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鲜伊面?那是啥?”母女俩异口同声的问道。
    昨天晚上宁欣将宁父的那本菜谱拿出来又细细的看了一遍。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当初冷慧拿到那本菜谱的时候,她对厨艺是一窍不通的。
    能够火起来,一来是赶上了好时候,再来也是因为那菜谱真的写的够细。
    不知道宁父当初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他并没有如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般,将那些菜量,调味品全部都写成适量,一小勺。
    而是实实在在的写明准确的重量。
    他甚至还有一套专门的计量工具,实在无法确定的时候,他就会写一小匙,最小号瓷汤匙。
    所以说,原书的作者为了帮助冷慧,那真的是操碎了心。只恨不得把一切好东西都嚼碎了喂到她嘴里。
    可越是这种得来太过于容易的东西,人就往往越不珍惜。
    宁欣敢保证,别看冷慧拿那菜谱一拿几十年,她根本没有真正的好好去琢磨过它。
    就好像,宁父在菜谱最后写的那几个创新菜。
    因为当时反复试验,修改,所以涂抹的痕迹非常重,最后也没有来得及誊抄。
    就显得杂乱无章,像是胡乱涂鸦一般。
    但是——那才是这本菜谱的精华!
    毕竟那是老爷子在自己多少年厨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和之前从师父,或者从别的地方学来的手艺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宁欣刚才说的那个三鲜伊面就是宁父在菜谱最后面写的一道创新菜。
    说是创新菜,其实在后世宁欣吃过很多次。
    想来天下厨艺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即便宁父这边的手艺失传了,别的人也能够慢慢的再琢磨出来。
    但不管怎么样,以宁欣所了解的,这道主食即便在后世也要差不多在八十年代后期才会出现。
    原因无他,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富足了,对物质要求越来越高,厨师们才会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新兴菜。
    而现在的大饭店,但凡有一两个特色菜,就不怕没人上门,厨师没必要花那个心思。
    而小饭店的厨师没那个能力。
    宁欣笃定,冷慧也一样不具备这个能力。
    不是她小看那个女人,实在是形势放在这里。就好像这个伊面,如果要量产,只有两个途径。
    一,专门雇个人和面,擀面,二,有压面机。
    这两条冷慧现在一条也做不到。
    而宁欣的药膳房马上就要开业了。
    她是要做面点的,和面机,压面机这些东西自然是必不可少。
    “三鲜伊面是一种主食。面条是特别加工过的,做好后还要过油炸。不过这个面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长时间存放。做的时候就跟下挂面一样,用水煮熟了再炒或者做成汤面都行,简单便捷,味道还好。具体怎么做,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我回头做一些,然后叫你们回家里学。你们一看就明白了。”
    宁秀秀和陈静都赶紧点头,却绝口不再多问一个字。
    两个人心里都明白,这才真的是人家的家传绝学呢!
    宁欣愿意给她们解释,是因为大家是一家子人,对她们放心,也是表示尊重。
    可再追着问,就是自己不懂事了。
    看姑姑和表妹的模样,宁欣也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也不再多说。
    她想了一下,将话题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姑,小静,要是把伊面加上,那你们以后的工作量就大了,而且咱的收入肯定就要更多了。我想问问,你们以后是什么打算?”
    她这话将两个人全给问糊涂了。
    “什么,什么打算?”宁秀秀一脸迷茫。
    “就是,你们是还想按照现在一样,继续拿工资呢,还是按照我最早的提议,将店盘过去单干?要是还想拿工资呢,我就回去算一下,把你们的工资提上去,另外奖金那一块也重新核算一下。
    要是你们觉得对这个店有信心,想要盘过来自己单独干,我觉得也行。就还按照咱之前说的,你们给我写借条也行,或者直接把租金交了也行……”
    “拿工资,拿工资!”
    宁秀秀这会儿是听明白了,不等宁欣说完就急切的打断了她。
    宁欣一脸无奈的望向她:“姑,要不是因为你是我亲姑,我都不会再问你这第二遍。咱这店现在就是只会下蛋的金母鸡,你就不能有点出息?你和小静把店盘下来,我保证你亏不了!”
    “我知道,我不盘,我和小静就跟着你干。”宁秀秀朝着她摆了摆手,语气十分坚决。
    直把宁欣噎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宁秀秀当然明白侄女的好意。
    她在这儿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了,老娘还在身边。母女俩天天说着话儿,聊着天,啥事也能闹明白。
    她知道侄女是真心为了她们母女俩好。
    可越是这样,宁秀秀越不会和宁欣分开。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又晚了,抱歉。实在是下班晚了……
    换榜例行推荐一下我的预收啊,最近特别想写这本,有喜欢的小伙伴加一下收藏吧。感谢!
    《彪悍长姐是大佬八零》
    人都说苏荞没有亲缘命。虽事业顺遂,却注定天生孤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