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哪儿懂那么多兵法,该教你的都教了,剩下的你就自己学吧。”
    胤祐现在还能清晰的回忆起,被他用竹枝敲打的那种疼到骨头里的感觉,他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话虽这么说,但傅先生还是没经受得住小徒儿的软磨硬泡,在他跟前心软了,又给他讲了许多兵书和兵法。
    但是有一点他也确实没说错,他毕竟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实战经验不多,能交给胤祐的也很有限。
    让他去找他的两位皇叔学习,胤祐又不愿意,毕竟他觉得皇叔似乎也需要找个经验丰富的将军,跟着学一学。
    这个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于是便放在了一边。
    这天,上书房来了一位新同学。
    大家本来以为新同学是十一阿哥胤禌,他虽然在今年五月就已经年满五周岁,到了搬出后宫,入学上书房的年纪。
    可是因为身体的缘故,他需要有人非常细致的照顾,所以康熙特许他不必这么早就开始读书,5让他在宜妃身边多待一些时日。
    于是,大家都在猜测这个新同学究竟是谁,难道是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
    其他阿哥年纪就更小了,更不可能。
    那这个人会是谁呢?大家都很好奇。
    人竟然还是大早上康熙检查皇子们功课的时候,亲自带过来的。
    大家一看,都傻眼了。个个目定口呆的站在那里,打量着那个走进书房的男孩儿。
    那个男孩儿看起来和五阿哥差不多高,但是显得比五阿哥还要壮,皮肤黝黑,留着头发,身穿蒙古服饰。
    “啊这……”
    胤祐和他的兄弟们一样惊讶,上书房怎么忽然来了个蒙古人,竟然还要跟他们一起读书。
    康熙并不打算向儿子们介绍一下这位新同学,他还忙着呢,匆匆忙忙的抽查了几个皇子的功课,就得回去处理朝政。
    和往常一样,这么多人里面,只有三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学业是让他满意的,六阿哥也还凑合,其他几个,包括胤祐在内,他都懒得再问。
    等康熙走后,大家一拥而上为了过去。七嘴八舌地问:“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你是从哪儿来的?”
    “这里是紫禁城,你怎么能来这儿读书呢?”
    “……”
    那人挠了挠头,好像有点儿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五阿哥见状赶紧切换为蒙古语模式,把刚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
    那人这次听懂了,吞吞吐吐的答道:“我叫……我叫策棱,博尔济吉特氏。”
    胤祐听到博尔济吉特氏就来了兴趣,问道:“你是从科尔沁大草原来的吗?”
    “不是!当然不是,我不是科尔沁部的人。”小伙子张了张嘴,又继续否认道。
    胤祐好奇:“那你是哪里人?”
    “我来自漠北,喀尔喀蒙古。我的家乡在塔米尔。”
    塔米尔是什么地方胤祐倒是没去过,不过喀尔喀蒙古他倒是听说过,就在去年还频繁听到这个地名。
    去年噶尔丹率领他的大军正是在侵略这个地方。
    胤祐继续问道:“那你怎么来京城了?”
    “我和弟弟跟着爷爷一同归顺大清,大清皇帝赐给我们宅子,让我们住下,还将我带来这里,跟他的皇子们一起读书。”
    喀尔喀蒙古本就内讧不断,准噶尔大军打过来,几乎没什么还手之力,很快就土崩瓦解,他们只能依附于大清,很多人都逃亡漠南,归顺了清廷,这其中就有策棱的祖父。
    上书房忽然来了个蒙古同学,大家好奇之余其实也有些不习惯。
    虽然诸皇子们也学习蒙古语,但毕竟不是母语,学得也没那么好。日常能用蒙古语对话的只有五阿哥和胤祐,他俩毕竟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带大的孩子。
    策棱只会说蒙古语,不会满语也不会汉语,跟玉带锦跑眉目俊朗的小皇子们显得格格不入。
    师傅把他的位置安排在胤祐旁边,毕竟胤祐是诸皇子中蒙古语最好的,性格又外向开朗,跟谁都能玩到一块儿去,指望他能帮助策棱尽快融入上书房的学习。
    可是,师傅忽略了胤祐一向是个上课除了听讲,什么事都干的学渣。
    师傅讲的那些内容,他都能倒背如流,闲得没事,就隔着过道跟转学生聊天。
    “嘿!”
    “……”
    策棱虽然现在还听不懂师傅在讲什么,但是进宫之前祖父就告诉过他,他们是来投奔大清皇帝的,皇帝肯收留他们,还将他接入内廷读书,这是对他们的恩赐,他应该珍惜。
    兴许以后,大清皇帝打败了噶尔丹,有朝一日能让他们重返故土。
    策棱怎么敢在课堂上开小差?
    胤祐见对方不理他,又问道:“你是那个土谢图汗部的人吗?”
    对于喀尔喀蒙古,胤祐就听说过土谢图汗部,因为它是莫西蒙古四部之首。各个部落关系太复杂了,别说胤祐,就算是太子,甚至康熙,也很难理清楚。
    这次策棱终于有了反应,他在听到“土谢图汗部”几个字的时候微微皱起了眉头,神色颇为不屑。
    “不是,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听到“成吉思汗后裔”几个字的时候,胤祐也没当回事:“噢,那噶尔丹不也说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那他为什么还要打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