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娘再嫁 作者:小春贤
顾三娘转念一想,王金锁已找到绣庄来了,难保他不会再找到秦家大院去,便是躲过了今日,也避不过下回,不如就去看看他这葫芦里卖得甚么药。
“永旺叔,不必劳烦你,我这就过去。”
说着,顾三娘和管永旺一道走了出去,只等走近时,只见王金锁面带菜色,他身上裹了一件破棉袄,脚上穿了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显见这段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哎呀,弟妹,你总算是出来了。”看到顾三娘后,王金锁满脸堆笑的站了起来。
顾三娘脸带冷意,她说:“不敢当你这声弟妹,你有甚么事就直说罢。”
那王金锁脸上立时做出一副苦像,他嘴里吱吱唔唔的说道:“嗳,要不是实在没法子,我也不会找上门来。”
原来就在不久前,王金锁的儿子大柱腿上生了疮,家里都只当是寻常的小病,不过抹几日草药也就好了,谁知大半个月过后,那疮不光未曾褪下去,反倒越发厉害了,眼看大柱连路都走不了,王金锁两口子这才慌了,先是送到镇上去医治,银钱花了一堆,苦药也吃了不少,只是那疮就是不见好。
后来有人说这疮若是再不好,大柱这条腿怕是要废了,王金锁两口子被唬得不轻,他们家就这一个哥儿,日子刚刚好过一些,大柱连媳妇儿都没说一个,要是腿废了,还有哪个姑娘会嫁给他?这下王金锁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两口子一咬牙,把大柱带到县城里医治,头先几日,疮确实褪了一些,王金锁和他媳妇见状,欢天喜地的回到牛头屯,谁知好景不长,大柱腿上的疮疾又复发了,甚至比先前更加重了。
王金锁为了给大柱治医,家里的银钱全都花完不说,田地也被卖了好些,他本想着跟三弟王铁锁借些钱,哪晓得平日亲热的兄弟二话不说就跟他翻脸了,便是他亲生的爹娘也不愿拿钱出来,他们两口子在屯子里名声又不好,这会子没一个人出手帮忙,眼见这几日拿不出钱来,县里的郎中都不给大柱看病,王金锁家的想起顾三娘先前在县里的绣庄当过差,就要她当家的来找顾三娘借钱。
当日顾三娘和她闺女就是被他们王家人赶出牛头屯的,王金锁心想就算找到她,她也必定不肯借钱,只不过他就这么一根独苗,没得要他白白看他耽误下去,因此王金锁只能硬着头皮找过来,他一路打听找到金氏绣庄,听闻顾三娘仍旧在这里当差,心里便暗暗松了一口气,既是还在干活,手里肯定多少有些银钱,到时再说几句软话,想来是能借到钱的。
“弟妹啊,你就这么一个侄子,看在我二弟的份上,你就借些钱给我罢。”
不提她男人还好,一提起她男人,顾三娘心头的怒火直冲脑门,她指着王金锁痛骂道:“王金锁,你怎的还好意思腆着脸来找我借钱?那日你如何不看在那死鬼的份上,放过我们孤儿寡母,今日莫说我没钱,就是有钱我也不会借你一个子儿。”
王金锁可怜巴巴的说道:“弟妹,不关我的事,这主意是老三出的呀,他说怕老二死后你守不住,便撺掇着分了你家的田地和房产啊,你要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等把大柱的病治好后,我回到屯子里就要老三把田地还给你。”
横竖分给他家的田地都卖得差不多了,先哄着她拿钱出来把大柱的病治好了,到时回到屯子里要老三把得的好处都吐出来,也正好报了老三不借钱给他的仇。
王金锁自以为打得一手好划算,可惜顾三娘却半个字也不相信,她朝着王金锁恶狠狠的啐了一口,骂道:“报应,这都是报应,人在做天在看,你且等着,苦果还有得你尝呢。”
她这句好似是戳中了王金锁的心口,他再也装不下去,嘴里气得破口大骂:“王顾氏,你别给脸不要脸,你是我王家花银子买来的,要不是顾着老二的脸面,我早把你捆回去了,哪还容得了你在我面前大声嚷嚷。”
王金锁气势汹汹,好似真的要发落顾三娘,可顾三娘并不怵他,当日她在牛头屯举目无亲时就敢拿刀去跟他拼命,更何况这里是在县城,绣庄里有几个干活的伙计怕顾三娘吃亏,早就围了过来,要是王金锁胆敢撒野,他们一准儿把他胖凑一顿,好不好的剥了他的衣裳,让他尝尝这冷风雪雨的滋味。
“王金锁,你别当这还跟乡下似的,要是你敢动我一根指头,我就揪着你去见官,正好问问县官老爷,夺人家财该判个甚么罪名!”顾三娘盯着他厉声说道。
其实王金锁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他看到围过来的几个伙计,又听到顾三娘说甚么去见官,原先的气势早就弱下来了,只是嘴上却还不肯服输,他一边往门外退,一边胡言乱语:“王顾氏,你等着,我饶不了你,看我去请屯子里长辈们来治你!”
