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裴斟酒的手一顿,半晌,嘴角弯起了一个讽刺的弧度。
    张贵妃还在一旁应和,“阿裴毕竟是储君,日理万机;不像阿皎这样闲散,随便一个通传便能入宫来……”
    李裴忽然觉得耳边有些聒噪。他记得母后搬入永巷那日,不知是谁放出的流言,说张贵妃马上就要封后,而他的储君之位也会因为许家一族的败落而被动摇,或许便要落在那位颇得圣宠的六殿下身上了。
    李皎的封地是临淄,那里也曾是座王都,藏着千年的紫薇龙气。
    而如今,临淄王回京了。
    圣人听到李裴不在东宫,一双苍老却锐利的眼神便望了过来。
    不在东宫,李裴去了何处便是两人心照不宣的事了。圣人的眼中有些失望,其中更带了几分警告。
    可李裴此时却无所谓地勾了勾唇,继续将酒樽续满,缓缓喝了一口。
    “柯侍郎将圣人传召的圣旨颁去了质子府,隔得远,这才来得晚了。”
    李裴的余光中,李皎在听到“柯侍郎”三个字的时候,刚拿起的那块梅花糕点因为手上不小心的用力,碎了几瓣,残渣皆落在了桌上。
    “你说……他去了质子府?”
    圣人将这句话再次复述了一遍,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外,以及恼意。
    柯顺哲曾经的确很会揣测圣意,只是这一次——当圣人三番五次展示出对待太子的态度时,柯顺哲仍旧大张旗鼓地将太子行踪透露出去,便实在有些不识抬举。
    “质子府?”李皎的声音适时地插了进来,带了几分好奇问:“那是个什么地方?”
    ……
    这顿家宴本是张贵妃操持的,旨在为临淄王接风,可惜这多了一个李裴的一家人在桌上各因琐事烦扰,一顿饭吃得不咸不淡,圣人也没有像昨夜一般在贵妃的宫中留宿。
    而李皎的那个疑问在第二日的朝会上很快便被解开。
    昨日的圣旨之事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
    太子李裴终于厌倦了府中那位胡姬,已经多日不曾返回东宫了。圣人四处寻人不见,最后派礼部一道圣旨,终于在那位漠北国师所在的质子府上找到了“失踪”几天的太子。彼时宣旨官到的时候,太子仍衣衫不整,搂着那位国师睡在榻上,叫了几遍才醒。
    长安百姓不少都知道坊间有位叫裴天人的纨绔,是出了名的断袖,曾求娶过一名小术士未果,而后便销声匿迹;百姓也知道太子隔了五年回朝后身上沾了不少风流之事。可他们却如何也想不到,太子竟会跟那位男国师纠缠在一起,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更没想到原来李裴便是那位纨绔裴天人。
    御史台洋洋洒洒将昨日一天听来的坊间传闻在朝堂之上高声念了出来,最后还不忘加上几句“有失体统”,“荒唐至极”……
    李皎第一次站在金殿上,见竟是这样
    一副场面,有些担忧地看向李裴,却见他嘴角竟噙着一丝讽刺的笑意,平静地听着那位御史的叫嚣。
    “太子竟对漠北国师存了私情,如此看来漠北之战失利之事也不是偶然。”
    有大臣忽然站出来说道。
    “因一己私欲弃中原利益于不顾,如此之人如何当得起一国储君!”
    此话一出,金殿上的文武臣工们果然躁动了起来,纷纷侧头低语,自然有人对此支持,有人则始终坚持着东宫正统。
    “太子归朝这几个月行事越发荒淫无度,如今竟还与一男人闹出此等笑话,实在是为皇家蒙羞!”
    只是自从杜相辞官归乡之后,朝中能够替太子说句话的人便越发少了。
    如今倒像是柯顺哲等人的一言堂。
    “你说,”李裴一直垂着头,望着自己手上那枚翠玉指环,面上或是语气中都辨不清喜怒,“他们何时会说出‘改立临淄王为储’这句话?”
    李皎与他站得极近,李裴的音量控制得刚好,只有李皎一个人能听得到。
    后者浑身一震,有些不可置信地望过去。
    “裴哥哥你在说什么?我只是个藩王,不日便会返回临淄,又怎么会对你的储位产生威胁?”
    不日便会返回临淄?
    李裴笑了笑。
    “那你怕是走不了了。”
    恐怕,也不想走吧……
    “请圣人废太子之位,”等到朝上的气氛被推得差不多了,柯顺哲适时站了出来,高声建言道,“改立贤者为储君。”
    第30章
    太子回宫后的所作所为,朝中大臣一桩桩一件件说得非常详细。
    他与漠北国师福南音在这些日子里又做了什么“苟且”之事,且不说长安坊间的传言,便是堂堂御史台,也能凭着猜测在金殿上张口就来。
    圣人面上的严肃之色比平日更甚几分,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再像五年间那样将这些弹劾四两拨千斤地驳回去。他望着御阶之下未发一言的李裴,沉声问:
    “太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他为李裴守了五年的储君之位,如今人自己回来了,他倒要听听,做下这些荒唐事的人究竟能如何解释。
    “回圣人,”李裴的声音平静得无波无澜,即便在此前被那些朝臣如此攻讦指摘,甚至泼了不少他自己都不知何时做过的脏水,他面上依然没有半分的激动或恼羞成怒。
    “臣无话可说。”
    他立在离御阶最近的位置,身上那身储君的朝服此时显得格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