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没想到这匈奴王爷如此上道,梁峰连忙还礼称谢。

    刘宣又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在哪里进的学?师承何人?”

    梁峰道:“曾在范阳进学,不过自小体弱,学业不精。”

    看了眼梁峰那瘦弱不堪的身材,刘宣缓缓点头:“你这性子,礼佛也不错。不过书还是要读的,不能因释教偏废了学业。”

    这简直都像是长辈的谆谆教导了,梁峰面上显出些羞愧神色:“多谢都尉指点。”

    刘宣挥了挥手:“哪里谈得上指点。这次晋阳之事,让我颇为惊诧。能够防治伤寒,可是善莫大焉的功德。你有机缘,也有善心,是个好孩子,莫要荒废了这些。”

    又闲聊几句,他便放梁峰回来。没想到人回来的这么快,王汶道:“刘都尉寻你何事?”

    梁峰苦笑道:“只是讨了些藏经纸,还让我好好进学,莫要荒废了经史。”

    “哈哈。”听到这个,王汶就乐了,“他是青州大儒孙叔然的弟子,《毛诗》、《左传》都学的极精,难免记挂。不过等你身体好了,是要重新治学,名教终究还是根基。”

    虽然崇信释教,但是王汶的家学渊深,经学根底很是不弱,怎能看不出梁峰在这上面的缺陷。若是能精研几年诗书,恐怕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梁峰面上虽然带着笑,心底却波澜未平。如果说之前,五胡乱华对他而言还是遥远的未来,那么见过这位匈奴王族之后,紧迫感突然就逼上了心头。他从未如此清晰的认识到,这是西晋末年,是乱世的开端。所有歌舞升平,都不过是覆灭前的幻影。这里可是并州,是匈奴的老巢,若是乱世来了,要如何应对?

    压下心底烦乱,梁峰跟在王汶身后,向寺外走去。

    另一侧,那圆脸汉子低声问道:“左贤王,那梁丰可是梁习的子嗣,会否影响大计?”

    对于并州的匈奴人而言,梁习是能止小儿夜啼的恨角色。当年他身为并州刺史,把五部匈奴折腾的没个人形,也让南匈奴彻底归顺,臣服在了曹魏脚下。如今大事在即,突然冒出个梁家的子嗣,怎能不让人心惊?

    刘宣却笑了笑:“他不是个有野心的。”

    刘宣老而弥精,刚刚叫住梁丰,正是想要探底。若是梁丰熟知家史,就该知道其祖和匈奴之间的旧恨,再怎么善于掩饰之人,都该露出破绽才是。可是那小子似乎根本未曾想起此事,言语谦恭,表情自然。唯一心神动摇的,反而是听他要买纸的时候。不难猜测,他是留了些纸,打算发卖的。

    偏偏都如此潦倒了,那梁子熙还不用心治学,反而跟释教搭上了关系。但凡有些野心,都不会如此糊涂。

    这么看来,还真像一个因为佛祖入梦,才改信释教,心怀慈悲之人。这样的角色,非但不会影响大事,说不定还是助力。就像刘宣本人一样,匈奴人大多信佛,若是能把佛子招至身侧,岂不是上天庇佑?这个梁丰,不但不能打,还要用心拉拢才是。

    正巧他还是王汶的贵客。晋阳王氏和匈奴王庭向来交好,可不正是天意?

    微微一笑,老者道:“回去之后就把五十石粮米送到梁子熙手里,拉车的换成五匹俊马,一并留下便是。”

    这些东西,对于他而言不如九牛一毛。但是对于那个落魄士族,可是不小的恩惠。就看他领不领情了。

    “你再去邺城一趟,看看元海何时能回来?”刘宣对那汉子吩咐道。那汉子应了一声,快步退了下去。

    刘宣长长呼出口气,再次看向头顶经幡。这次疫病消退真是吉兆,只盼族中大事,也能如此顺利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记错了刘宣的年龄,改一下。这人是赵汉开国君主刘渊的堂叔,是他把左贤王的称号让给刘渊,才使其统一了匈奴五部,起兵造反。和刘渊、刘聪一样,他也饱学诗书,拜大儒为师,估计原本想做大晋的名臣,可惜司马家的皇帝太不争气……

    第52章 心乱

    回到王府后, 梁峰就差人把千张藏经纸送去了郭府。本来这么一通广告之后, 那些豪门反应再怎么迅速, 也要等上两日才会矜持的上门询问。然而刘宣的动作,却把这个反应时间缩短了不少。