看到他还骂骂咧咧,顾三娘顺手抄起火盆里那壶烧着的开水朝着他泼了过去,王金锁惨叫一声,再也不敢多留,狼狈的跑远了。
直等王金锁走了大半日,顾三娘胸口的气总算是平顺了一些,管永旺劝了她几句,说道:“为这样的人置气不值当,你只需仔细别招他报复才是。”
顾三娘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就凭这样的怂货,还敢做出甚么事来?”
“老说都话狗急跳墙,你还是多留意一些才是。”管永旺说道。
顾三娘渐渐静了下来,她心知管永旺这是好意,便说道:“永旺叔,我省得了。”
闹了这么大半日,顾三娘匆匆回到绣房,她刚刚掀开帘子进去,就见屋里的人都望着她,刚刚外头吵哄哄,她们哪里还静得下来做绣活,听了大半日,亲眼看到顾三娘把个大男人逼退,莫小红冲着她说道:“三娘,你可真行,那个男人被你骂得头都抬不起来,看了真是解气。”
顾三娘坐回到自己的绣架旁,她说:“要不是有长栓和喜生他们站出来,哪有那么容易赶走他?”
“这就是你老家的大伯子?”莫小红问道。
顾三娘没心情再提这事,她随意的点了两下头,又重新捻线准备绣花,只是屋里的绣娘们却越发来了兴致,平时她们都埋头干活,难得有个热闹看,众人你一句我一言,从今日王金锁这事,又提起东家婆媳拌嘴西家夫妻打架,顾三娘自始至终没有插一句嘴,她正在穿线时,就听不远处的宋嫂子看了她一眼,嘴里凉凉的说了一句:“往常还不知道,竟不知你是你夫家买来的啊。”
屋里绣娘们说嘴的声音都停了下来,众人一起望着顾三娘和宋嫂子。
☆、第15章
人口买卖历来自有,大元国开国时便有此律条,买者以契约为据,或转卖或赠送,均不需经手官府,而卖者签字画押后,由良籍改为奴籍,凡父母双方皆为奴籍者,子子孙孙亦没入奴籍。
像顾三娘她们这些寻常人家,即便是日子过得再艰难,也比背着奴籍的人要强上许多,要知道但凡变为奴籍,生死自由都捏在了主家手里,谁家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断然不会将子女卖身为奴。
当日,顾三娘她爹听了她后娘的撺掇,几乎是半卖半送的将她嫁给王银锁,那时王家出了彩礼钱,顾三娘却连个像样的陪嫁也没有,两手空空嫁到夫家的顾三娘总是被两个妯娌看不起,每回妯娌起了口角,她们也时常取笑她是王家花钱买回来的媳妇,实则顾三娘仍是良籍之身,刚才宋嫂子听了王金锁嚷嚷的几句话,便存心让顾三娘难堪。
离她们绣庄不远处就有户人家,家里穷得出不起彩礼,去年花钱从山里买了个媳妇回来,这买来的便宜媳妇不光夫家轻贱她,就是邻里也避着她,每日累死累活的干过不停,家人全当是买回来的下人,汉子心里只要不如意,动辄就是一顿打骂,顾三娘偶尔见过那小媳妇,她脸上的伤从来就不曾好过。
顾三娘手里捏着绣花针,她眼神微沉,抿着薄唇对宋嫂子说道:“只怕我说我是良籍你也不信,你如此关怀我,不如去问问永旺叔,我是个什么籍,他自是最清楚不过的。”
