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作者:大罗罗
从公元1855年5月6日深夜开始,在锡尔河——楚河一带的明、俄、清三军,都开始了大范围的机动。
如果从空中俯瞰,就能发现,机动中的几路大军,除了奕詝亲自率领的21000多人,其余部队都几乎在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位于锡尔河中游岸边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距离俄国人的克孜勒奥尔达要塞不过100里到120里。哈萨克人管这里叫奇伊利,而后来的哈萨克汗国则将这片土地命名为红草原,意思是鲜血染红的草原。
“报告!西清鞑子约有20000人,服色有镶白、正蓝、镶蓝、镶红!”
“报告!又有一队西清鞑子离开楚河大营,人数不明,正往卡拉套山方向而去!”
明军的夜不收不断飞马而来,将最新打探到的军情报给了明军第一骑兵军军长李秋生。他原来是近卫骑兵军军长,不过在前年年底的作战中出现了指挥失误,所以被降了半级,被打发到草原军团当了骑兵军军长。
草原军团的骑兵军的人数和近卫骑兵军差不多,都是10000人,不过前者是轻骑兵,装备的武器以德莱塞后装枪和贝色麦来复枪为主。作战方式也和近卫骑兵不一样,讲究骑马行军,下马作战,比较轻视乘骑突击。和骑马步兵军倒有几分相似(区别是骑马步兵不会发起乘骑冲击)。虽然这个第一骑兵军凭着洋枪犀利,战斗力并不在近卫骑兵之下。但是李秋生却始终觉得这支部队还算不上一锤定音的力量,如果他现在指挥的是近卫骑兵的话,明天一大早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发起冲击,摧破眼前的近20000西清军,然后再调头去追击另外一支西清军。他是很有把握同时将这两部西清军彻底摧毁。多半还能把西清皇帝奕詝捉去南京问斩的……
可是现在,他虽然得到了10000蒙古洋枪骑兵的支援,但还是没有把握同时歼灭分成两部的西清军,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支下手。
李秋生军服笔挺的坐在马上。头上戴着打磨得雪亮的钢盔。胸前还有锃亮的胸甲。一副重骑兵的打扮,就好象他还在近卫骑兵军当军长似的。
“没有正黄旗、镶黄旗吗?”蒙古人萨尔图克汗就在他身边。听到夜不收的报告连忙追问一句。
“没有发现。”夜不收答道。
李秋生挥挥手让这名夜不收退下,他的脸上也滑过失望的表情。“居然上了奕詝的当……看来他是直奔卡拉套山而去了。”
蒙古人摇头,“他去卡拉套山干什么?难道想翻越卡拉套山去塔什干?就不怕撞上太平天国?”
“天知道奕詝是怎么想的?”李秋生叹口气,“看来咱们只有将错就错。先吃掉眼前这股清军了。”
“也只能如此了。”萨尔图克汗恭谨地回答道。“军长大人,不如等天亮就让我的蒙古儿郎打头阵如何?”
“嗯。”李秋生点点头,“打起来的时候不要急,不做一锤子买卖,慢慢消磨他们的士气……到晚上再换我的人去攻打,等明天白天再一举解决掉他们!”
“不快些打完再去追奕詝吗?”
“不追了。”李秋生淡淡地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打败俄兵。等灭了眼前这个西清兵就去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和韩帅会师。”
……
锡尔河畔,奇伊利草原。5月7日下午。
枪声零零落落地响起,总没有断绝的时候。锡尔河畔的辽阔草原上,无数的俄军官兵正挥动着铁锹工兵铲。好像发了疯一样地在挖掘工事构筑浮桥,俄军上下,从两天前开始,就没有人休息过。80000大军已经全部到位,正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构筑防御工事和连接锡尔河两岸的浮桥。彼得罗夫斯基和手下的两个军长也不敢稍做休息,都戎装整齐的四下巡视,鼓舞军心。
大队大队的俄军已经开始集结,预备出击逐推正在靠近的一师明军。明军的主力虽然还没有抵达,但还是有一万多骑马步兵和俄军前后脚抵达了奇伊利草原。也不和俄军决战,只是进行骚扰性的攻击,不是施放火箭,就是远远打冷枪,试图牵制他们构筑工事的动作,毫无疑问,明军主力正向这里赶来,决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两天两夜下来,彼得罗夫斯基和伊格纳耶夫还有霍尔卡特三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现在正围着由弹药箱搭成的地图台,讨论着将要开始的会战。
“总督阁下,第35师已经集结完毕,可以出击了!”
一个满脸胡子拉碴的俄军少将前来向彼得罗夫斯基报告。
彼得罗夫斯基淡淡地道:“好的,巴甫洛夫少将,这次是试探性攻击,也是最关键的初战!”