    当天下午,五十石黍米就送上了门来, 还附赠拉车的五匹高头骏马。米粮也就罢了,这几匹上等良马最少也值两万钱,显然代表了刘宣的示好之意。梁峰就在千张藏经纸的基础上,又加了一盒花笺,两色笺纸各五十张, 做为回礼。如此即全了礼节, 也从旁推广了笺纸的名声。

    有了匈奴王族的大方手笔, 其余高门消息灵通,又哪会不知藏经纸是可以用粮食换的。五十石粮食, 按照晋阳市价不过五万钱左右, 对于动辄年入几千石的高门而言, 根本不值一提。而梁峰的名头, 也因为各方面的推波助澜,在法会之后达到了顶峰。能用这点微末代价换来传说中“佛子”自制的藏经纸,绝对是个划算买卖!

    隔日,便有好几家上门来求纸,剩下的三千张纸,很快也都卖了出去。至于那些没买到纸的,梁峰则承诺只要纸坊出了新纸,便运往晋阳。而那三家买到经纸的高门,也都大方的留下了运粮的车架和牲畜,换了笺纸回去。

    一来二去,法会刚刚结束,梁峰带来的纸就销售一空,换来了足足二百石粮食。这对高门不算什么,但是对梁峰而言意义重大。有了这批粮食,他收留的流民就能度过秋收之前的困难日子。更重要的是,这笔生意并非一锤子买卖,纸坊每月都能产出五六千张纸,若是月月获利三百石,一年下来,可就是三千多石!还有什么比这更暴利的事情吗?

    江倪如今也是心服口服,恭恭敬敬跪在梁峰面前,禀报道:“还有四家预定了下下月的藏经纸。这只是晋阳一地,等到此事传扬开去,应该还有不少高门想要求纸。若是纸坊扩大一倍,恐怕来钱更多!”

    梁峰微微摇头:“多了就不值钱了,控制产量,保持现有规模就好。”

    这个手工时代,想要瞬间扩大产量根本不现实,而且梁峰比任何人都懂这些官N代的心思。稀罕的才是宝贝,烂大街就成臭狗屎了。奢侈品没有限量这个逼格,还能叫奢侈品吗?

    江倪连忙点头,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那瓷器呢?也有人偷偷问我,梁府有没有多余的白瓷。”

    如今负责这些铜臭生意的可是江倪,法会上的事情传了出去,当然也有高门管事私下问过他白瓷的事情。江倪可是清楚这次卖纸到底得了多少利,简直比陶坊辛苦所得要多出几倍。若是纸坊就此压在了陶坊头上,岂不糟糕?父亲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名贵白瓷,也要买个好价钱才行啊!

    “白瓷不急,出了佳品才能发卖。到时换取过冬用的丝绵或是皮毛吧。”这个梁峰也早有打算。

    要知道如今陶坊的产品质量并不稳定,就像那个莲花盏,一窑烧了六件,最后成功的只有一件。余下不是釉色不匀,就是形状有损,放在一般人眼里也许无碍,但是对于目标客户而言,却是不容疏忽的瑕疵。哪个高门豪族会花钱买次品呢?他们在乎的,可不是便宜与否!

    因此梁峰并没有降价销售残次品的打算,而是吩咐都砸了掩埋。这也是古代瓷器之所以昂贵的原因。任何精品瓷器背后,都是满地碎瓷。若是放任那些残次品流出,只会对品牌产生冲击,影响其价值。

    今后梁府出产的白瓷,应该也走这种高端路线。只放出少量精品,用来换取市面上罕见的战略物资。那些高门手眼通天,往往能弄到花钱都买不到的东西。而白瓷,也是梁府独此一家,在他们心中,恐怕比丝绵要值钱太多。

    而有了防寒物资,等到冬天气温骤降的时候,可就是一条条人命了。要是打仗的话,穿着冬衣的士兵,战斗力也必然比穿着单衣的要高。这一点,梁峰算得清楚明白。

    禀报完毕之后,江倪便退了出去,梁峰则单手扶额,靠在了凭几之上。这两天,粮食是赚到手了,而且比想象的还要丰厚,但是他心中的焦虑却丝毫不少。梁府的地理环境确实不错,前几代为了避开洛阳战乱,才远赴并州,挑选了这个休养生息之地。交通虽然算不得繁华,但是足够安全。加之主宅是标准的邬堡结构,只要有一队强兵,就足够护住一家老幼不受乱兵侵扰。

