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谁?”向薇有些好奇。
“和赵沈雅呀。”周雪说着,“前两天她来找我,我们聊了聊最后决定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凭借自身的本事加入小组中。”
她们已经计划好了。
虽然她们在科研所还有工作,但并不像正式加入科研小组那么忙,每天都能抽出好多时间,所以她们两商量着,将这些时间全部都用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上。
就算这段时间会比较长久,有些难熬,都不会放弃。
因为她们两人都有一个目标,都想尽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科研小组,成为向薇的成员。
向薇听得动容,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有那么一些人都在努力着。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她对着周雪笑了笑,“那好,我等着你们,我相信那一天迟早会来。”
周雪重重点头,“我也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
周雪没加入、赵沈雅又因为怀孕的缘故离开小组,等了几天上面安排了两名科研人员加入小组。
两个年纪瞧着比他们大一些的科研人员,一个擅长线路、一个曾在火箭筒的科研组进行过研究,也算是能填补他们小组的空缺。
尤其是曾经钻研过火箭筒的前辈,聊了一番后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思路。
火箭筒和火箭炮基本上算是一类武器。
都是装配火箭弹的武器,只不过前者比较单一,能由炮兵单人操作,携带简单又方便。
这位科研人员差不多四十多岁,让人意外的是他有一边耳朵没了,只是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怪异,在食堂的时候还将这次意外当做闲聊时的话题:“不是要靶场试验嘛,火箭筒又是我们组费了好久造出来的,就忍不住想着去发射第一弹,结果没想到威力那么大,一不注意一边耳朵就没了。”
“……”全员安静。
曾为战士的郑浩听得有些心痒痒,“我们也能自己试验?”
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试试啊,先前靶场试验自行高炮的时候,他就看得心痒痒,早知道的话他就自己上了。
其他人听得也心动,虽然也有可能像范阳这么倒霉,但自己亲自造出来的东西,谁又不想打响它的第一炮呢?
范阳点着头,“可以啊。”
众人一听,瞬间精神。
向薇瞄了瞄周边几人,心中已经决定,她要以权谋私争取第一响!
昌琛轻哼:“我第二。”
马明迅速接上:“我第三。”
其他人还在争抢着位置时,范阳跟着又来了一句:“不过所里因为我违反操作,禁了我三年不能参加科研,这次要不是我哭着求着,怕是都不能加入到咱们小组呢。”
“……”
又一次,全场安静。
向薇接着吃饭,打响第一炮这种事,还是交给专业的战士吧,她老老实实做科研就好。
其他人也是一样,继续垂头吃饭。
禁三年科研?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嘛,绝对不干这种傻事,或许等老到快要退休的前一天,可以考虑下。
吃过饭后,又是一次长时间的讨论。
自行火箭炮并没有先例,曾有人提出过它的猜想,甚至绘画出手稿,只不过并没有按着制造出来。
在经过讨论之后,向薇决定彻底遗忘别人的猜想,全方位看着自己的思路来。
包扩外观。
自行高炮、自行火箭炮。
从两者的名字来看,它们还是有一些关联的。
最少它们在底盘的设定上有些类似。
还是能够采用履带式底盘。
也正是因为有前者的研究经历在,这一次科研比他们想象中要顺利很多,进度快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多少炮管、炮管的毫米,并非越多越好。”向薇在会议上说着,“先前自行高炮在靶场试验时,曾出现过炮管发热不能继续连发的问题,这对于火箭炮来说更加重要,连发是火箭炮的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它能连续发射。”
“那就换个炮管的材质。”昌琛说着。
“材质必须耐热。”
郑浩回忆起先前看过的书,他道:“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合金钢,增加一定量的钒,这样能……”
就着炮管的材质在这天讨论出五个结论。
由唐勇带着助手做测验,寻找一个最适合的材质。
不止炮管的材质,还有框架、装置、导电等等,每一次讨论最后得到的就是几个、甚至是十几个结论,他们在不断重复测验琢磨,如果能在这些结论中找到最适合的自然最好。
如果不能,他们又得重头再来。
哪怕都是一群出色的人,也不可避免会遇到重头再来的时候,甚至不是少数。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甚至某些时间段还极为的枯燥,因为有可能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重复的做一件事。
一直到找到方法为止。
可要是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继续下去,一个月不行就三个月,三个月不行就一年,他们这群人有股毅力,不到逼不得已谁也不会放弃。
在这群人里,向薇是最疲倦的一个,她得顾全大局,并不是说将任务分配下去就完全不用理会,而是说她得掌控所有,也就是说所有的任务中,都有她的身影存在。
可再累。
她还是尽量隔一天陪陪爸妈。
这一次离开,下一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或许有可能又是一个五年过去。
这次见面,很显然父母都已经老了不少,下一回怕是能从他们的发丝里见到白发了吧。
下午六点,向薇又一次来到爸妈临时的住处,这里离科研所不是很远,在守卫的范围内,很多科研所人员的家人都是住在这里,有的是常住,有的是像向家两口子这样的短住。
能和薇薇见面,李秋两口子哪会不高兴?原本还想着住上一个月再回去,结果还不到半个月,他们就提出要回去的打算。
“厂子的厂房还没修好,但是隔壁厂房差人,让你爸赶紧回去补个缺。”李秋一边替薇薇夹着菜,一边说着:“我那边也有事,有两个大队想着也弄间教室,就等着我送小老师过去。”
向进没说话,有些沉闷的坐着。
向薇听得不舍,“这么急吗?”
