没有人能想到李裴竟在圣人和满朝文武面前连一句辩白都不愿说,只是这句默认偏偏又像极了讽刺,是在嘲弄那些政敌,即便他身后无数人反对,即便他什么话也不说,那东宫的位置依然固若金汤。
金殿上安静了一瞬。
继而终于有朝臣忍不住心头的不忿,从前后左右还未回过神来的同僚队伍里迈了出来,站在了一个极为显眼的位置,义愤填膺道:
“太子李裴难当大任,臣恳请圣人立临淄王为储君!”
他的话音一落,李裴那一声压抑得很低的笑声便传入了李皎耳中。
后者面上忽然染上了几分慌乱和难堪,他没有转头去看李裴的神色,却小心翼翼地抬了头,远远望着龙椅上的人那一下微不可查的皱眉。
“儿臣对储君之位绝无半分非分之想!”他朝着上首之人深深拜了下去,语气中也有一抹想要急忙撇清怀疑的惶恐,“儿臣……明日便启程回临淄。”
圣人抬眼,虽然话是对着李皎说的,可眼神却是望着李裴,“几年回一次长安,不必那么急着走。”
李皎再拜,“儿臣遵旨。”
“况且对临淄大旱的赈灾粮款之事,户部还未拟出个章程来。”
还沉浸在储君废立之事的户部尚书猛地被圣人点名,有些浑浑噩噩地抬起头,反应了半晌才想起赈灾之事,心中一个激灵。
“臣知罪,臣马上去办……”
圣人冷笑了一声,
“百姓如今水深火热,朕的股肱臣子们却两眼只盯着东宫,一心想着掺和朕的家事。”
圣人将冯内侍方才递上来的一道折子重重往地上一摔。
又是礼部的折子,这些人不但选好了在今日弹劾太子重提废储,更是上了一道劝立张贵妃为后的谏言,倒是真想替临淄王铺路,连那嫡脉的身份都算计得稳稳当当。
只是殿上的臣工早已习惯了圣人每每提及废储和立后之事便发怒的旧例,今日也在一片跪地告罪之声中听到了冯内侍那声尖锐的“退朝”。
一切似乎都与曾经的每一次一样。
只有一点。
临淄王回来了。
下朝后李裴一人慢悠悠走在前面,众人不知是因为规矩还是其他什么,始终等在他身后,直到太子乘着辇离开了,那些朝臣才会纷纷走出金殿。
可今日似乎有些不同,李裴刚朝外走了几步,临淄王便跟了上去。
“裴哥哥,等赈灾粮款下
来我一定立刻离开长安,你别多想,我真的不会觊觎储君的位子……”
李裴脚步一顿,“那个位置,”他望着李皎拉在自己宽袖上的手,笑了,又轻轻将那只袖中扯了出来,
“不是你想或是不想的问题。”
“可我只是想做个闲散的藩王。”
柯顺哲望着李裴离开的背影,“太子方才的话说得不错。”
他的声音足够大,叫几步外的李裴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临淄王想不想做藩王或要不要回封地,与臣等拥护您入主东宫一事,没有半点冲突。”
……
自从那日柯顺哲来质子府颁旨,带着李裴入宫之后,后者便再也没有出现了。
三日里,□□,跳窗,甚至硬闯质子府……通通都没有。
福南音夜里睡得越发不踏实,第三次醒来的时候,见窗外仍是漆黑一片,榻边也是冰凉,他终于缓缓叹了口气出来。
“尧光,什么时辰了?”
屋外有了一点动静,尧光的声音带了点熟睡乍醒的迷茫,“丑时三刻了,主人。”
又是丑时。
福南音略带了几分自嘲地笑了笑。他掀开被子,走到屏风处取了身厚些的外袍披在身上,而后忽然推开了屋门。
一阵冷风吹到了眼中,福南音眯起了眼。
而就在此时,尧光也立刻出现在他跟前,无法理解主人为何要在这个时辰出来。
“今夜……屋顶的月色好看吗?”
福南音忽然问道,又叫尧光一愣。后者实在是一头雾水,只下意识回了句:
“好看,这几天晚上无云,月色都挺好看的。”
福南音似乎并不在意他说了什么,木然地点了点头,又问:
“质子府的西边是不是有座高台?”
尧光想了想,“似乎的确有那么个地方。”
长安许久没下雪,院中只有一片萧瑟的枯枝。福南音脑中忽然闪过一道人影,那日他穿着赤红绣金的袍子,没有带那身熟悉的大氅,突然便闯入了自己的房中。
福南音再没说话,转身回了屋中。
可就在尧光以为他主人终于结束了这场心血来潮的夜谈时,便又见福南音折返了出来,手中还拎着一坛酒。
“今夜吹得是东风,最适对愁饮。”
于是在寅时前,巡夜的金吾卫便见到漠北国师与他的暗卫坐在屋顶之上,对着西面的高台和明月无声饮着酒。
起初他们以为福南音想要逃跑,几个人手持长刀在围墙四处警戒着。只是等了很久他们才渐渐意识到,这位颇有闲情逸致的国师似乎当真只是在寅时秉烛夜游,在屋顶上赏月喝酒罢了。
那些像柯顺哲一般选择扳倒太子的朝臣心中自然清楚方才的“谏言”之中掺杂了多少水分,习惯了“舌战群儒”的文官们甚至已经为下面的话准备好了腹稿。
没有人能想到李裴竟在圣人和满朝文武面前连一句辩白都不愿说,只是这句默认偏偏又像极了讽刺,是在嘲弄那些政敌,即便他身后无数人反对,即便他什么话也不说,那东宫的位置依然固若金汤。
金殿上安静了一瞬。
继而终于有朝臣忍不住心头的不忿,从前后左右还未回过神来的同僚队伍里迈了出来,站在了一个极为显眼的位置,义愤填膺道:
“太子李裴难当大任,臣恳请圣人立临淄王为储君!”
