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皇贵妃一面吩咐宫女把食盒内的点心端上了,一面从容的回道:“小七能常伴在老祖宗身旁是他的福分,臣妾谢恩还来不及,又怎会埋怨。”
康熙本意只是想让表妹向自己撒个娇,说几句好话,求他把孩子送回去。
没想到,人家顺水推舟反倒承了他这个情。
佟庆仪知道康熙把胤祐养在慈宁宫自有考量,不会轻易再送回去,便也没上他的当。
她稀里糊涂来到这深宫之中,又稀里糊涂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
身为一名现代儿科医生,她深谙一个道理——在这内卷严重的深宫之中,要想活得长久一点,就得少生孩子多读书。
尤其是她和康熙血缘太近,胎儿就不容易存活,就算生下来,早夭和残疾的风险也很高,就不费那个劲了。
为皇家开枝散叶的KPI留给其他同事去完成就好,她可以发挥一下余热,利用自己上辈子所学,让同事们的孩子活得更加长久一些。
至于胤禛和胤祐两兄弟,大的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性格内向,心思细腻,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却又不肯表现出来的小孩。
小的活泼开朗,个性讨喜,就是从小身体不太好,三天两头大病小病不断,要不是自己这个专业人士悉心护理,恐怕是活不到现在的。
胤祐的出生实在特殊,宫里宫外闲言碎语从未停止,前朝几大外戚家族也将他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当初康熙决定将孩子送到太皇太后身边养着,也是想让他们有所忌惮。
“额娘~”小儿子抓着皇贵妃胸前的龙华,唤回她的思绪,“点心,小七饿了!”
这小崽子,眼睛里就只有吃的,他不久前才用了牛乳和春卷,宫女刚把装点心的盘子放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吵着要下去。
皇贵妃带来的点心,都是承乾宫小厨房做的,低油低脂低糖,软糯清香,最适合老人和孩子。
今天做的是茯苓饼、荷花酥和藕粉桂花糕,外观就做得颇为用心,闻起来更是香气四溢。
皇贵妃额头蹭了蹭儿子的额头,用只有母子俩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那宝宝应该怎么做?”
小家伙毫不犹豫搂着额娘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亲一口。
胤禛在他汗阿玛膝头正襟危坐,像个小大人一样,父子俩都有些不自在。康熙干脆把人放下,让两个小家伙陪着太皇太后用些茶水点心。
胤祐指着他最爱的藕粉桂花糕碎碎念:“乌库玛嬷一个,小七一个,额娘一个,小七一个,哥哥一个,小七一个,阿玛一个,小七一个,最后两个给熹姑姑和苏嬷嬷。”
熹姑姑就是照顾他的大宫女,名叫李熹,父兄皆在外做官,难得知书达理,原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胤祐来了之后,便派到了他身边照顾。
小孩子说话多少有些口齿不清,认真的神情却把旁边几个大人心都萌化了。
唯一很郁闷的是康熙,他本以为自己在小七心里的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没想到,待遇不但排在皇贵妃身后,甚至还不如胤禛,仅仅比宫女高一点。
皇上心里不痛快,小的太小,又有太皇太后护着,于是他便将目光放在了大的身上:“胤禛也快到上学的年纪,先给他找个老师开蒙吧。”
“???”
听到上学,某个一心扑在点心上的小家伙突然抬起脑袋。
第2章
对于胤祐来说“老师”和“上学”是两个新鲜词汇,他没听过,但哥哥要去上学,他也想跟着去,便竖起了耳朵。
皇子们虚岁六岁才会送到上书房念书,康熙为他们挑选的老师都是学识渊博,人品端正的学者,太子胤礽的老师更是张英、李光地、熊赐履和汤斌这样的名臣。
但在太子入学之前,他一直养在康熙身边,是由康熙亲自教导和开蒙。
如今的太子,聪颖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百度百科】
可见,康熙的学前教育是多么成功。
他不但是成功的学前教育专家,也很乐于亲自为皇子们讲授经典,督促并指导他们的学习,几乎每日都要抽查功课。
就连不能去上书房念书的公主们,也会专门指派姑姑教她们读书识字作画,可见他是个非常重视子女文化课教育的父亲。
皇贵妃摸了摸大儿子的脑袋,笑着看向康熙:“哪儿还用找老师,最好的老师不就在这儿了吗?”
康熙抬起头来,皇贵妃就站在他身旁,正拿了块茯苓饼递到他跟前。
两人目光相交,年轻的帝王眼中有异样的情绪一闪而逝,但此情此景,有些不合时宜,便很快收敛。
他接过茯苓饼尝了一口,甜香虽不比御膳房,但清淡的口感也别有一番滋味。
“皇贵妃的意思是想让朕亲自为胤禛开蒙?”
