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考官,每人都有泄题的嫌疑,一时,官场人人自危,学子们的情绪逾发激烈, 吏部尚书王国邦不得不加紧审案,赵文华的折子更是每日准时呈送到摄政王的案前。
不几日, 案子渐渐有了眉目,王国邦很快查出, 江连声不是本案的主谋,本案的主谋是来自燕州的一位学子,名叫卓宇, 乃是燕州知府卓西堂之子, 此次也在高中的榜单之列。
这人先是花银子买题卷,又请江连声给他代笔, 江连声收了他的好处,又能提前得知考题,一时鬼迷心窍,便跟着他干下这等抄家灭门的祸事。
王国邦给出的证据有三,一是卓宇学问平平,本次会考的策论文采斐然, 断然不是他的手笔。二是有人亲眼见到卓宇托人买考卷,并且此次在他住处亦搜查出考卷。三是涉案的另一学子,已经畏罪自杀的江连声家境贫寒,他原本住在广济寺,自从和卓宇结交,便搬到京城最好的客栈,刑部从他的行囊里查获大笔银子,试问他一个穷书生,上京的盘缠还是乡邻接济,又是哪里来得这些银子?
重重证据都在指明卓宇是最大的主谋,刑部已将卓宇收押,他罪无可恕,连累得亲爹卓西堂也被革职,这卓西堂虽是燕州知府,不归摄政王管辖,但是每回摄政王路过燕州,他必定会盛情款待,因此卓宇下了大牢没几日,摄政王偏袒燕云学子的流言蜚语便愈演愈烈。
偏偏卓宇咬定他只是向书商求购往年的科考题卷,并不知卖给他的就是今年科考题卷,那书商已不知踪影,江连声也死了,卓宇不能自证无罪,案子陷入死结,有人提议给卓宇用刑,谁知被摄政王否决。
宁寿宫里,谢宝扇给李善倒了一盏茶,茶叶是他上回送来的金骏眉,她听了李善的这些话,摇头说道,“卓宇不会被用刑,殿下替他出头,倒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关于摄政王的传言真真假假,谢宝扇疑心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大邺朝读书人的地位高,那卓宇虽是涉案人员,毕竟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对一个举人用刑,压根儿不需李善反对,就会先有一大批文官抵制,这会儿李善先驳斥,反而会让人质疑他在公然包庇燕云学子,势必会激起其他学子的抵触。
李善冷笑一声,说道,“我怎么没觉得自己两难了?”
谢宝扇无奈的嗔道,“殿下。”
李善屈起手指,不轻不重的敲了几下桌面,说道,“依本王来看,涉案的主考官和陪考官也得动刑,他们是出考题的人,无论如何,总有一个人泄题。”
谢宝扇见他越说越不像话,说道,“你这是要把满朝文臣和天下学子都得罪一遍呢,那殿下前些日子费心所做的事,岂不是都成无用功了?”
主考官江海川是礼部尚书,八位同考官也个个身居高位,没有确凿证据,公然对他们用刑,只怕整个文官集团都要共同联合起来对抗摄政王。
李善冷哼一声,没再作声。
谢宝扇对他正色说道,“至少殿下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定要站在学子这边。”
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金榜提名,泄题的人固然可恨,买题的卓宇却更加该死,在那些落榜的学子看他,若不是他,兴许自己就是那个中榜的进士呢。
更不提和卓宇同榜的进士,案情还不曾查明,同榜进士的成绩该如何处理,尚未有定论,即便不牵连到他人,出了舞弊丑闻,这一届进士的全程都会阻碍重重,无论是哪种结果,和卓宇同榜的进士,都会发疯。
卓宇必死,方能消除其他学子的心头之恨。
处理掉一个卓宇,虽不能绝对扭转李善在学子们心中的声名,却是能最快挽回民心的举措,只是他不屑以这种方式妥协。
李善搁下手里的茶盅,他在意的并非一个小小的卓宇,此人是否有罪,自有刑部审查,背后那个兴风作浪的人,更让他心生警惕,自他摄政以来,总有一股若有似无的力量在伺机而动,这个人一定隐藏得很深,许是从先帝时就已在暗中谋划,他在等,等着这个人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
李善转动着手指上的兽头扳指,这是他沉思时一惯的小动作。
“试题不会凭空泄露,光打杀几个学子,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不纠出背后暗箱操作的黑手,下次仍会有这样的弊案。”
谢宝扇看着李善,说道,“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皇上登基不久,如今最紧要的是安稳,我知道殿下是为了大邺朝的江山社稷,只是科举舞弊的案子牵扯太广,稍有不甚就会动摇国本,一定要慎重才是。”
进屋半日的李善终于笑了,他抬起下巴,问谢宝扇,“你冷眼旁观了这么多日,请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些话?”