他的话音一落,李裴那一声压抑得很低的笑声便传入了李皎耳中。
后者面上忽然染上了几分慌乱和难堪,他没有转头去看李裴的神色,却小心翼翼地抬了头,远远望着龙椅上的人那一下微不可查的皱眉。
“儿臣对储君之位绝无半分非分之想!”他朝着上首之人深深拜了下去,语气中也有一抹想要急忙撇清怀疑的惶恐,“儿臣……明日便启程回临淄。”
圣人抬眼,虽然话是对着李皎说的,可眼神却是望着李裴,“几年回一次长安,不必那么急着走。”
李皎再拜,“儿臣遵旨。”
“况且对临淄大旱的赈灾粮款之事,户部还未拟出个章程来。”
还沉浸在储君废立之事的户部尚书猛地被圣人点名,有些浑浑噩噩地抬起头,反应了半晌才想起赈灾之事,心中一个激灵。
“臣知罪,臣马上去办……”
圣人冷笑了一声,
“百姓如今水深火热,朕的股肱臣子们却两眼只盯着东宫,一心想着掺和朕的家事。”
圣人将冯内侍方才递上来的一道折子重重往地上一摔。
又是礼部的折子,这些人不但选好了在今日弹劾太子重提废储,更是上了一道劝立张贵妃为后的谏言,倒是真想替临淄王铺路,连那嫡脉的身份都算计得稳稳当当。
只是殿上的臣工早已习惯了圣人每每提及废储和立后之事便发怒的旧例,今日也在一片跪地告罪之声中听到了冯内侍那声尖锐的“退朝”。
一切似乎都与曾经的每一次一样。
只有一点。
临淄王回来了。
下朝后李裴一人慢悠悠走在前面,众人不知是因为规矩还是其他什么,始终等在他身后,直到太子乘着辇离开了,那些朝臣才会纷纷走出金殿。
可今日似乎有些不同,李裴刚朝外走了几步,临淄王便跟了上去。
“裴哥哥,等赈灾粮款下
来我一定立刻离开长安,你别多想,我真的不会觊觎储君的位子……”
李裴脚步一顿,“那个位置,”他望着李皎拉在自己宽袖上的手,笑了,又轻轻将那只袖中扯了出来,
“不是你想或是不想的问题。”
“可我只是想做个闲散的藩王。”
柯顺哲望着李裴离开的背影,“太子方才的话说得不错。”
他的声音足够大,叫几步外的李裴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临淄王想不想做藩王或要不要回封地,与臣等拥护您入主东宫一事,没有半点冲突。”
……
自从那日柯顺哲来质子府颁旨,带着李裴入宫之后,后者便再也没有出现了。
三日里,□□,跳窗,甚至硬闯质子府……通通都没有。
福南音夜里睡得越发不踏实,第三次醒来的时候,见窗外仍是漆黑一片,榻边也是冰凉,他终于缓缓叹了口气出来。
“尧光,什么时辰了?”
屋外有了一点动静,尧光的声音带了点熟睡乍醒的迷茫,“丑时三刻了,主人。”
又是丑时。
福南音略带了几分自嘲地笑了笑。他掀开被子,走到屏风处取了身厚些的外袍披在身上,而后忽然推开了屋门。
一阵冷风吹到了眼中,福南音眯起了眼。
而就在此时,尧光也立刻出现在他跟前,无法理解主人为何要在这个时辰出来。
“今夜……屋顶的月色好看吗?”
福南音忽然问道,又叫尧光一愣。后者实在是一头雾水,只下意识回了句:
“好看,这几天晚上无云,月色都挺好看的。”
福南音似乎并不在意他说了什么,木然地点了点头,又问:
“质子府的西边是不是有座高台?”
尧光想了想,“似乎的确有那么个地方。”
长安许久没下雪,院中只有一片萧瑟的枯枝。福南音脑中忽然闪过一道人影,那日他穿着赤红绣金的袍子,没有带那身熟悉的大氅,突然便闯入了自己的房中。
福南音再没说话,转身回了屋中。
可就在尧光以为他主人终于结束了这场心血来潮的夜谈时,便又见福南音折返了出来,手中还拎着一坛酒。
“今夜吹得是东风,最适对愁饮。”
于是在寅时前,巡夜的金吾卫便见到漠北国师与他的暗卫坐在屋顶之上,对着西面的高台和明月无声饮着酒。
起初他们以为福南音想要逃跑,几个人手持长刀在围墙四处警戒着。只是等了很久他们才渐渐意识到,这位颇有闲情逸致的国师似乎当真只是在寅时秉烛夜游,在屋顶上赏月喝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