宋嫂子脸色一僵,自那回她满嘴胡说编派管永旺和顾三娘有首尾,管永旺便故意冷着她,绣庄里有些大件的活儿也不再交给她了,她们这些绣娘,每月的月钱大半是靠着抽成,没有活计做的宋嫂子只能接些绢帕扇面之类的,月钱比刚进绣庄的绣娘还要少,反倒是顾三娘,手艺越发精致,还有客人专点着她的绣品,上个月她又连接几件大活,前不久发月钱,顾三娘的钱是绣娘里最多的,两厢对比,宋嫂子自然心里便存在气呢。
众人见宋嫂子又挑事,都怕殃及池鱼,便各个默不作声的低头干活。宋嫂子见到顾三娘气定神闲的做活,心里越发气得两眼冒火,她愤愤不平的骂道:“你是个甚么东西?一个没了男人的小寡妇,就好比那没了主子的狗,谁都能上前踹几脚。”
顾三娘手上的动作不停,她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你倒是有个男人,可我怎的听说你在夫家的地位,跟狗也好不到哪儿去呢。”
宋嫂子被捏到痛脚,心里的火气被激了出来,她站起来指着顾三娘怒道:“顾三娘,你个小贱人,有本事你再把这话说一遍。”
说多少遍顾三娘也不怕,这小蹄子在家里过得不如意,就想在外头挑个软柿子来捏,可惜她找错了人,要比打架骂人做绣活。这宋蹄子哪一样儿不输她?顾三娘瞥了她一眼,见她这张牙舞爪的样子,直接冷笑一声,干脆不再去理会她。
“我当你多厉害呢,怎的这会子又哑巴了?”宋嫂子只当顾三娘怕了,便满脸讥讽的看着她。
莫小红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开口说道:“宋嫂子,我劝你也少说两句罢,要是引来了永旺叔,又得被他说了一顿了。”
这句话是让宋嫂子忌惮了几分,本来管永旺就不待见她,如今一家老小全靠她养活,要是管永旺把她辞了,她再往哪里去找这么个活儿呢,那宋嫂子忍了又忍,朝着顾三娘瞪了几分,自以为得胜似的扬着下巴坐下来。
到了下工时,已开始落起雪来,顾三娘忘了带伞,于是跟门房处的老叔借了一块油毡布,顶着风雨跑回家,只等她到屋时,地上已落了厚厚一层雪,她推门进来,先出声喊了一声:“叶子,娘回来了。”
“娘,我在沈叔屋里。”从东厢传来小叶子的声音,顾三娘走到院子里,她说:“叨扰了你沈叔一日,还不快回来!”
这时,东厢的门被打开,沈拙立在门口,他两眼看着顾三娘,又见她身上落了一层雪花,于是温和的声音说道:“这般冷的天,你那屋里又是冷炕冷灶的,先进来烤烤身子罢。”
小叶子从沈拙身后露出一个小脑袋,她眨着眼睛说道:“娘,进来罢,我们在煨地瓜呢。”
顾三娘犹豫了一下,便跺了跺脚上的雪,走进东厢里。
一进里屋,暖和的热气扑面而来,地上点着烧得很旺的火盆,盆上置着一个铁架,上面连着几节竹筒,那竹筒一直升到窗户外头,看起来怪模怪样的,也不知是个甚么东西。
“为啥要连着竹筒?”顾三娘不解的问道。
沈拙给她让了一张凳子,便笑着答道:“我买得是最劣等的炭,这烟气实在太熏人,便连了几节竹筒,将烟气引到外头。”
顾三娘这才发觉,她坐了半晌,屋里着头没有闻到烟熏味,顾三娘不禁笑道:“怪道都要念书,果然你们读书人会想主意。”
沈拙望着她,说道:“哪里是我想的,其实这就跟厨房里的烟囱是一样的道理。”
两人闲话了两句,御哥儿眼巴巴的盯着炭盆,他说:“爹爹,这个地瓜怕是要好了罢?”