“哎哟,我们都待了小半个月也待够,确实该回去了。”李秋说着说着眼眶有些微红,其实他们又哪里舍得?
只是这一天天的,看着薇薇是一次比一次累,想来也知道她肯定是专门抽时间来陪他们的,他们是舍不得女儿就这么回去,但更舍不得女儿把休息的时间花来陪他们。
什么厂里有事,要弄教室,也不过就是找了个借口罢了。
李秋强笑着:“没事,等下回有时间爸妈再来,或者等你爸退休了,咱们一家就搬过来住,我瞧着天津也蛮不错,以后我和你爸在这里养老正合适不过了。”
“没错,咱们以后就在这里养老。”向进抬起头,闷声闷语,“爸多存点钱,以后就在天津买房子养老,到时候你要想我们,回个家就能见到我们了。”
向薇想象了下,她跟着点头:“好,那我就在天津给你们养老。”
退休?
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啊。
其实他们三人都知道,真等向进退休,那也是二十年后的事了。
可没人将这个时间提出来,而是一起畅想着退休后的日子。
为了让薇薇早点有休息的时间,李秋两人说走就走。
只是向薇没法将他们送到火车站,只能看着他们坐上车子离开。
那一瞬间,向薇突然觉得身体里挺没劲的,只是再难过再提不起劲,她还是得抹把脸继续走进科研室。
过了几天,向进两口子刚进了巷子,就得面对着街坊邻居的问话,他们打起精神应付,等好不容易回到家,也顾不上收拾家里的灰尘,都决定先躺一会儿提提精神。
结果没多久,就听到外面有些响声。
向进打开门一看,笑着对来人道:“你们怎么来了?”
来的人他不陌生,虽然薇薇离家,但他们两口子这些年并不寂寞,平日里有泡泡的陪伴,再加上媳妇这几年做得事,好些学生心生感激,时不时都会结伴来看望。
有的时候陪着他们说说话,有的时候还会帮着做做家务,要不是他们两人极力拒绝,还会有人给他们送东西来。
这次来的,就是其中的几个学生。
也是李秋最早给予帮助的几个学生,如今他们都已经高中毕业,还在附近找到单位,日子越来越好,空闲的时候还会帮着李秋一起去干他们那份事业。
“我刚下班,就听同事们说您和阿姨回来了,想着你们大老远的回来肯定累得很,就和他们几个一起过来看看。”何晓丹带着身边的人走进屋,不用开口就各自找着事开始收拾起屋子。
李秋走了出去,她赶紧道:“不用不用,哪里用你们来干活。”
何晓丹笑着说:“阿姨,就是稍微打扫下又不累,我跟您说,这次您出门我们去了邻镇的大队,又谈好了三间教室,等下个月开始又能解决六个学生学费的问题了。”
“还有陈家大队的学生考上了市里的初中,他学习特别好,校方专门去要的人。”旁边一人跟着道。
现在李秋不再是一个人跑遍周边村落,也不是一个人费尽口舌去劝服别人,被骂被道谢的时候也不再是孤零零一人。
在她的身边,多了这群曾经因为她而改变命运的学生。
不对,现在不是学生了,他们都已经成年长大,每个人都有了更好的未来,他们心中充满着感激,想像李秋阿姨帮助他们一样去帮助其他的孩子。
向薇其实也知道这个。
妈妈并没有跟她说这件事办起来有多么不容易,又帮助了多少人,但是周雪去她家的时候曾经和那些被帮助的人聊过,又把那些话全都告诉了她。
正如爸妈为她骄傲,她也为爸妈骄傲。
妈妈的善心,爸爸在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可她的父母做到了。
一家三口都在努力着,时间也飞速流转。
又是两个春夏秋冬过去,这一天实验室正在测验导电装置。
电盘的两侧有短铜箔和长铜箔,既能做为导电体又能成为保护层,这项测验需要极为的细心,因为是导电,多少有点危险性,所以在这种测验任务时,向薇都是安排的两个同时测验,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可有的时候,想避免意外偏偏又会遇到意外。
“和赵沈雅呀。”周雪说着,“前两天她来找我,我们聊了聊最后决定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凭借自身的本事加入小组中。”
她们已经计划好了。
虽然她们在科研所还有工作,但并不像正式加入科研小组那么忙,每天都能抽出好多时间,所以她们两商量着,将这些时间全部都用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上。
就算这段时间会比较长久,有些难熬,都不会放弃。
因为她们两人都有一个目标,都想尽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科研小组,成为向薇的成员。
向薇听得动容,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有那么一些人都在努力着。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她对着周雪笑了笑,“那好,我等着你们,我相信那一天迟早会来。”
周雪重重点头,“我也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
周雪没加入、赵沈雅又因为怀孕的缘故离开小组,等了几天上面安排了两名科研人员加入小组。
