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涛见他第一回合就败下阵来,暗道晦气。
    在秦阳询问,是否还有人不参加今年的冰雕节时,他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表示博陵今年也不参加冰雕节。
    秦阳随意地点了下头,说:“可以。”
    还真就毫不为难他的将这件事给确定了下来。
    等到从议事厅里出来,张德源跟贺涛对视一眼,心里都隐隐有些不安。
    张德源压低声音说道:“你说,咱们这次是不是做错了?”
    “为何这样说?”
    张德源就道:“有道是,敌人反对的,就可能是做对了,可如果敌人支持的,那就说明做错了。咱们两个都提出不参加今年的冰雕节,你看那一位,可有变色?”
    那自然是没有的。
    但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啊。
    “许是他早就心有准备,知道咱们不会跟他一条心,所以早就猜到我们不会参加了。”贺涛不以为然地说道。
    虽然幽州王的表现与他们预计的不同,但贺涛还是不觉得对方有什么了不起的。
    见同伴这反应,张德源也只能将后面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一辆辆马车从幽州王府一出去,就直奔城门,在中午之前,他们要尽快回去。有些路远的,兴许还要在外面耽搁一两日。
    而一群或是步行,或是坐着驴车、牛车的百姓,就是在这时来到了幽州境内。
    “妈呀,这就是幽州?跟老人们之前说的一点都不一样啊!这里可比咱们那里阔绰多了!”
    一个刚刚进入幽州边境小城的年轻农妇,震惊地环顾左右,只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
    她的丈夫也差不多是一样的神情,二人就像是土包子进城一般。
    可明明坐着驴车来的他们,家在邻着幽州的郡,家里也算是小富,之前一直都认为他们过得比幽州这边的亲戚强。
    甚至因为幽州这边太穷了,往年来走亲戚,他们年轻一辈都不愿意来。
    要不是今年他们的爹摔伤了腿,他们小两口不得不过来,只怕脑海中关于幽州的印象,永远都是别人口中的“穷乡僻壤”。
    可看看他们刚进的这座小城,这里的一切都是这么的新颖别致!
    雪化了,地面上干干净净,这路,也不知道是怎么修的,看着像是长长的望不到边际的一整块石头!
    但想也知道,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长的石头?
    再看两侧的铺子,大多重新修整过,看着就整洁,时不时有人进出,穿着的,戴着的,全都是时兴的样式!
    年轻农妇之前曾在他们本地一个地主婆子头上看到过的毛线帽子,竟然在这里比比皆是!
    而除了毛线帽子,还有看着是同样质地的手套、毛衣!
    孩童们穿得厚厚的,脸上红扑扑的,大多是一个坐在一个平板小车上,由后面的人推着狂奔。
    欢笑声在街上传出去,大人们也常常眉眼含笑地望过去!
    哪怕这里的变化仅仅是这些,但带给外地人的感触可太不一样了!
    年轻汉子忍不住说道:“之前爹提过,说是幽州来了个王爷?该不会是因为那个王爷,所以幽州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吧?”
    “王爷?哎呀,那得是老大的官儿了吧?说不定是皇帝的儿子!要真是那样,有个皇帝儿子在幽州,幽州想不变化都难!”
    北地这边的底层百姓,能接触到报纸的机会极少。
    长安城连普通幼童都知道的一些事,在这边,反倒是很少有人提及。
    所以他们不知道幽州王是谁,一听是王爷,就以为是皇帝的儿子。
    这已是足够让他们羡慕的了。
    正是因为相信,皇帝的儿子在幽州做王爷,幽州就一定能变好,他们对幽州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那你说,咱家妹子跟郑老叔家的口头婚约,没必要先解除?咱们先看看再说?”
    他们这次来,除了走亲戚,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退婚。
    十几年前,他们家老爷子来这边走亲戚时,被人所救,就口头上,跟对方定了个娃娃亲。
    十几年后,眼瞅着幽州没了燕王后,一年比一年穷,心疼闺女的人家,一想到要将闺女嫁去幽州,就不乐意了。
    可如今一看,幽州似乎有再次崛起的迹象?
    若是这样,没准这边反倒成了福窝呢!
    与他们有着相似想法的人不少。
    这时节的本地,本地的人走亲戚,都是在年后。
    但外郡的人走亲戚,一般都是趁着过年前的这段时间。
    毕竟幽州这边太冷。
    过年这段时间更是冷。
    若是赶上大雪封地,那是想走都没法走。
    所以,在年前这段不算最冷的时候来走亲戚,就成了惯例。
    也因此,这几日,陆陆续续有一些外地人进入到了幽州。
    来之前,他们是带着十足的优越感的。
    毕竟,他们来幽州走亲戚,带着鱼带着肉,这两样,想必在幽州很少见吧!
    结果一进幽州,先是被幽州的变化给惊到。
    等进了亲戚家,又被亲戚家饭桌上的丰盛菜肴给再惊了下。
    那对年轻夫妇就是如此。
    他们家的亲戚,住在距离幽州郡城大约二十余里的小村镇里。
    一路打听着来到了地方,进了镇,就发现镇上的人行走如风,似乎在忙碌着什么。
    就连小孩子都没见着几个,二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里面怕是有事儿。
    等打听着来到了亲戚家,亲戚家的门大开着,里面几个人,男女老少都有,正在商量着什么事。
    从大门口这里,就能听到屋里的说话声。
    年轻夫妇牵着驴车的缰绳,在大门口喊了一声。
    立刻有人听了跑出来。
    做丈夫的说了自己的身份跟来意,被热情地迎了进去。
    他们到了的时候,发现正是饭点。
    里面的人正围坐在火炕上,里外摆了三桌。
    年轻夫妇一进来,妇人被叫去了里面跟女眷孩子坐在一起。
    做丈夫的则跟外面的男人一起。
    年轻妇人一进里屋,就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但眼角往地上一扫,没看到有火盆啊!
    她年轻,又是客人,也不好意思问。
    等被人喊着脱鞋上炕,这热烘烘的火炕一坐上来,那舒服劲儿,就别提了!
    “哎哟妈呀,这是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