沈拙用火钳夹了一个翻出来看了看,顺口答道:“还早得很呢。”
“明明就放进去很久了呀。”御哥儿小声嘟囔着说道。
小叶子安慰他:“你放心,等会子烤熟了,让御哥儿第一个吃。”
御哥儿这才又有了劲头,听着两个孩子的童言童语,顾三娘胸口憋闷的郁气似乎也消散了一些,坐在对面的沈拙看了她一眼,她从回来时就一直阴沉着脸上,这时总算有了一丝笑模样儿了。
“这些日子只怕绣庄的活计很忙罢,每晚都见你熬到深更半夜的,便是再忙,也还是要保重身子才是。”沈拙出声说道。
顾三娘脸上蓦然一红,沈拙见她低着头不作声,顿时暗自后悔太过唐突,两人的身份本就有些不便,他如此一问,岂不就是告诉顾三娘,他每日都在暗地里留意她么?这顾三娘要是再多心,只怕还当他不安好心呢。
两人尴尬之时,御哥儿着急的又开口了,他说:“爹爹,地瓜还没好么?”
两个孩子都没发觉沈拙和顾三娘之间微妙的气氛,也好在有御哥儿打岔,沈拙装作不在意的从火盆里夹起一个地瓜,御哥儿急不可耐的伸手去拿,哪知刚挨上去,顿时烫得他大哭起来,沈拙和顾三娘皆被唬了一跳,此时谁都顾不上先前的那些小别扭,顾三娘站了起来,她凑上前问道:“快看看,烫着了不曾?”
御哥儿只觉得手指头火辣辣的疼,他泪汪汪的说道:“烫着了,可疼死我了。”
沈拙又是心疼又是微恼,他拉着御哥儿的手指一看,只见几根嫩指头烫起了水泡,他瞪着御哥儿说道:“哪里就急在这一时,看看,终究还是烫着了罢。”
顾三娘转念一想,王金锁已找到绣庄来了,难保他不会再找到秦家大院去,便是躲过了今日,也避不过下回,不如就去看看他这葫芦里卖得甚么药。
“永旺叔,不必劳烦你,我这就过去。”
说着,顾三娘和管永旺一道走了出去,只等走近时,只见王金锁面带菜色,他身上裹了一件破棉袄,脚上穿了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显见这段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哎呀,弟妹,你总算是出来了。”看到顾三娘后,王金锁满脸堆笑的站了起来。
顾三娘脸带冷意,她说:“不敢当你这声弟妹,你有甚么事就直说罢。”
那王金锁脸上立时做出一副苦像,他嘴里吱吱唔唔的说道:“嗳,要不是实在没法子,我也不会找上门来。”
原来就在不久前,王金锁的儿子大柱腿上生了疮,家里都只当是寻常的小病,不过抹几日草药也就好了,谁知大半个月过后,那疮不光未曾褪下去,反倒越发厉害了,眼看大柱连路都走不了,王金锁两口子这才慌了,先是送到镇上去医治,银钱花了一堆,苦药也吃了不少,只是那疮就是不见好。
后来有人说这疮若是再不好,大柱这条腿怕是要废了,王金锁两口子被唬得不轻,他们家就这一个哥儿,日子刚刚好过一些,大柱连媳妇儿都没说一个,要是腿废了,还有哪个姑娘会嫁给他?这下王金锁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两口子一咬牙,把大柱带到县城里医治,头先几日,疮确实褪了一些,王金锁和他媳妇见状,欢天喜地的回到牛头屯,谁知好景不长,大柱腿上的疮疾又复发了,甚至比先前更加重了。
王金锁为了给大柱治医,家里的银钱全都花完不说,田地也被卖了好些,他本想着跟三弟王铁锁借些钱,哪晓得平日亲热的兄弟二话不说就跟他翻脸了,便是他亲生的爹娘也不愿拿钱出来,他们两口子在屯子里名声又不好,这会子没一个人出手帮忙,眼见这几日拿不出钱来,县里的郎中都不给大柱看病,王金锁家的想起顾三娘先前在县里的绣庄当过差,就要她当家的来找顾三娘借钱。