这位姓巴甫洛夫的俄国少将点了点头,行了个军礼:“请总督阁下放心,第35师不会让泛斯拉夫旗帜蒙羞的。”
“不,我想要你打一场败仗。”彼得罗夫斯基用手指轻轻敲打着地图台。
“败……败仗?总督阁下,我没有听错吧?”
“你没有听错。”彼得罗夫斯基皱着眉头道,“我需要一场损失轻微的失败,要让中国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在野战中将我们击败,还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手头有足够的口粮,可以在锡尔河畔坚持很长时间。少将,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
“知道了!总督阁下!”巴甫洛夫已经知道这位总督阁下的意图了。对俄军来说,最怕的就是明军采取拖延战术,因为他们手头的补给物资实在算不上宽裕。因而需要一场小小的失败来鼓舞一下对手。
彼得罗夫斯基点点头,“很好,去办吧。”
……
“他们有多少人?似乎不止6万人啊!”
刘坤一站在俄军营地外的一处高地上,举起望远镜观察着这个巨大的宿营地。
“看来那个绵愉还是没有老实交代……这些鞑子果然都该挨刀!”天地会出身的师长陈开就站在刘坤一身旁,疲倦地眨了眨眼睛。“看起来,俄军至少有8万!真没有想到,尼古拉一世会那么大手笔的向中亚增兵。”
“快看,俄国人出来了!”刘坤一这时已经发现大队大队的俄兵已经列队走出刚刚开挖了一半的堑壕工事。
“看来是一个整师!咂咂,队列还真是整齐啊!”
刘坤一笑问:“能打败他们吗?”
“不好说,他们的洋枪射程远,我们的射速快,拼刺刀的话,毛子可比咱们强……这块头摆在那里!比大炮,他们这个师多半是加强过的。”陈开面色淡然地分析着双方的强弱对比。其实就是拿德莱塞击针枪去和贝色麦来复枪比,关于这两种武器的强弱,在目前的军事界还是各执一词。
“我觉得能赢!”刘坤一笑了笑,“是一定能赢!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数学?”陈开皱起了眉头。他是陆军军校第一期的学员,那个时候学校的课程比较简单,偏重于实践,没有什么理论课,根本不会教人用数学公式计算排队枪毙的命中率什么的。
“就是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目在陆军大学里早就做过无数次,不仅在纸上,而且还做过实验。”刘坤一笑道,“当5倍的射速和8分之一的受弹面积比上两倍的有效射程时,拥有5倍射速和8分之一受弹面积的一方总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陈师长,我想你的人演练过卧倒——冲锋战术吧?”
从公元1855年5月6日深夜开始,在锡尔河——楚河一带的明、俄、清三军,都开始了大范围的机动。
如果从空中俯瞰,就能发现,机动中的几路大军,除了奕詝亲自率领的21000多人,其余部队都几乎在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位于锡尔河中游岸边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距离俄国人的克孜勒奥尔达要塞不过100里到120里。哈萨克人管这里叫奇伊利,而后来的哈萨克汗国则将这片土地命名为红草原,意思是鲜血染红的草原。
“报告!西清鞑子约有20000人,服色有镶白、正蓝、镶蓝、镶红!”
“报告!又有一队西清鞑子离开楚河大营,人数不明,正往卡拉套山方向而去!”
明军的夜不收不断飞马而来,将最新打探到的军情报给了明军第一骑兵军军长李秋生。他原来是近卫骑兵军军长,不过在前年年底的作战中出现了指挥失误,所以被降了半级,被打发到草原军团当了骑兵军军长。
草原军团的骑兵军的人数和近卫骑兵军差不多,都是10000人,不过前者是轻骑兵,装备的武器以德莱塞后装枪和贝色麦来复枪为主。作战方式也和近卫骑兵不一样,讲究骑马行军,下马作战,比较轻视乘骑突击。和骑马步兵军倒有几分相似(区别是骑马步兵不会发起乘骑冲击)。虽然这个第一骑兵军凭着洋枪犀利,战斗力并不在近卫骑兵之下。但是李秋生却始终觉得这支部队还算不上一锤定音的力量,如果他现在指挥的是近卫骑兵的话,明天一大早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发起冲击,摧破眼前的近20000西清军,然后再调头去追击另外一支西清军。他是很有把握同时将这两部西清军彻底摧毁。多半还能把西清皇帝奕詝捉去南京问斩的……
可是现在,他虽然得到了10000蒙古洋枪骑兵的支援,但还是没有把握同时歼灭分成两部的西清军,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支下手。
李秋生军服笔挺的坐在马上。头上戴着打磨得雪亮的钢盔。胸前还有锃亮的胸甲。一副重骑兵的打扮,就好象他还在近卫骑兵军当军长似的。
“没有正黄旗、镶黄旗吗?”蒙古人萨尔图克汗就在他身边。听到夜不收的报告连忙追问一句。
“没有发现。”夜不收答道。
李秋生挥挥手让这名夜不收退下,他的脸上也滑过失望的表情。“居然上了奕詝的当……看来他是直奔卡拉套山而去了。”
蒙古人摇头,“他去卡拉套山干什么?难道想翻越卡拉套山去塔什干?就不怕撞上太平天国?”
