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祐眨了眨眼,调皮的说道:“想要抱抱, 可以吗?”
    “当然可以!”虽然儿子已经十三岁, 跟自己差不多高了,但小家伙还是会撒娇要抱抱, 她这个做额娘的必须满足。
    抱完之后,皇贵妃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走, 去书房,做两道题我看看。”
    “……”
    在数学方面, 皇贵妃能交给儿子的很多,至少九年义务教育再加高中三年的数学都能交给他,甚至高数她现在也还记得一些。
    康熙也留下许多书在这里, 其中就有几本来自欧洲的数学和天文著作,皇贵妃也时常翻阅, 看到典型的例题也会摘抄下来给儿子讲解。
    就算是从她这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她儿子也绝对是个天才。记忆力好, 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理解能力强, 学习效率高,不管多么高深的知识,说一两遍, 他就懂了。
    “宝宝, ”皇贵妃向他总结一些自己当年读书的经验,“有一个道理你必须明白。”
    “什么?”胤祐从一道题中抬起头来, “你已经很久没有叫我宝宝了。”
    “哪有很久?”皇贵妃摸摸他的头, “额娘是想告诉你, 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学习能力,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你要有足够的耐心。”
    胤祐放下笔:“我不讲课,是三哥给他们讲。”
    皇贵妃慢慢的引导他:“那三阿哥也没有教书育人的经验,你作为兄弟是不是也应该给他一些建议?”
    “数学属于基础学科,本应该是从小学起,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些庶吉士寒窗苦读十数年才有及第的机会,大部分人在三十岁上下,甚至更加年长。他们这个年龄,再开始系统学习数学,有点晚了。”
    “啊?”胤祐听到额娘的话才恍然大悟,这的确是个问题,“那怎么办?”
    “教育需要改革,摒弃那些老旧的选拔人才的方式,重新搭建新的体系。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动用几代人的努力。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勇敢的走出这一步,额娘就已经觉得很开心了。”
    胤祐听到额娘开心,他也开心:“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对于这些庶吉士,比起交给他们那些公式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刻明白,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将来,他们成为一方父母官的时候,去影响更多人。”
    胤祐认真的点头:“我明白了,我会把这些想法传达给三哥。”
    他今天穿了件月白色常服,胸前有大团金线如意刺绣,衣领和袖口都是蓝色的,衬得他宽肩细腰,看起来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
    皇贵妃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领,用一种十分宠溺的语气数落道:“从小就是个讲究的小崽子。”
    胤祐挺了挺脊背,站的笔直,正色道:“我帅吗?”
    “我儿子,当然是最帅的!”
    “嘿嘿,我也觉得!”
    胤祐对这个蒙养斋尤为上心,在初建过程中他就出了许多力,帮了三阿哥许多忙。
    三阿哥要从庶常馆中选拔一些人才,就要先进行一场考试。
    考试题目是三阿哥和胤祐一起出的,题目都很简单,并且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不考验他们的计算能力,主要是考察他们的解题思路。
    胤祐见过一些庶吉士,圣贤书读得倒是很好,也写得一手好字,张口就是圣人之言。
    但是,许多人真的就只适合读读圣贤书,写写八股文。胤祐也看不出来,他们将来当了官会是什么样子,反正对于数学是不怎么行。
    最后,脱颖而出的那一批人,无一例外,都比较年轻,而且之前就有一定数学基础。
    笔试过后,三阿哥还要对他们进行面试。面试的题目也是胤祐帮着想的。他始终坚持额娘说的,以考察他们的逻辑思维为主,而不是计算能力。
    除非有那种心算能力特别突出的,这种人是天才,可以留下来,以后有大用处。
    最后,经过三阿哥的层层选拔之后,最终录取的只有梅珏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杨道声五人。
    康熙见他们的办事效率如此之高,而且也引得翰林院和庶常馆一帮人热烈讨论。
    于是,他挑了个日子发布圣谕,正式在蒙养斋设立“算学馆”。还一并公布了算学馆的师资——由他亲自指导学习西方数学,也会派遣西洋传教士前来授课,日常教学事务由三阿哥负责。
    虽然只收了五哥学生,不过这个算学馆能设立起来,胤祐就已经很高兴了。在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学习思考,时常去向皇贵妃请教问题,几个月的忙碌下来,整个人也成长了许多。
    忙完了算学馆的事情,时间也已经到了秋天。粮食丰收之后,紧接着四阿哥又命人种了些玉米。
    这东西是从南方传过来的,早些年山东开始种植,后来直隶这边也开始种,今年四阿哥也想尝试一下,就种了一些。
    七八月小麦收割之后,就种上玉米,到了十月也就成熟了。
    收割之后留,四阿哥就派人送了些去皇贵妃那里,让额娘尝尝鲜。
    他又顺便去了趟承露轩,胤祐刚上完张勇将军的课,把人送到门口。
    正好,四阿哥把第一次种植玉米,收成还不错的事情跟他一讲了讲,顺口还说了一句:“我让人送了些去集凤轩,让额娘先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