当日顾三娘和她闺女就是被他们王家人赶出牛头屯的,王金锁心想就算找到她,她也必定不肯借钱,只不过他就这么一根独苗,没得要他白白看他耽误下去,因此王金锁只能硬着头皮找过来,他一路打听找到金氏绣庄,听闻顾三娘仍旧在这里当差,心里便暗暗松了一口气,既是还在干活,手里肯定多少有些银钱,到时再说几句软话,想来是能借到钱的。
“弟妹啊,你就这么一个侄子,看在我二弟的份上,你就借些钱给我罢。”
不提她男人还好,一提起她男人,顾三娘心头的怒火直冲脑门,她指着王金锁痛骂道:“王金锁,你怎的还好意思腆着脸来找我借钱?那日你如何不看在那死鬼的份上,放过我们孤儿寡母,今日莫说我没钱,就是有钱我也不会借你一个子儿。”
王金锁可怜巴巴的说道:“弟妹,不关我的事,这主意是老三出的呀,他说怕老二死后你守不住,便撺掇着分了你家的田地和房产啊,你要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等把大柱的病治好后,我回到屯子里就要老三把田地还给你。”
横竖分给他家的田地都卖得差不多了,先哄着她拿钱出来把大柱的病治好了,到时回到屯子里要老三把得的好处都吐出来,也正好报了老三不借钱给他的仇。
王金锁自以为打得一手好划算,可惜顾三娘却半个字也不相信,她朝着王金锁恶狠狠的啐了一口,骂道:“报应,这都是报应,人在做天在看,你且等着,苦果还有得你尝呢。”
她这句好似是戳中了王金锁的心口,他再也装不下去,嘴里气得破口大骂:“王顾氏,你别给脸不要脸,你是我王家花银子买来的,要不是顾着老二的脸面,我早把你捆回去了,哪还容得了你在我面前大声嚷嚷。”
王金锁气势汹汹,好似真的要发落顾三娘,可顾三娘并不怵他,当日她在牛头屯举目无亲时就敢拿刀去跟他拼命,更何况这里是在县城,绣庄里有几个干活的伙计怕顾三娘吃亏,早就围了过来,要是王金锁胆敢撒野,他们一准儿把他胖凑一顿,好不好的剥了他的衣裳,让他尝尝这冷风雪雨的滋味。
“王金锁,你别当这还跟乡下似的,要是你敢动我一根指头,我就揪着你去见官,正好问问县官老爷,夺人家财该判个甚么罪名!”顾三娘盯着他厉声说道。
其实王金锁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他看到围过来的几个伙计,又听到顾三娘说甚么去见官,原先的气势早就弱下来了,只是嘴上却还不肯服输,他一边往门外退,一边胡言乱语:“王顾氏,你等着,我饶不了你,看我去请屯子里长辈们来治你!”
看到他还骂骂咧咧,顾三娘顺手抄起火盆里那壶烧着的开水朝着他泼了过去,王金锁惨叫一声,再也不敢多留,狼狈的跑远了。
直等王金锁走了大半日,顾三娘胸口的气总算是平顺了一些,管永旺劝了她几句,说道:“为这样的人置气不值当,你只需仔细别招他报复才是。”
顾三娘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就凭这样的怂货,还敢做出甚么事来?”
“老说都话狗急跳墙,你还是多留意一些才是。”管永旺说道。
顾三娘渐渐静了下来,她心知管永旺这是好意,便说道:“永旺叔,我省得了。”
闹了这么大半日,顾三娘匆匆回到绣房,她刚刚掀开帘子进去,就见屋里的人都望着她,刚刚外头吵哄哄,她们哪里还静得下来做绣活,听了大半日,亲眼看到顾三娘把个大男人逼退,莫小红冲着她说道:“三娘,你可真行,那个男人被你骂得头都抬不起来,看了真是解气。”
顾三娘坐回到自己的绣架旁,她说:“要不是有长栓和喜生他们站出来,哪有那么容易赶走他?”
