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国子监学子。
    旁边传来嗤笑一声,是外地学子。
    “我不是故意笑的,只是秦兄在这里呢,你们这吹牛吹上天了啊。”
    国子监学子还想回嘴,被卫子昂拦住了。
    “殿试在即,不必费口舌。”卫子昂道。
    “对,用真本事说话!”国子监学子道。
    “真本事说话就真本事说话!”外地学子毫不示弱地跟了一句。
    两方学子,分立两侧,泾渭分明,让出中间一条路来。
    卫子昂仰头看去,便看见‘文华殿’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庄严肃穆。
    文华殿的大门缓缓打开。
    “请诸位贡生,入内。”一声尖细的声音响起。
    卫子昂刚要迈步,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卫子昂转过头,便对上许珏鼓励的眼眸,两人相视一笑,一起迈步,扬着下巴,朝着大殿走去。
    文华殿很大,摆着三百个座位,中间还有很大一块空位。
    三百贡生便站在那空位上。
    “皇帝驾到!”一声尖细的声音响起。
    三百贡生全部跪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生。”皇帝的声音浑厚,威严。
    三百贡生站起。
    “科举为我大周选拔人才的途径,诸位都是通过重重考核,才到殿试这一步。诸位就是人才!人才是治国之本,是社稷之本,也希望诸位能助朕治理好大周。”皇帝道,看向面前的贡生。
    这些贡生们年龄的跨度很大,大多数都二三十岁,年纪大的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年纪小的……
    皇帝的目光落在其中两个少年身上,那两个少年满脸稚气,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
    少年站在一众贡生中,太显眼了。
    “第一排最左边的这位贡生,你叫什么名字?”皇帝问道。
    卫子昂就站第一排的最左边。
    卫子昂抬头看去,便见帝皇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周身龙威,不怒自威,他看了一眼,便立即低下了头,姿态恭敬。
    “启禀陛下,学生卫子昂。”
    “卫子昂……”周帝很快想起这名字是何人了。
    国子监学子,乌爱卿的养子。
    卫子昂是这届国子监学子佼佼者,梁誉在他面前提过。
    周帝的目光落在卫子昂身边的少年身上。
    梁誉念叨着的‘国子监双璧’,年龄相当,想来这便是……
    “你是许珏?”周帝问道。
    “启禀陛下,学生是。”许珏恭敬道。
    两个少年的姿态都很恭敬,但是并不慌张,这对第一次见他的人而言,很难得。
    周帝点了点头:“入座吧。”
    诸位贡生,陆续落座。
    “诸位贡生,朕就想听听你们的治国之策,有什么你们觉得好的策略,就写下来吧。一条可,多条也可,畅所欲言。”周帝道。
    考生们都知道,这便是今日的考题了,便是治国策。
    这题目,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有些考生,提笔作答,有些考生,则陷入了沉思中。
    卫子昂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闭上眼睛,沉思着。
    他闭眼沉思许久,身边人都奋笔疾书,许多已经写下一页了,卫子昂才睁开眼睛。
    他提笔,蘸墨,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他的字很好看,端端正正的,很秀气,但是却很有风格。
    这场考试整整三个时辰,从清晨到下午,才结束。
    当钟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停下了笔。
    考生们的答卷被收了起来。
    宫人们给贡生准备了点心和茶水。
    贡生们便在殿中等着殿试的结果。
    这等成绩的时间是最难熬的,学子们都胃口,紧张地等候着。
    卫子昂的肚子饿了,拿起一块糕点,若有所感般转过头,便看到许珏正看着他。
    “如何?”许珏用口型问道。
    卫子昂点了点头。
    “你呢?”卫子昂也用口型问道。
    许珏的下巴微微扬起,露出一个自信的笑。
    卫子昂也笑了。
    再看卓舒,卓舒的脸发红,但是并没有皱眉懊恼,估计发挥也不错。
    内殿中。
    周帝坐在首位。
    下方有翰林官员数人,正在阅卷。
    他们将出色的答卷选出来,交由皇帝审阅。皇帝再从优秀的答卷里,选出一甲三人。
    翰林学士将十余份答卷,放到了皇帝的面前,其中三份另外放。
    “陛下,这三份您看看,臣看了许多遍了。”翰林学士眼睛发亮,明显很喜欢这三篇文章。
    皇帝先将其他的看完了,才看那三篇,他拿起其中一篇。
    “好!这篇甚好!”周帝忍不住夸赞道。
    这种治国之策,许多学子会引经据典,老生常谈,但是这第一篇便令人耳目一新,可见这考生很有想法。
    周帝继续拿起第二篇,本来觉得会逊于第一篇,但是读完之后,却又觉得比第一篇还要好。
    第一篇的想法很好,但是和第二篇一比,就觉得有些飘浮,不如第二篇来得踏实。这第二篇共提出治国三策,每一策,都是基于现状,鞭辟入里。
    周帝再拿起第三篇,这第三篇只提出一策,但是这一策写得相当详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完全不像一个考生、未入仕的贡生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