谢宝扇是真心实意替李善着想,这人似笑非笑,眼底一片冰冷,她一时猜不透他的心思,于是语气变得柔软,温声说道,“殿下,我和你一样憎恨这些吸食大邺朝血肉的蠹虫,来日方长,要肃清奸佞,有的是时机,当务之急是平息这场风波。”
“那依你来看,该如何平息风波呢?”李善问道。
谢宝扇停顿片刻,轻声说道,“殿下,赵大人呈给你的折子我已经看了,案子拖得越久,对殿下的名声越为不利,我一个妇道人家,虽说见识浅薄,也能给朝廷出些力,”
李善唇角勾起,细细的打量着她,半晌,他道,“太后娘娘既然自动请缨,本王少不得要替你向朝臣开这个口了。”
不几日, 案子渐渐有了眉目,王国邦很快查出, 江连声不是本案的主谋,本案的主谋是来自燕州的一位学子,名叫卓宇, 乃是燕州知府卓西堂之子, 此次也在高中的榜单之列。
这人先是花银子买题卷,又请江连声给他代笔, 江连声收了他的好处,又能提前得知考题,一时鬼迷心窍,便跟着他干下这等抄家灭门的祸事。
王国邦给出的证据有三,一是卓宇学问平平,本次会考的策论文采斐然, 断然不是他的手笔。二是有人亲眼见到卓宇托人买考卷,并且此次在他住处亦搜查出考卷。三是涉案的另一学子,已经畏罪自杀的江连声家境贫寒,他原本住在广济寺,自从和卓宇结交,便搬到京城最好的客栈,刑部从他的行囊里查获大笔银子,试问他一个穷书生,上京的盘缠还是乡邻接济,又是哪里来得这些银子?
重重证据都在指明卓宇是最大的主谋,刑部已将卓宇收押,他罪无可恕,连累得亲爹卓西堂也被革职,这卓西堂虽是燕州知府,不归摄政王管辖,但是每回摄政王路过燕州,他必定会盛情款待,因此卓宇下了大牢没几日,摄政王偏袒燕云学子的流言蜚语便愈演愈烈。
偏偏卓宇咬定他只是向书商求购往年的科考题卷,并不知卖给他的就是今年科考题卷,那书商已不知踪影,江连声也死了,卓宇不能自证无罪,案子陷入死结,有人提议给卓宇用刑,谁知被摄政王否决。
宁寿宫里,谢宝扇给李善倒了一盏茶,茶叶是他上回送来的金骏眉,她听了李善的这些话,摇头说道,“卓宇不会被用刑,殿下替他出头,倒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关于摄政王的传言真真假假,谢宝扇疑心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大邺朝读书人的地位高,那卓宇虽是涉案人员,毕竟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对一个举人用刑,压根儿不需李善反对,就会先有一大批文官抵制,这会儿李善先驳斥,反而会让人质疑他在公然包庇燕云学子,势必会激起其他学子的抵触。
李善冷笑一声,说道,“我怎么没觉得自己两难了?”
谢宝扇无奈的嗔道,“殿下。”
李善屈起手指,不轻不重的敲了几下桌面,说道,“依本王来看,涉案的主考官和陪考官也得动刑,他们是出考题的人,无论如何,总有一个人泄题。”
谢宝扇见他越说越不像话,说道,“你这是要把满朝文臣和天下学子都得罪一遍呢,那殿下前些日子费心所做的事,岂不是都成无用功了?”
主考官江海川是礼部尚书,八位同考官也个个身居高位,没有确凿证据,公然对他们用刑,只怕整个文官集团都要共同联合起来对抗摄政王。
李善冷哼一声,没再作声。
谢宝扇对他正色说道,“至少殿下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定要站在学子这边。”
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金榜提名,泄题的人固然可恨,买题的卓宇却更加该死,在那些落榜的学子看他,若不是他,兴许自己就是那个中榜的进士呢。
更不提和卓宇同榜的进士,案情还不曾查明,同榜进士的成绩该如何处理,尚未有定论,即便不牵连到他人,出了舞弊丑闻,这一届进士的全程都会阻碍重重,无论是哪种结果,和卓宇同榜的进士,都会发疯。
卓宇必死,方能消除其他学子的心头之恨。
处理掉一个卓宇,虽不能绝对扭转李善在学子们心中的声名,却是能最快挽回民心的举措,只是他不屑以这种方式妥协。
李善搁下手里的茶盅,他在意的并非一个小小的卓宇,此人是否有罪,自有刑部审查,背后那个兴风作浪的人,更让他心生警惕,自他摄政以来,总有一股若有似无的力量在伺机而动,这个人一定隐藏得很深,许是从先帝时就已在暗中谋划,他在等,等着这个人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
李善转动着手指上的兽头扳指,这是他沉思时一惯的小动作。
“试题不会凭空泄露,光打杀几个学子,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不纠出背后暗箱操作的黑手,下次仍会有这样的弊案。”
谢宝扇看着李善,说道,“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皇上登基不久,如今最紧要的是安稳,我知道殿下是为了大邺朝的江山社稷,只是科举舞弊的案子牵扯太广,稍有不甚就会动摇国本,一定要慎重才是。”
进屋半日的李善终于笑了,他抬起下巴,问谢宝扇,“你冷眼旁观了这么多日,请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些话?”
谢宝扇是真心实意替李善着想,这人似笑非笑,眼底一片冰冷,她一时猜不透他的心思,于是语气变得柔软,温声说道,“殿下,我和你一样憎恨这些吸食大邺朝血肉的蠹虫,来日方长,要肃清奸佞,有的是时机,当务之急是平息这场风波。”
“那依你来看,该如何平息风波呢?”李善问道。
谢宝扇停顿片刻,轻声说道,“殿下,赵大人呈给你的折子我已经看了,案子拖得越久,对殿下的名声越为不利,我一个妇道人家,虽说见识浅薄,也能给朝廷出些力,”
李善唇角勾起,细细的打量着她,半晌,他道,“太后娘娘既然自动请缨,本王少不得要替你向朝臣开这个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