“这就是你老家的大伯子?”莫小红问道。
顾三娘没心情再提这事,她随意的点了两下头,又重新捻线准备绣花,只是屋里的绣娘们却越发来了兴致,平时她们都埋头干活,难得有个热闹看,众人你一句我一言,从今日王金锁这事,又提起东家婆媳拌嘴西家夫妻打架,顾三娘自始至终没有插一句嘴,她正在穿线时,就听不远处的宋嫂子看了她一眼,嘴里凉凉的说了一句:“往常还不知道,竟不知你是你夫家买来的啊。”
屋里绣娘们说嘴的声音都停了下来,众人一起望着顾三娘和宋嫂子。
☆、第15章
人口买卖历来自有,大元国开国时便有此律条,买者以契约为据,或转卖或赠送,均不需经手官府,而卖者签字画押后,由良籍改为奴籍,凡父母双方皆为奴籍者,子子孙孙亦没入奴籍。
像顾三娘她们这些寻常人家,即便是日子过得再艰难,也比背着奴籍的人要强上许多,要知道但凡变为奴籍,生死自由都捏在了主家手里,谁家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断然不会将子女卖身为奴。
当日,顾三娘她爹听了她后娘的撺掇,几乎是半卖半送的将她嫁给王银锁,那时王家出了彩礼钱,顾三娘却连个像样的陪嫁也没有,两手空空嫁到夫家的顾三娘总是被两个妯娌看不起,每回妯娌起了口角,她们也时常取笑她是王家花钱买回来的媳妇,实则顾三娘仍是良籍之身,刚才宋嫂子听了王金锁嚷嚷的几句话,便存心让顾三娘难堪。
离她们绣庄不远处就有户人家,家里穷得出不起彩礼,去年花钱从山里买了个媳妇回来,这买来的便宜媳妇不光夫家轻贱她,就是邻里也避着她,每日累死累活的干过不停,家人全当是买回来的下人,汉子心里只要不如意,动辄就是一顿打骂,顾三娘偶尔见过那小媳妇,她脸上的伤从来就不曾好过。
顾三娘手里捏着绣花针,她眼神微沉,抿着薄唇对宋嫂子说道:“只怕我说我是良籍你也不信,你如此关怀我,不如去问问永旺叔,我是个什么籍,他自是最清楚不过的。”
宋嫂子脸色一僵,自那回她满嘴胡说编派管永旺和顾三娘有首尾,管永旺便故意冷着她,绣庄里有些大件的活儿也不再交给她了,她们这些绣娘,每月的月钱大半是靠着抽成,没有活计做的宋嫂子只能接些绢帕扇面之类的,月钱比刚进绣庄的绣娘还要少,反倒是顾三娘,手艺越发精致,还有客人专点着她的绣品,上个月她又连接几件大活,前不久发月钱,顾三娘的钱是绣娘里最多的,两厢对比,宋嫂子自然心里便存在气呢。
众人见宋嫂子又挑事,都怕殃及池鱼,便各个默不作声的低头干活。宋嫂子见到顾三娘气定神闲的做活,心里越发气得两眼冒火,她愤愤不平的骂道:“你是个甚么东西?一个没了男人的小寡妇,就好比那没了主子的狗,谁都能上前踹几脚。”
顾三娘手上的动作不停,她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你倒是有个男人,可我怎的听说你在夫家的地位,跟狗也好不到哪儿去呢。”
宋嫂子被捏到痛脚,心里的火气被激了出来,她站起来指着顾三娘怒道:“顾三娘,你个小贱人,有本事你再把这话说一遍。”
说多少遍顾三娘也不怕,这小蹄子在家里过得不如意,就想在外头挑个软柿子来捏,可惜她找错了人,要比打架骂人做绣活。这宋蹄子哪一样儿不输她?顾三娘瞥了她一眼,见她这张牙舞爪的样子,直接冷笑一声,干脆不再去理会她。
“我当你多厉害呢,怎的这会子又哑巴了?”宋嫂子只当顾三娘怕了,便满脸讥讽的看着她。
莫小红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开口说道:“宋嫂子,我劝你也少说两句罢,要是引来了永旺叔,又得被他说了一顿了。”
这句话是让宋嫂子忌惮了几分,本来管永旺就不待见她,如今一家老小全靠她养活,要是管永旺把她辞了,她再往哪里去找这么个活儿呢,那宋嫂子忍了又忍,朝着顾三娘瞪了几分,自以为得胜似的扬着下巴坐下来。
到了下工时,已开始落起雪来,顾三娘忘了带伞,于是跟门房处的老叔借了一块油毡布,顶着风雨跑回家,只等她到屋时,地上已落了厚厚一层雪,她推门进来,先出声喊了一声:“叶子,娘回来了。”
“娘,我在沈叔屋里。”从东厢传来小叶子的声音,顾三娘走到院子里,她说:“叨扰了你沈叔一日,还不快回来!”
