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苏甜甜果然选中了,心中高兴,带着苏甜甜和顾锦舟就回家去了,顾锦舟一直来苏家和苏甜甜玩,作为母亲的陈雅云都不干涉。
    苏家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再说顾锦舟聪明懂事,照顾苏甜甜照顾的很好,让顾锦舟待在苏家,大家都没意见。
    回去的时候,就看到了家里有客人,身形还有点眼熟。
    第106章 找上门(求票)
    因为在旁边跑了一圈,孙香莲不放心苏甜甜,于是就抱着苏甜甜回去,自从苏甜甜出生之后,家里人的身体都很好,基本上就没生过病。
    孙香莲把这个功劳归结到苏甜甜的身上,苏甜甜坐的高,看得远,自然就看到了家里多了一个人,连忙说道:”奶奶,家里有客人,好像是刘奶奶。”
    刘婆子和孙香莲的关系不错,平时刘婆子也会过来和孙香莲聊聊天,串串门,因此苏甜甜是认识刘婆子的。
    孙香莲被苏甜甜一喊,立刻就发现了刘婆子,立刻快步回家,“老刘,你怎么过来了?”
    刘婆子的夫家姓吴,和村长家亲戚关系比较远,但还没出五服,刘氏是刘婆子的侄女,是被刘婆子介绍嫁过来的,因为这两层关系,刘婆子在村里的地位颇高。
    “这不是一直拿不定主意,想让你想想办法吗?我这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承包。”
    刘婆子有两儿两女,两个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小儿子在县城学手艺,只有农忙的时候才回来帮忙,只有大儿子一家在村子里。
    “你家人少,干脆承包的少一点好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家里没什么人,但是小儿子这边我就吃不准,虽说他现在在县城很少回来,可到底能不能学出来,我不知道。”
    刘婆子纠结的点就在于小儿子,如果小儿子顺利出师,那自然是不用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可万一呢?
    “要不你就给他留一两亩地,这样也不用纠结了。”
    孙香莲知道刘婆子的纠结,连忙出主意。
    “我原先也这么想,可要是小儿子他弄得不好,岂不是要回家来?那这点田地不太够吧?可万一学得好,小儿子就不用了,我实在是为难。”
    孙香莲见状,也跟着为难,“要不老刘,你把人叫回来问问看他的意思?总比我们在这里瞎猜要好。”
    “也好,那我把人叫回来问问看。”
    孙香莲的话提醒了刘婆子,刘婆子决定把人叫回来问问看小儿子的想法。
    解决了为难的事情,刘婆子脸色好看不少:“当初就不应该送小儿子去学本事的,这眼看着都好几年了,还是没出师,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本来刘婆子想着让小儿子学点手艺活,将来也有一技之长,赚的也能多一点,谁知道这都过了好几年,一点出师的苗头都没有。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就让小儿子安安稳稳的待在村子里呢。
    “这手艺活没那么快的,总是要个几年时间才能学成的,或许过段时间就好了呢?老刘,你不要太担心了。”
    “倒也不是担心,只是觉得要是小儿子当初留在村子里,或许早就娶妻生子了,这眼看着年纪大了,当初大儿子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当爹了。”
    刘婆子越想越觉得不值得,这么多年,虽说学徒有点钱,再加上做活分点钱,但大多数都给了师傅。
    第107章 嫉妒的眼睛都红了(求票)
    说是这些手艺活行业的规矩,要孝敬师傅,以至于到现在,拿到手的钱很少。
    刘婆子和孙香莲抱怨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孙香莲顿时松了一口气。
    “老刘终于走了,否则我真是不好说,当初我就劝过她,让她不要把孩子送去学手艺,那些学徒很难真的学到什么,除非是沾亲带故的,可她不听啊。”
    苏大贵听着孙香莲的话,微微一顿:“当初你劝过她?”
    “是啊,那个时候正好是农忙的时候,我回来做饭,她就上门过来问我的看法,我和她多年情谊,自然是实话实说。”
    王兰花好奇地追问道,眼里满是八卦的神采,“那么刘婶婶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说是打听过了,学手艺的人学出来以后能够独自行动,赚不少钱,特别是木匠,我记得老刘小儿子学的就是木匠。”
    孙箱梁撇了撇嘴:“我估摸着是她那小儿子说的,她听进去了,觉得能够赚大钱,我又不好阻止,既然老刘不肯听我的,我还能说什么?”
    苏明丰和刘婆子的小儿子年纪相仿,大家都是同一个村子的,自然知道彼此的情况。
    “我记得他从小倒是喜欢捣鼓一些木头,去学木匠也挺好,就是他定不下心来,有些浮躁,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说过好几次。”
    “我估计啊,是他听了其他人的话,就想要去学手艺,结果现在倒好,都去了那么多年,现在呢?年纪大了,手艺还是没有出师。”
    孙香莲只是提了一嘴这件事,没再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到底不是自己家的事情,不好说太多。
    孙香莲确定了位置之后,和吴大华说了一声,办好了手续,那一座山还有十亩地就是苏家承包的了。
    陈雅云知道消息,带着钱就过来了,她打算承包两三亩地,多了她也顾不过来,双方达成协议之后,陈雅云给了孙香莲一笔钱,算是承包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