两个年纪瞧着比他们大一些的科研人员,一个擅长线路、一个曾在火箭筒的科研组进行过研究,也算是能填补他们小组的空缺。
尤其是曾经钻研过火箭筒的前辈,聊了一番后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思路。
火箭筒和火箭炮基本上算是一类武器。
都是装配火箭弹的武器,只不过前者比较单一,能由炮兵单人操作,携带简单又方便。
这位科研人员差不多四十多岁,让人意外的是他有一边耳朵没了,只是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怪异,在食堂的时候还将这次意外当做闲聊时的话题:“不是要靶场试验嘛,火箭筒又是我们组费了好久造出来的,就忍不住想着去发射第一弹,结果没想到威力那么大,一不注意一边耳朵就没了。”
“……”全员安静。
曾为战士的郑浩听得有些心痒痒,“我们也能自己试验?”
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试试啊,先前靶场试验自行高炮的时候,他就看得心痒痒,早知道的话他就自己上了。
其他人听得也心动,虽然也有可能像范阳这么倒霉,但自己亲自造出来的东西,谁又不想打响它的第一炮呢?
范阳点着头,“可以啊。”
众人一听,瞬间精神。
向薇瞄了瞄周边几人,心中已经决定,她要以权谋私争取第一响!
昌琛轻哼:“我第二。”
马明迅速接上:“我第三。”
其他人还在争抢着位置时,范阳跟着又来了一句:“不过所里因为我违反操作,禁了我三年不能参加科研,这次要不是我哭着求着,怕是都不能加入到咱们小组呢。”
“……”
又一次,全场安静。
向薇接着吃饭,打响第一炮这种事,还是交给专业的战士吧,她老老实实做科研就好。
其他人也是一样,继续垂头吃饭。
禁三年科研?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嘛,绝对不干这种傻事,或许等老到快要退休的前一天,可以考虑下。
吃过饭后,又是一次长时间的讨论。
自行火箭炮并没有先例,曾有人提出过它的猜想,甚至绘画出手稿,只不过并没有按着制造出来。
在经过讨论之后,向薇决定彻底遗忘别人的猜想,全方位看着自己的思路来。
包扩外观。
自行高炮、自行火箭炮。
从两者的名字来看,它们还是有一些关联的。
最少它们在底盘的设定上有些类似。
还是能够采用履带式底盘。
也正是因为有前者的研究经历在,这一次科研比他们想象中要顺利很多,进度快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多少炮管、炮管的毫米,并非越多越好。”向薇在会议上说着,“先前自行高炮在靶场试验时,曾出现过炮管发热不能继续连发的问题,这对于火箭炮来说更加重要,连发是火箭炮的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它能连续发射。”
“那就换个炮管的材质。”昌琛说着。
“材质必须耐热。”
郑浩回忆起先前看过的书,他道:“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合金钢,增加一定量的钒,这样能……”
就着炮管的材质在这天讨论出五个结论。
由唐勇带着助手做测验,寻找一个最适合的材质。
不止炮管的材质,还有框架、装置、导电等等,每一次讨论最后得到的就是几个、甚至是十几个结论,他们在不断重复测验琢磨,如果能在这些结论中找到最适合的自然最好。
如果不能,他们又得重头再来。
哪怕都是一群出色的人,也不可避免会遇到重头再来的时候,甚至不是少数。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甚至某些时间段还极为的枯燥,因为有可能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重复的做一件事。
一直到找到方法为止。
可要是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继续下去,一个月不行就三个月,三个月不行就一年,他们这群人有股毅力,不到逼不得已谁也不会放弃。
在这群人里,向薇是最疲倦的一个,她得顾全大局,并不是说将任务分配下去就完全不用理会,而是说她得掌控所有,也就是说所有的任务中,都有她的身影存在。
可再累。
她还是尽量隔一天陪陪爸妈。
这一次离开,下一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或许有可能又是一个五年过去。
这次见面,很显然父母都已经老了不少,下一回怕是能从他们的发丝里见到白发了吧。
下午六点,向薇又一次来到爸妈临时的住处,这里离科研所不是很远,在守卫的范围内,很多科研所人员的家人都是住在这里,有的是常住,有的是像向家两口子这样的短住。
能和薇薇见面,李秋两口子哪会不高兴?原本还想着住上一个月再回去,结果还不到半个月,他们就提出要回去的打算。
“厂子的厂房还没修好,但是隔壁厂房差人,让你爸赶紧回去补个缺。”李秋一边替薇薇夹着菜,一边说着:“我那边也有事,有两个大队想着也弄间教室,就等着我送小老师过去。”
向进没说话,有些沉闷的坐着。
向薇听得不舍,“这么急吗?”
