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愿意。”李旭支吾接腔。
“若叶公能使我越国化险为夷,有惊无险,臣也……愿意。”尹睿紧接着一声。
“秋风,你怎么突然……我一时有点,接受不及。”
花暮雨环看陆续躬身表示愿意的朝臣,不知如何描述此刻心情,像在被逼着接受现实,她去周国认罪这个现实。
以及……似乎习惯了她做自己的臣,忽然,她也成了君。
“暮雨,我永远是你的臣,若你不愿,那就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叶秋风压在她耳旁,低声且诚恳。
王玺太重,玉禄抱了许久,也没见叶秋风接过去,他只得将王玺放在朱案上,并活动两下酸痛的手腕。
“阿父,等我长大了再抱这个王玺,太重了。”玉禄瘪着嘴,眼巴巴的看着叶秋风。
“叶氏三十年来多次护国有功,引兵出征开疆拓土,而丢城池时,反却是因……臣等愿意!”
“臣等愿意!”
这呼声忽然高了起来,或各有心思,或是因危难需解而真的愿意。
叶秋风看着花暮雨:
“你愿意吗?”
“愿意,但不愿你去周国。”花暮雨心情复杂。
叶秋风垂头看着自己的左手,以此时此刻,掐算小六壬。
行身未动,冲犯北方,求谋日未明,去者未回程。
柴世荣不在汴梁?
若这掐准了,直接去汴梁的话,不知要在汴梁等他多久?
叶秋风沉了沉心,硬着头皮:
“从不骗你,答应你何时回,便何时回。”
花暮雨轻轻一笑,看不透情绪如何,却略咬着牙:
“若敢骗我,我不介意我的夫君,后半辈子都坐在轮椅上。”
叶秋风双腿一软:
“总之,能回来。”
花暮雨眼神中情绪复杂,心知她非贪图权势之人,此刻请位,也是为了顶起重担。
从地方吏官飞升至内官从四品监丞的应文君,从未在朝上说过话,只默默坐在朱案最外头,此刻更是惊呆了,早前的猜想,现在竟正在发生,我这开光的嘴。
叶秋风吞了吞唾沫,转身面向朝臣:
“一切照旧,只发布昭告天下书,少主降封世子,是为储君,参朝议政,邸下大君有命,开国承家,继续监国,是为国夫人。”
简短说完,大内殿静谧了片刻,紧接着,朝臣皆正立朱案两侧,躬身山呼道:
“大王千岁……”
叶秋风抬手打断山呼:
“吾与监国,共尊大君。”
*[小君是对国夫人的尊称之一,鲜少尊称为“大君”,但有前例,国夫人也是君,大君亦是国主的别称之一。]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君有建立国家、承担治理朝政家国的使命。]
*[少主是指年轻的帝王、君主。]
……
王宫南门的城楼上,叶秋风和花暮雨身着暗金玄色冕服,立于玉禄两侧,玉禄手中捧着禅位诏书,面朝着御街,脚下乌泱泱的站满了人,围观那悬于城墙的巨幅昭告天下书。
近卫军站成两排,举着玄色旌旗,立于城楼下肃禁秩序。
“孤生逢乱世,膺期受命阐极,奈天灾人祸,频临越国,孤甚哀糜,日昃坐朝,忧勤庶政,犹力不足,恐无大拯横流之力。”
“国公叶氏,天纵神武,智韫机深,稳山河之固,雄才宏略,振古莫俦,护我大越,系其是赖,今禅位於国公,孤退居储君,参议朝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禅位诏书念罢,城楼下围观的坊民一片躁动,叶秋风也不确定,这是否顺应民心。
内殿的事牒如故般多,却不见花暮雨在这,也不知她去哪了。
“大君,越王已阅诏书,他没说话,继续睡觉了。”
“寝宫已迁移至延福宫,修缮事宜已毕,大君夫人已居回景灵宫。”
各部寺监的官臣络绎而来,汇报一些事宜,杂七杂八,事无巨细,事牒以县为基本单位,各县都常有事牒直递到内殿,叫人那个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夫人她去哪了?请夫人来内殿。”叶秋风揉着脑壳对常侍官说道。
“夫人说她在澹泊园种花,不来内殿。”
“……”
“我将再度出使周国,总要处理完这些事牒再去,她不来,我哪里处理的完。”
叶秋风说话间,另几名常侍官又将几份事牒整齐摆放到一侧,兵部侍郎张明忠也捧着几份事牒过来了。
“大君,上月的军饷已核算完毕,请批,还有,此次征战漳州、泉州,对勇武军来说乃是振奋军心的大捷,可对我越国来说却……您看应如何褒奖?”
