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殿下!秦王殿下!”走到那两列树前十数步,弟弟高声道:“您好了吗?雨越来越大了,咱们得在天黑前赶到驿舍。”
    无人应答,风雨之中只见树间那金色的衣衫,似乎在轻轻动着。
    弟弟还在呼喊,哥哥却心中一惊,猛地跑上前两步,已经看清了——那被庄稼遮蔽的、金色衣衫的下面是空的!
    哥哥伸手抓起那被雨打湿,用两根折断的树枝撑起的上衣外袍,胸中有惊雷炸响,“秦王跑了!”他按住腰间长剑四顾,厉声道:“速派人就近搜捕!”
    第192章
    窗外雨一直下,思政殿侧间内,气氛有些冷凝。
    右相萧负雪躬身立在皇帝穆桢面前,身上紫色的官袍不知何时被雨水打湿,在他身上呈现一种沉郁的色调。他的脸色苍白,清雅的眉间难掩愁容,仿佛并非身在燃着檀香的温暖室内,而是已经在冰天雪地冻了大半夜。他终于缓缓俯首,沉声道:“臣,谨遵圣命。”
    于小榻上背窗而坐的皇帝,见右相俯首,不动声色松了口气,捡起案上的新政总纲文书,递过去道:“你做事一向细致认真。新政有你主事,朕可以放一大半心了。”
    萧负雪双手接过文书,他接下这差事,总好过皇帝起用杨太尉一系的子弟。
    他保持着俯首的姿势,许久未动。
    皇帝也没有出声催促。
    “秦王……”萧负雪艰涩开口,他接到消息赶来的时候,穆明珠已被送走。
    此去摩揭陀国,万里迢迢,何等艰难危险!
    谁能想到陛下会要公主领头带队而去?
    皇帝穆桢似乎就是在等他主动开口,此时不等他把话说完,便沉声打断,道:“朕知道你与公主师生八载,情谊深厚。然而国有大事,岂可囿于私情?”
    她这里的“私情”其实是私人情谊的简短说法。
    萧负雪听在耳中,却觉心头一跳,脸上火辣辣的。
    “是。”他知自己无法说服皇帝,只能低声应下来,望着案几上燃着檀香的玉雕佛像香炉,一瞬出神,如果说还有谁能劝陛下更改心意,大概唯有济慈寺那一位了。
    萧负雪恭敬退下,冒雨而出。
    思政殿侧间,皇帝穆桢终于结束了一整日繁忙的政务,送走了公主,又安排了新政,一日之内解决了两件大事,本该感到满足。
    可是她坐在窗下,听着那无止歇的雨声,忽然感到一阵没来由地心慌。
    她按住心口,从案上瓷瓶中摸出两粒自己命医官配制的逍遥丸含在口中,随着丸药清苦的气息往舌根蔓延,她渐渐感到那阵心慌过去了。
    这叫她想起今日被送走的公主来。
    那孩子在的时候,总是劝她留意身体,时时请医官看过,像是有什么不敢言说的担忧,劝着她却又拿捏着分寸,怕被疑心。
    她一生育有四个孩子,其实没有一个儿子似明珠这般体贴关切于她。
    她想起明珠举荐给她的医官,仿佛是姓薛。那薛医官人也机灵,给她诊脉过后并不开药,只请她闲暇时哼唱小曲、疏肝解郁。
    皇帝穆桢想到这里,紧闭的口中,舌头徒劳动了一动,心里沉甸甸的,却怎么都不是唱歌的心情。
    她终于走下小榻。
    一旁的侍女迎上来,如常要服侍她穿衣,只当她忙完公务、要回寝殿。
    皇帝穆桢摆手止住,望了一眼窗外的风雨,沉默一瞬,终是沉声道:“取油衣来。朕要往济慈寺去。”
    哪怕是皇帝出行,已下钥的宫门处,守门的宿卫还是要验明正身后,才开门放行。
    因今日佛诞,城门倒是比平时晚两个时辰关闭,好让城外来的百姓能在拜佛之后、当日从容离开。
    皇帝穆桢冒雨登山,至于寺门外,看侍女提着灯笼、扈从上前敲门。
    济慈寺中的僧人大约没想到风雨夜,这个时辰皇帝会来。
    里面应门的僧人一面匆匆赶来,一面连声道:“大人可是来拿雨具的?”打开门一看,见灯笼亮成一片、身披油衣的皇帝站在雨夜里,盯着他道:“大人?今夜还有哪位大人来过?”
    那僧人不敢欺瞒,道:“方才右相大人来过,往怀空大师院中走了一趟。右相大人离开时匆忙,遗落了雨具,贫僧还以为……”
    他以为是雨势太大,右相大人折返来取雨具了。
    皇帝穆桢一言未发,雨水顺着油衣的帽檐落下来,她的神色在雨夜中隐隐有股寒气。
    她一步跨入寺内,径直往怀空所在的禅院而去。
    禅院内,雨水冲刷着花已谢尽的梅树,也冲刷着彩漆斑驳的禅房。
    皇帝穆桢立在屋檐下,避着雨道:“你莫不是要朕淋着雨同你说话?”
    禅房内,怀空悲悯的声音响起,“贫僧大限将至,便在七日之内,已锁封门窗,不见外客,不饮不食。望陛下成全。”
    皇帝穆桢微微一愣,低头望着房门上的锁,不知在想什么。
    她没有再要求入内说话,只是问道:“萧负雪方才来过,同你说了什么?”
    “陛下要施新政,他心中不安。”
    “出家人不打诳语。”皇帝穆桢仔细听着房内动静。
    怀空和缓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皇帝穆桢挪开心思,望着屋檐外的夜雨,似是感到有些疲累,头靠在门板上,低声道:“朕今日封了公主为秦王,”她顿了顿,又道:“要她领众僧侣,往摩揭陀国取得真经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