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干惯了活,农活、家务活都熟的很,体力早就练出来了,看着比李青青精神头足。她帮忙去拿绳子把大木箱绑在板车上面。
    刘氏望着王月,特意嘱咐道:“你们多睡会。不用起那么早。”
    家里面还有张氏呢,因为张氏怀孕,李青青就没安排张氏帮忙做包子,当然也就不给张氏钱了。
    张氏不用晚上洗青菜、剁馅,也不用半夜起来,却能好吃好喝。刘氏觉得让张氏干点家务活没毛病。
    “我晓得。”王月有些心疼刘氏,“娘,你路上走慢点,别着急。”
    刘氏比海氏的年龄大,在家里下地、做家务,有时还带孙女,什么活都干。
    刘氏可比海氏过得辛苦多了。
    现在刘氏又得每天走近三十里路到县城卖包子。
    好在昨天王月听李青青说,用不了多久家里就会买大牲口,这样王家人出门卖包子就不用走路推板车,而是用大牲口拉着。
    天刚蒙蒙亮,王家人、李二林就推着板车出发了。
    五人三辆板车走到村头的官道就分开。王家人前往和县、昌镇,李二林去了方向相反的青鱼镇。
    “好吃香喷喷的肉包子,早买早吃,后买的包子就没了没得吃。“
    “这是圆白菜猪肉馅,馅里放的肉多油也多,可香了!“
    “湘城大酒楼才卖的好吃的肉包子,一个三个铜钱,两个只需要五个铜钱,快来买啊!“
    “面食吃了不伤胃。面食好克化。包子里面有肉还有菜,男女老幼吃了都好。“
    王家人、李二林的吆喝声在县城、镇里的集市上响起。
    湘城这一带主食是大米,但是挺稀罕吃面食,面食当中的包子有馅料,很多人都是一吃就喜欢上了。
    李青青的厨艺那是没的说,面粉发的特别好,包子的面皮又软又宣,猪肉和青菜剁碎后调的特别香,包子的馅咸香美味。
    凡是吃过李青青做的包子的人,胃一下子就被包子这种横扫大江南北的美食俘虏了。
    和县、昌镇卖吃食的人,特别是之前效仿王家做出饭团卖赚到钱的张大虎等人,这回看着包子买卖如此红火,都眼红心热的不行。
    可是包子真不是看几眼回家就能琢磨做出来的。
    第一道工序发面,在没有干酵母粉的大唐国,如果没有人教,怎么都想不出来。
    哪怕在李青青前世,很多人会做面条、面片这种死面面食,就是发不好面不会做发面的面食。
    再说第二道工序调馅,肉菜的比例,剁成什么样的,调味的葱姜及调料什么的放多少,怎么调拌,这都是有讲究的。
    有些人做出来的包子,包子皮的面发的挺好,只是馅的味道不是寡淡就是太咸,要么就是不香。
    百人调馅百种口味。
    还有第三道工序包包子,包子想要包的好看,包子皮上的褶不但多还匀称,那也是有一定的讲究。
    第四道上屉蒸,蒸包子用的水是凉水,绝对不能用开水,蒸屉上面或是放纱布或是涂点油,这样防止包子皮粘在屉上……
    总而言之,包子这道美食技术含量高,如果没有师傅教,根本学不会。
    这不,张大虎买了面粉,前天、昨天在家里试做包子,可是折腾了几个时辰,浪费五、六斤面,什么都没弄出来。
    他的心情那叫一个差,再看王老头夫妻的身前围了那么多的主顾,买卖仍是那么红火,就更加郁闷烦躁。
    “要不我去买两个包子,把包子捏开,仔细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大虎自语之后,就面带微笑走过去。
    刘氏早就瞧到站在人堆外面的张大虎,压根不想理他,连个眼神都不给他。
    张大虎好不容易挤了进来,笑呵呵问道:“大婶,包子怎么卖?”
    “五个铜钱两个包子。”刘氏心道:我叫唤了好几天,你会不知道价钱?没好气问道:“你买不买?”
    张大虎本来只想买两个,见刘氏一幅瞧不起的模样,心里更加气,为了有面子,便道:“我买四个。”
    刘氏这才有了点好脸,道:“老头子,给他拿四个包子。”
    王老头一直是笑脸相迎,拿出裁剪好、专门用来包包子的油纸,包了四个包子交给张大虎,提醒道:“圆白菜猪肉馅。包子趁热吃好吃。”
    “原来不是纯肉馅,还放了圆白菜哦。”张大虎故意说了这话,以为旁边买包子的人会因此质问王老头夫妻,谁知大家生怕来晚了就买不到包子,一个个急匆匆掏钱取包子,就没有一个问的。这下他更加郁闷。
    “今天竟是圆白菜肉馅。我喜欢吃茄子肉馅,嗯,昨天的芹菜肉馅,我也喜欢。”有个胖老头拿了包子就放进嘴里,咀嚼之后,老眼一亮,说话含糊不清,“圆白菜肉馅的也这么好吃!你家的包子做的真合我口味。”
    有个生着一张马脸的青年衙役挤了过来,大声问道:“你们还有多少包子?”
    王老头心里有点发怵,连忙点头哈腰,“官爷,我们只顾着卖,没数数。”
    青年衙役急道:“快,赶紧数一下,剩下的县令大人都要了。”
    “县令大人也要买他们家的包子吃。”
    “啊,我还要给我老娘买包子吃,县令大人把包子都买走,我给我老娘买啥?”