    如今在他的整治之下,梁府四周又开辟了农田,可以当做一道相当不错的屏障。等到农闲,说不得也要搭建工事,垒墙盖楼,建立数级预警岗哨。只要有外敌入侵,就能快速让百姓撤到田庄和邬堡之中,进行抵抗。几倍的兵力都未必能吃下这块硬骨头。

    然而这就够了吗?如若身边所有地盘都被匈奴人占据,他守着个孤岛又有何用处?想要保住这方根基,至少要保证附近大片纵深不被敌军占领。可是上党一郡是什么地方?“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整个上党,乃是勾连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通枢纽,想要跃出三晋,跨过太行山脉,就必须通过上党!

    因此,这里才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远有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近有曹操征高干时的壶关之战。只要想打通三省之间的通道,一统北境,就绕不开上党一地!这简直是处在了战争的最前沿,要如何才能保存自己,乃至身边这些眷属呢?

    目前,梁峰还找不到答案。他的势力太单薄了,根本无力对抗这样的局面。

    这个认知,也让梁峰心中生出一种迫切,他不是那种面对险阻就束手就擒的人。总该有什么法子,让他守住这一方小小天地。

    “主公!”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梁峰抬起头,这才发现弈延不知何时站在了身边。逆着光,他的面容有些模糊,唯有那双灰蓝色的眸子闪闪发光,满是担忧和无法言说的焦灼。是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太长,吓到他了么?

    还没等梁峰调整面上表情,弈延就单膝跪了下来,直挺挺跪在了他脚边:“主公,你在担心粮草吗?我能把它们全数运回梁府!”

    梁峰愣了一下,他想的当然不是这个,但是此刻却无法详加解释。难道他要对身边的人说,天下就要大乱了,国朝将会四分五裂,梁府很可能被会战火波及,飞灰烟灭?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这预言太过惊世骇俗,就算知道了,身边这些孩子又能如何呢?不过是平添忧心罢了。

    于是,梁峰笑了笑:“是啊,二百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至少要二十辆车吧?从晋阳回梁府起码要五天时间,万一遇上贼兵就遭了。”

    这也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好不容易赚到了粮食,运不回府才要命。

    弈延握紧了双拳:“主公无需忧心!前些日子哨探就摸清了沿途的山匪动向,从晋阳到铜鞮市井繁华,少有流寇。只要把粮食运到铜鞮,再从府中调出人马,沿途策应,不论多少贼兵,属下都能一力清缴!”

    梁峰看着面前神色肃然的青年,心中不由一暖,耐心叮嘱道:“部曲操练数月,正是开刃之际。这一路,便交给你了。粮草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震慑沿途势力,打通这条商道。之后各类物资,也少不得途径晋阳,要有万全准备才行。”

    弈延心中一阵激荡,主公果真还是信任他的,如何运粮,他心中早就有了腹案,自信不会败给那些宵小鼠辈。然而当他响亮应是后,席上那人却没有露出什么喜悦之情,只是笑笑,让他早些休息,为明日做准备。

    这绝不是主公以往应有的表现。

    弈延咬紧了牙关。自从来到晋阳之后,他就觉得面前这人变了,不再像在府中那样,懒懒散散的微笑,漫不经心的抚琴,每晚给他念史,教他习字。那个会穿着木履登高眺远,放达如仙的人物消失不见。

    主公变了,柔和的神情彻底冷了下来,随时随地保持着矜持的贵人风范。即便面对万人皆狂的可怕景象,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他的眼中不再有真挚的笑意,反而彬彬有礼,让人无法揣测。就像神佛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法坛之上,再也不容亲近。

    这些变化,简直让弈延发了疯。也许这才是主公的原本面目,就如同他熟知的兵事,整顿梁府的狠辣手段。自己只是被那亲近蒙蔽了头脑,就如雀鸟再怎么想要亲近天上的明月,也触不到那皎洁月轮!

    弈延的目光低垂,落在了前方的坐席旁。在府中,主公是不穿足衣的,天气渐渐炎热,他更爱赤足踏着木屐,在院中走动。然而那双纤细白净的足踝,如今却被素纱遮盖,就像那一丝不苟的衣襟,高高束起的发髻。

    这一切,都让他心烦意乱!

    也许离开晋阳就会好了。弈延缓缓起身,向外走去。也许离开了晋阳,不再被那群人称作“佛子”,主公就会变回原来的模样。他要尽快把粮食运回府中,再回来迎接主公,一同回府!

    第53章 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