“哎哟,我们都待了小半个月也待够,确实该回去了。”李秋说着说着眼眶有些微红,其实他们又哪里舍得?
只是这一天天的,看着薇薇是一次比一次累,想来也知道她肯定是专门抽时间来陪他们的,他们是舍不得女儿就这么回去,但更舍不得女儿把休息的时间花来陪他们。
什么厂里有事,要弄教室,也不过就是找了个借口罢了。
李秋强笑着:“没事,等下回有时间爸妈再来,或者等你爸退休了,咱们一家就搬过来住,我瞧着天津也蛮不错,以后我和你爸在这里养老正合适不过了。”
“没错,咱们以后就在这里养老。”向进抬起头,闷声闷语,“爸多存点钱,以后就在天津买房子养老,到时候你要想我们,回个家就能见到我们了。”
向薇想象了下,她跟着点头:“好,那我就在天津给你们养老。”
退休?
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啊。
其实他们三人都知道,真等向进退休,那也是二十年后的事了。
可没人将这个时间提出来,而是一起畅想着退休后的日子。
为了让薇薇早点有休息的时间,李秋两人说走就走。
只是向薇没法将他们送到火车站,只能看着他们坐上车子离开。
那一瞬间,向薇突然觉得身体里挺没劲的,只是再难过再提不起劲,她还是得抹把脸继续走进科研室。
过了几天,向进两口子刚进了巷子,就得面对着街坊邻居的问话,他们打起精神应付,等好不容易回到家,也顾不上收拾家里的灰尘,都决定先躺一会儿提提精神。
结果没多久,就听到外面有些响声。
向进打开门一看,笑着对来人道:“你们怎么来了?”
来的人他不陌生,虽然薇薇离家,但他们两口子这些年并不寂寞,平日里有泡泡的陪伴,再加上媳妇这几年做得事,好些学生心生感激,时不时都会结伴来看望。
有的时候陪着他们说说话,有的时候还会帮着做做家务,要不是他们两人极力拒绝,还会有人给他们送东西来。
这次来的,就是其中的几个学生。
也是李秋最早给予帮助的几个学生,如今他们都已经高中毕业,还在附近找到单位,日子越来越好,空闲的时候还会帮着李秋一起去干他们那份事业。
“我刚下班,就听同事们说您和阿姨回来了,想着你们大老远的回来肯定累得很,就和他们几个一起过来看看。”何晓丹带着身边的人走进屋,不用开口就各自找着事开始收拾起屋子。
李秋走了出去,她赶紧道:“不用不用,哪里用你们来干活。”
何晓丹笑着说:“阿姨,就是稍微打扫下又不累,我跟您说,这次您出门我们去了邻镇的大队,又谈好了三间教室,等下个月开始又能解决六个学生学费的问题了。”
“还有陈家大队的学生考上了市里的初中,他学习特别好,校方专门去要的人。”旁边一人跟着道。
现在李秋不再是一个人跑遍周边村落,也不是一个人费尽口舌去劝服别人,被骂被道谢的时候也不再是孤零零一人。
在她的身边,多了这群曾经因为她而改变命运的学生。
不对,现在不是学生了,他们都已经成年长大,每个人都有了更好的未来,他们心中充满着感激,想像李秋阿姨帮助他们一样去帮助其他的孩子。
向薇其实也知道这个。
妈妈并没有跟她说这件事办起来有多么不容易,又帮助了多少人,但是周雪去她家的时候曾经和那些被帮助的人聊过,又把那些话全都告诉了她。
正如爸妈为她骄傲,她也为爸妈骄傲。
妈妈的善心,爸爸在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可她的父母做到了。
一家三口都在努力着,时间也飞速流转。
又是两个春夏秋冬过去,这一天实验室正在测验导电装置。
电盘的两侧有短铜箔和长铜箔,既能做为导电体又能成为保护层,这项测验需要极为的细心,因为是导电,多少有点危险性,所以在这种测验任务时,向薇都是安排的两个同时测验,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可有的时候,想避免意外偏偏又会遇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