    “他们家的包子特别好吃,价值也公道。”
    “我吃过他们家卖的饭团,比别人家的饭团都好吃还好看,可惜他们家不卖了。”
    “我说他们家也真是的,每回就带那么点包子来,当我没有钱买吗?”
    众人七嘴八舌。
    青年衙役把这些人的话听在耳里,眼睛盯着有些手忙脚乱的王老头夫妻。
    王老头急得额头上冒了一层密汗,道:“官爷,包子还有二百五十三个。”
    刘氏生怕青年衙役不给钱,有些着急的道:“民妇家是小本买卖,两个包子五个铜钱……”
    第60章 听审杀人案
    “你这老妇人,以为我们县令大人白吃你家的包子,瞧好了,这是银子,只会多不会少。”青年衙役特意扬起右手,手指捏着一块一两的小银锭,然后众目睽睽之下交给刘氏,又道:“明日多做些包子,好让县城的百姓能买的到。”
    “好。谢谢县令大人,谢谢官爷。”刘氏拿着银锭,心花怒放,又殷勤的问道:“官爷可需要民妇夫妻把包子送过去?”
    青年衙役见刘氏识趣,便笑道:“那你们就跟我走一趟。不远,就在衙门。”
    买包子的人当中有认识青年衙役的,好奇的问道:“县令大人买这么多包子给谁吃?”
    “当然是给我们吃。”青年衙役有些得意的道:“捕头带着我们破了一起杀人案,县令大人一时高兴就赏了银子请我们吃饭。”
    其实赏银有二两银子。
    捕头说县城里的酒楼都吃厌了,正好吃了家人买的包子,味道竟比湘城大酒楼卖的包子都好吃,就让青年衙役买包子。
    这包子只有上午才有卖,昨晚捕头特意嘱咐青年衙役今天早点来买。
    青年衙役自认来得比较早了,谁知只剩了二百多个包子。不过还富余一两银子,明天还能买一回包子。
    闻言,众人都对杀人案特别感兴趣,非要青年衙役讲几句。
    “就是半月前飘香楼红儿被杀的杀人案。”青年衙役又道:“今天上午就过堂定案。你们要是想知道过程,可以去衙门大堂外瞧看。”
    “红儿的案子被破了!”
    “官爷真是神威,这么快就把案子破了。”
    “红儿长得漂亮,听说才十六岁,正是豆蔻芳华,死了真可惜。”
    “哟,你是不是见过红儿,是红儿的恩客,瞧你这幅色迷迷的样。”
    “我呸,红儿已经过世,我怎会对一个死人色迷迷,你留点口德!”
    “官爷,杀红儿的凶手是谁?”
    众人跟在青年衙役身后七嘴八舌。王老头夫妻推着板车,只是听着。
    青年衙役不肯多说,“今天上午过了堂你们就知道了。”
    办这件案子抓住凶手,前前后后折腾近一千多里路,简直把几个衙役的腿跑断了,要不县令大人能赏银二两犒劳他们呢。
    “红儿被杀的案子今天上午过堂!”
    “今天衙门审杀人案!”
    “不知道谁杀了红儿?”
    红儿杀人案要过堂立即传遍集市。许多人想去瞧看。
    这个时代老百姓娱乐方式很少。
    衙门审案是公开的,老百姓好奇又爱八卦,最喜欢看这个。大案小案都爱看。
    每个案子审完,案子里的原告、被告都会被老百姓茶余饭后唠叨一阵子。
    那个之前买了包子的胖老头已经把包子吃完了,边走边悠闲的甩着两只手,道:“我今天没事,我现在就去衙门大堂外瞧瞧。”
    等送了包子,刘氏见时间还早,就让王老头去县城外面等儿子,她自己跟着胖老头站在衙门大堂外等着。
    刘氏很爱看热闹,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有机会看审案,还是杀人案,这还是因为在县城卖包子碰巧遇上。
    胖老头是个爱说话的,问道:“你家包子明天弄啥馅的?”
    “我听我儿媳妇说,今天去菜地摘胡萝卜。”
    胖老头一脸失望,“胡萝卜有股子味,啊,我不爱吃。”
    刘氏自信的道:“我儿媳妇做出来的胡萝卜可好吃了,放了多多的素油,还有猪肉,香的很。”
    胖老头性子不倔强,这就被说服了,“噢,那我明天先买两个尝尝。”
    “我儿媳妇说常吃胡萝卜,对眼睛好!”
    “是吗,我眼睛花了,多吃胡萝卜能好些不?”
    刘氏只是呵呵笑。
    县城衙门的捕头、衙役、仵作到齐了,狼吞虎咽吃了包子,个个叫道“好吃!”听说还余了一两银子,明天还有的吃,都说包子美味还实惠。
    “还剩了三十几个包子。头,我给你家送去,让嫂子侄子尝尝。” 青年衙役特别会来事,要把今天早上吃剩的包子送到捕头的家里去。
    捕头跟众人笑道:“我家最爱吃包子的是我爹。我爹牙口不好,这包子他倒是能咬得动。”
    不一会儿,衙门大堂外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人,竟然还有小商贩跑到这里卖麦芽糖。
    又过了一会儿,县令、师爷都来了,这就开堂审案。
    刘氏来的最早,站在最前面,把县令、师爷、衙役、犯人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