“天知道奕詝是怎么想的?”李秋生叹口气,“看来咱们只有将错就错。先吃掉眼前这股清军了。”
“也只能如此了。”萨尔图克汗恭谨地回答道。“军长大人,不如等天亮就让我的蒙古儿郎打头阵如何?”
“嗯。”李秋生点点头,“打起来的时候不要急,不做一锤子买卖,慢慢消磨他们的士气……到晚上再换我的人去攻打,等明天白天再一举解决掉他们!”
“不快些打完再去追奕詝吗?”
“不追了。”李秋生淡淡地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打败俄兵。等灭了眼前这个西清兵就去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和韩帅会师。”
……
锡尔河畔,奇伊利草原。5月7日下午。
枪声零零落落地响起,总没有断绝的时候。锡尔河畔的辽阔草原上,无数的俄军官兵正挥动着铁锹工兵铲。好像发了疯一样地在挖掘工事构筑浮桥,俄军上下,从两天前开始,就没有人休息过。80000大军已经全部到位,正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构筑防御工事和连接锡尔河两岸的浮桥。彼得罗夫斯基和手下的两个军长也不敢稍做休息,都戎装整齐的四下巡视,鼓舞军心。
大队大队的俄军已经开始集结,预备出击逐推正在靠近的一师明军。明军的主力虽然还没有抵达,但还是有一万多骑马步兵和俄军前后脚抵达了奇伊利草原。也不和俄军决战,只是进行骚扰性的攻击,不是施放火箭,就是远远打冷枪,试图牵制他们构筑工事的动作,毫无疑问,明军主力正向这里赶来,决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两天两夜下来,彼得罗夫斯基和伊格纳耶夫还有霍尔卡特三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现在正围着由弹药箱搭成的地图台,讨论着将要开始的会战。
“总督阁下,第35师已经集结完毕,可以出击了!”
一个满脸胡子拉碴的俄军少将前来向彼得罗夫斯基报告。
彼得罗夫斯基淡淡地道:“好的,巴甫洛夫少将,这次是试探性攻击,也是最关键的初战!”
这位姓巴甫洛夫的俄国少将点了点头,行了个军礼:“请总督阁下放心,第35师不会让泛斯拉夫旗帜蒙羞的。”
“不,我想要你打一场败仗。”彼得罗夫斯基用手指轻轻敲打着地图台。
“败……败仗?总督阁下,我没有听错吧?”
“你没有听错。”彼得罗夫斯基皱着眉头道,“我需要一场损失轻微的失败,要让中国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在野战中将我们击败,还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手头有足够的口粮,可以在锡尔河畔坚持很长时间。少将,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
“知道了!总督阁下!”巴甫洛夫已经知道这位总督阁下的意图了。对俄军来说,最怕的就是明军采取拖延战术,因为他们手头的补给物资实在算不上宽裕。因而需要一场小小的失败来鼓舞一下对手。
彼得罗夫斯基点点头,“很好,去办吧。”
……
“他们有多少人?似乎不止6万人啊!”
刘坤一站在俄军营地外的一处高地上,举起望远镜观察着这个巨大的宿营地。
“看来那个绵愉还是没有老实交代……这些鞑子果然都该挨刀!”天地会出身的师长陈开就站在刘坤一身旁,疲倦地眨了眨眼睛。“看起来,俄军至少有8万!真没有想到,尼古拉一世会那么大手笔的向中亚增兵。”
“快看,俄国人出来了!”刘坤一这时已经发现大队大队的俄兵已经列队走出刚刚开挖了一半的堑壕工事。
“看来是一个整师!咂咂,队列还真是整齐啊!”
刘坤一笑问:“能打败他们吗?”
“不好说,他们的洋枪射程远,我们的射速快,拼刺刀的话,毛子可比咱们强……这块头摆在那里!比大炮,他们这个师多半是加强过的。”陈开面色淡然地分析着双方的强弱对比。其实就是拿德莱塞击针枪去和贝色麦来复枪比,关于这两种武器的强弱,在目前的军事界还是各执一词。
“我觉得能赢!”刘坤一笑了笑,“是一定能赢!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数学?”陈开皱起了眉头。他是陆军军校第一期的学员,那个时候学校的课程比较简单,偏重于实践,没有什么理论课,根本不会教人用数学公式计算排队枪毙的命中率什么的。
“就是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目在陆军大学里早就做过无数次,不仅在纸上,而且还做过实验。”刘坤一笑道,“当5倍的射速和8分之一的受弹面积比上两倍的有效射程时,拥有5倍射速和8分之一受弹面积的一方总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陈师长,我想你的人演练过卧倒——冲锋战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