皇贵妃笑而不语,心想:儿子是你亲生的,辅导一下学习也是应该的。
太皇太后也在一旁点头:“庆仪这个想法倒是不错,看看太子就知道,皇帝也是个好老师。”
兴许是皇贵妃的意图太过明显,太皇太后帮腔的时候,还默默给她递了个眼色。
旁边有个不安分的小家伙也在闹腾:“哥哥别怕,小七陪着哥哥。”
其实,听到阿玛和额娘讨论自己上学的时候,胤禛心里就有点忐忑,他一直在承乾宫跟着皇贵妃长大。
康熙本意只是想让表妹向自己撒个娇,说几句好话,求他把孩子送回去。
没想到,人家顺水推舟反倒承了他这个情。
佟庆仪知道康熙把胤祐养在慈宁宫自有考量,不会轻易再送回去,便也没上他的当。
她稀里糊涂来到这深宫之中,又稀里糊涂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
身为一名现代儿科医生,她深谙一个道理——在这内卷严重的深宫之中,要想活得长久一点,就得少生孩子多读书。
尤其是她和康熙血缘太近,胎儿就不容易存活,就算生下来,早夭和残疾的风险也很高,就不费那个劲了。
为皇家开枝散叶的KPI留给其他同事去完成就好,她可以发挥一下余热,利用自己上辈子所学,让同事们的孩子活得更加长久一些。
至于胤禛和胤祐两兄弟,大的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性格内向,心思细腻,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却又不肯表现出来的小孩。
小的活泼开朗,个性讨喜,就是从小身体不太好,三天两头大病小病不断,要不是自己这个专业人士悉心护理,恐怕是活不到现在的。
胤祐的出生实在特殊,宫里宫外闲言碎语从未停止,前朝几大外戚家族也将他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当初康熙决定将孩子送到太皇太后身边养着,也是想让他们有所忌惮。
“额娘~”小儿子抓着皇贵妃胸前的龙华,唤回她的思绪,“点心,小七饿了!”
这小崽子,眼睛里就只有吃的,他不久前才用了牛乳和春卷,宫女刚把装点心的盘子放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吵着要下去。
皇贵妃带来的点心,都是承乾宫小厨房做的,低油低脂低糖,软糯清香,最适合老人和孩子。
今天做的是茯苓饼、荷花酥和藕粉桂花糕,外观就做得颇为用心,闻起来更是香气四溢。
皇贵妃额头蹭了蹭儿子的额头,用只有母子俩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那宝宝应该怎么做?”
小家伙毫不犹豫搂着额娘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亲一口。
胤禛在他汗阿玛膝头正襟危坐,像个小大人一样,父子俩都有些不自在。康熙干脆把人放下,让两个小家伙陪着太皇太后用些茶水点心。
胤祐指着他最爱的藕粉桂花糕碎碎念:“乌库玛嬷一个,小七一个,额娘一个,小七一个,哥哥一个,小七一个,阿玛一个,小七一个,最后两个给熹姑姑和苏嬷嬷。”
熹姑姑就是照顾他的大宫女,名叫李熹,父兄皆在外做官,难得知书达理,原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胤祐来了之后,便派到了他身边照顾。
小孩子说话多少有些口齿不清,认真的神情却把旁边几个大人心都萌化了。
唯一很郁闷的是康熙,他本以为自己在小七心里的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没想到,待遇不但排在皇贵妃身后,甚至还不如胤禛,仅仅比宫女高一点。
皇上心里不痛快,小的太小,又有太皇太后护着,于是他便将目光放在了大的身上:“胤禛也快到上学的年纪,先给他找个老师开蒙吧。”
“???”
听到上学,某个一心扑在点心上的小家伙突然抬起脑袋。
第2章
对于胤祐来说“老师”和“上学”是两个新鲜词汇,他没听过,但哥哥要去上学,他也想跟着去,便竖起了耳朵。
皇子们虚岁六岁才会送到上书房念书,康熙为他们挑选的老师都是学识渊博,人品端正的学者,太子胤礽的老师更是张英、李光地、熊赐履和汤斌这样的名臣。
但在太子入学之前,他一直养在康熙身边,是由康熙亲自教导和开蒙。
如今的太子,聪颖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百度百科】
可见,康熙的学前教育是多么成功。
他不但是成功的学前教育专家,也很乐于亲自为皇子们讲授经典,督促并指导他们的学习,几乎每日都要抽查功课。
就连不能去上书房念书的公主们,也会专门指派姑姑教她们读书识字作画,可见他是个非常重视子女文化课教育的父亲。
皇贵妃摸了摸大儿子的脑袋,笑着看向康熙:“哪儿还用找老师,最好的老师不就在这儿了吗?”
康熙抬起头来,皇贵妃就站在他身旁,正拿了块茯苓饼递到他跟前。
两人目光相交,年轻的帝王眼中有异样的情绪一闪而逝,但此情此景,有些不合时宜,便很快收敛。
他接过茯苓饼尝了一口,甜香虽不比御膳房,但清淡的口感也别有一番滋味。
“皇贵妃的意思是想让朕亲自为胤禛开蒙?”
皇贵妃笑而不语,心想:儿子是你亲生的,辅导一下学习也是应该的。
太皇太后也在一旁点头:“庆仪这个想法倒是不错,看看太子就知道,皇帝也是个好老师。”
兴许是皇贵妃的意图太过明显,太皇太后帮腔的时候,还默默给她递了个眼色。
旁边有个不安分的小家伙也在闹腾:“哥哥别怕,小七陪着哥哥。”
其实,听到阿玛和额娘讨论自己上学的时候,胤禛心里就有点忐忑,他一直在承乾宫跟着皇贵妃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