这时,东厢的门被打开,沈拙立在门口,他两眼看着顾三娘,又见她身上落了一层雪花,于是温和的声音说道:“这般冷的天,你那屋里又是冷炕冷灶的,先进来烤烤身子罢。”
小叶子从沈拙身后露出一个小脑袋,她眨着眼睛说道:“娘,进来罢,我们在煨地瓜呢。”
顾三娘犹豫了一下,便跺了跺脚上的雪,走进东厢里。
一进里屋,暖和的热气扑面而来,地上点着烧得很旺的火盆,盆上置着一个铁架,上面连着几节竹筒,那竹筒一直升到窗户外头,看起来怪模怪样的,也不知是个甚么东西。
“为啥要连着竹筒?”顾三娘不解的问道。
沈拙给她让了一张凳子,便笑着答道:“我买得是最劣等的炭,这烟气实在太熏人,便连了几节竹筒,将烟气引到外头。”
顾三娘这才发觉,她坐了半晌,屋里着头没有闻到烟熏味,顾三娘不禁笑道:“怪道都要念书,果然你们读书人会想主意。”
沈拙望着她,说道:“哪里是我想的,其实这就跟厨房里的烟囱是一样的道理。”
两人闲话了两句,御哥儿眼巴巴的盯着炭盆,他说:“爹爹,这个地瓜怕是要好了罢?”
沈拙用火钳夹了一个翻出来看了看,顺口答道:“还早得很呢。”
“明明就放进去很久了呀。”御哥儿小声嘟囔着说道。
小叶子安慰他:“你放心,等会子烤熟了,让御哥儿第一个吃。”
御哥儿这才又有了劲头,听着两个孩子的童言童语,顾三娘胸口憋闷的郁气似乎也消散了一些,坐在对面的沈拙看了她一眼,她从回来时就一直阴沉着脸上,这时总算有了一丝笑模样儿了。
“这些日子只怕绣庄的活计很忙罢,每晚都见你熬到深更半夜的,便是再忙,也还是要保重身子才是。”沈拙出声说道。
顾三娘脸上蓦然一红,沈拙见她低着头不作声,顿时暗自后悔太过唐突,两人的身份本就有些不便,他如此一问,岂不就是告诉顾三娘,他每日都在暗地里留意她么?这顾三娘要是再多心,只怕还当他不安好心呢。
两人尴尬之时,御哥儿着急的又开口了,他说:“爹爹,地瓜还没好么?”
两个孩子都没发觉沈拙和顾三娘之间微妙的气氛,也好在有御哥儿打岔,沈拙装作不在意的从火盆里夹起一个地瓜,御哥儿急不可耐的伸手去拿,哪知刚挨上去,顿时烫得他大哭起来,沈拙和顾三娘皆被唬了一跳,此时谁都顾不上先前的那些小别扭,顾三娘站了起来,她凑上前问道:“快看看,烫着了不曾?”
御哥儿只觉得手指头火辣辣的疼,他泪汪汪的说道:“烫着了,可疼死我了。”
沈拙又是心疼又是微恼,他拉着御哥儿的手指一看,只见几根嫩指头烫起了水泡,他瞪着御哥儿说道:“哪里就急在这一时,看看,终究还是烫着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