张明忠顿了顿,又继续说下一件事:
“难怪您吩咐组建州级府治,幸好我没拖怠,勇武军大捷后,府治即刻跟随勇武军一道入境进行治理,免赋三年,使闻越律,当地百姓虽颇受惊扰,但总归是大体定下心来了,汀州与福州也免受了来自二州逃户的冲撞,若此番出使周国,使二州恢复清源原属,于当地百姓角度而言,臣颇不乐见。”
“嗯,”叶秋风捏着发疼的眉间:
“张侍郎,尔安民、拥我上位有功,待我出使归来,授勋清源郡公,赏食邑两千户。”
张明忠苦笑出声:“大君择此时上位,明事理者都知是为了甚,周边列国如此动荡,使我越国也内忧外患频仍,且与吴国的谈判仍僵持着,我已年逾五旬,若有生之年能亲见湖、苏七县收复,此生便算圆满。”
“若叶公能使我越国化险为夷,有惊无险,臣也……愿意。”尹睿紧接着一声。
“秋风,你怎么突然……我一时有点,接受不及。”
花暮雨环看陆续躬身表示愿意的朝臣,不知如何描述此刻心情,像在被逼着接受现实,她去周国认罪这个现实。
以及……似乎习惯了她做自己的臣,忽然,她也成了君。
“暮雨,我永远是你的臣,若你不愿,那就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叶秋风压在她耳旁,低声且诚恳。
王玺太重,玉禄抱了许久,也没见叶秋风接过去,他只得将王玺放在朱案上,并活动两下酸痛的手腕。
“阿父,等我长大了再抱这个王玺,太重了。”玉禄瘪着嘴,眼巴巴的看着叶秋风。
“叶氏三十年来多次护国有功,引兵出征开疆拓土,而丢城池时,反却是因……臣等愿意!”
“臣等愿意!”
这呼声忽然高了起来,或各有心思,或是因危难需解而真的愿意。
叶秋风看着花暮雨:
“你愿意吗?”
“愿意,但不愿你去周国。”花暮雨心情复杂。
叶秋风垂头看着自己的左手,以此时此刻,掐算小六壬。
行身未动,冲犯北方,求谋日未明,去者未回程。
柴世荣不在汴梁?
若这掐准了,直接去汴梁的话,不知要在汴梁等他多久?
叶秋风沉了沉心,硬着头皮:
“从不骗你,答应你何时回,便何时回。”
花暮雨轻轻一笑,看不透情绪如何,却略咬着牙:
“若敢骗我,我不介意我的夫君,后半辈子都坐在轮椅上。”
叶秋风双腿一软:
“总之,能回来。”
花暮雨眼神中情绪复杂,心知她非贪图权势之人,此刻请位,也是为了顶起重担。
从地方吏官飞升至内官从四品监丞的应文君,从未在朝上说过话,只默默坐在朱案最外头,此刻更是惊呆了,早前的猜想,现在竟正在发生,我这开光的嘴。
叶秋风吞了吞唾沫,转身面向朝臣:
“一切照旧,只发布昭告天下书,少主降封世子,是为储君,参朝议政,邸下大君有命,开国承家,继续监国,是为国夫人。”
简短说完,大内殿静谧了片刻,紧接着,朝臣皆正立朱案两侧,躬身山呼道:
“大王千岁……”
叶秋风抬手打断山呼:
“吾与监国,共尊大君。”
*[小君是对国夫人的尊称之一,鲜少尊称为“大君”,但有前例,国夫人也是君,大君亦是国主的别称之一。]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君有建立国家、承担治理朝政家国的使命。]
*[少主是指年轻的帝王、君主。]
……
王宫南门的城楼上,叶秋风和花暮雨身着暗金玄色冕服,立于玉禄两侧,玉禄手中捧着禅位诏书,面朝着御街,脚下乌泱泱的站满了人,围观那悬于城墙的巨幅昭告天下书。
近卫军站成两排,举着玄色旌旗,立于城楼下肃禁秩序。
“孤生逢乱世,膺期受命阐极,奈天灾人祸,频临越国,孤甚哀糜,日昃坐朝,忧勤庶政,犹力不足,恐无大拯横流之力。”
“国公叶氏,天纵神武,智韫机深,稳山河之固,雄才宏略,振古莫俦,护我大越,系其是赖,今禅位於国公,孤退居储君,参议朝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禅位诏书念罢,城楼下围观的坊民一片躁动,叶秋风也不确定,这是否顺应民心。
内殿的事牒如故般多,却不见花暮雨在这,也不知她去哪了。
“大君,越王已阅诏书,他没说话,继续睡觉了。”
“寝宫已迁移至延福宫,修缮事宜已毕,大君夫人已居回景灵宫。”
各部寺监的官臣络绎而来,汇报一些事宜,杂七杂八,事无巨细,事牒以县为基本单位,各县都常有事牒直递到内殿,叫人那个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夫人她去哪了?请夫人来内殿。”叶秋风揉着脑壳对常侍官说道。
“夫人说她在澹泊园种花,不来内殿。”
“……”
“我将再度出使周国,总要处理完这些事牒再去,她不来,我哪里处理的完。”
叶秋风说话间,另几名常侍官又将几份事牒整齐摆放到一侧,兵部侍郎张明忠也捧着几份事牒过来了。
“大君,上月的军饷已核算完毕,请批,还有,此次征战漳州、泉州,对勇武军来说乃是振奋军心的大捷,可对我越国来说却……您看应如何褒奖?”
张明忠顿了顿,又继续说下一件事:
“难怪您吩咐组建州级府治,幸好我没拖怠,勇武军大捷后,府治即刻跟随勇武军一道入境进行治理,免赋三年,使闻越律,当地百姓虽颇受惊扰,但总归是大体定下心来了,汀州与福州也免受了来自二州逃户的冲撞,若此番出使周国,使二州恢复清源原属,于当地百姓角度而言,臣颇不乐见。”
“嗯,”叶秋风捏着发疼的眉间:
“张侍郎,尔安民、拥我上位有功,待我出使归来,授勋清源郡公,赏食邑两千户。”
张明忠苦笑出声:“大君择此时上位,明事理者都知是为了甚,周边列国如此动荡,使我越国也内忧外患频仍,且与吴国的谈判仍僵持着,我已年逾五旬,若有生之年能亲见湖、苏七县收复,此生便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