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大臣以为教育新规推行不顺,洛薇都已经放弃,将精力放在开启第二次海运上,开始私下庆祝他们所取得的胜利时。
距离教育新规的正式推行,已过去半年有余。
休整一年多以后,康平八年,载满货物的第二次海运,正式启航,扬帆远去时,京城女子学院,已经开始正式招生。
京城附近的城市女子学院,虽然进展缓慢,但也大多进入完工状态,周围的乡村学堂,也已开始正式招生。
可在地方上,除了连山南省在内的小部分地域,大多省府中,不仅是城中的女子学院,就连那些乡村学堂,都处规建阶段,专项资金却被地方以各种名义抽调走。
只有城中的男子学院,建成与招生的效率都很高,被那些地方官员做为典范,报上来邀功。
康平八年,是在袁国史上,被用浓墨重彩着重记录的一年,年初,第二次海运开启后,太后突然对各地驻军,下达调防懿旨。
受太后恩惠及多的军中将士,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照令行事。
声势浩大的换防工作,整整进行三四个月,当驻军们尚未熟悉自家的新地盘,就接到太后再次以快马遍传天下的秘旨。
又是一份份清单,新到驻地,还没来得及进行礼节行互动的驻军,就大批的出动,按单子拿人,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大家庭。
由驻军维持纪律,本来容易制造出混乱的大肆拿人的行动,并没有给民间造成太大影响,虽有些人心惶惶。
在发现这些将士们,进出有度,纪律森严,不私拿百姓一物,更不存在任何借机敲诈、勒索之举,只是一心维持城内外的公共秩序后,心才落到实处。
同时,也有些好奇,那些过去大多都从不曾,和军中打过交道的普通百姓,也就罢了,对这里面的变化,并没有什么体会,只觉得这些将士都是好人,完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吓人。
而那些与因各种原因,在早些年,与军方时常打交道的豪门大户,甚至是一些商户,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近几年,他们想找熟悉的老关系合作时,总是听说他们在封闭培训中,上面下发有严令,没有上令,不许他们再与地方百姓直接打交道。
牵扯到军中上令,他们也不敢多做纠缠,后来也就没有再关注这事,毕竟这对他们这些本土势力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少了一方需要按年、按时节孝敬的大佬,纵然因此而少了部分赚钱机会,两下一扯,也没什么损失,还省事许多。
却没料到,当这些驻军再次出现时,不仅人都换了,且那些人的衣着,以及周身透着的精气神,与从前的驻军相比,都已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前后差别之大,让那些人都有些怀疑,这还是不是他们袁国的将士。
事实上,不仅他们,就连身为当事人的军中上下众将士,都不敢想象,他们还有过上这种好日子的时候。
国库充裕,有他们军中勋贵出身的太后当家,毫无顾忌的照顾他们军中,且还没有偏向,公然增加军需开支。
让他们过上有肉吃,有好衣好鞋穿,还每月都按时有俸禄拿,表现优秀突出者,不仅有晋升机会,还有奖金拿,这样几年下来,每人都攒下一笔钱。
且上面还下有律令,哪怕是他们这些士兵退役后,也能得到优先被召入官府,或是官方作坊中工作的机会。
而得到这一切,只需要他们牢记各项军中新规守则,配合完成上面给安排的,各项作息训练任务,以及读书学习的课程。
不用再像过去般,因军需供应不足,各地驻军,都需自己想办法给自家增收,否则,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除非是抛下良心,做些仗势之事,否则,谁都别想有机会攒下钱。
朝廷拨给兵部的军需,是极其有限的,需要优先供应处境更为艰难的边关驻兵,对此,地方驻军连怨言都没资格有。
如今,边关驻军的待遇,仍然优于他们这些地方驻军,可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他们这些地方驻军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还未来可期。
这些将士们,如今是衣食无忧,口中还有余钱,还被迫识字明理。
再有那些每日都会被抽问,答错者,就会被罚去养马喂猪,让他们不得不,每日都需反复记诵的军规军律在,这些将士的作风,不经意间,就整体出现极大改变。
京中闻讯,人心惶惶时,那些被拿下的官员,个个罪证充足,有些直接被判处,有的重犯,则被押解进京。
洛薇再次用行动证明,她是真的会说到做到,绝无虚言!
第128章 祸国殃民的太后 31
恐怕连先帝驾崩, 朝堂上,也没像现在这般庄严、肃穆、沉重过。
洛薇冷着脸高高的坐在皇座上,随着小皇帝已长到九岁, 这些大臣中,不乏有人心思浮动,旁敲侧击的试探着提出,要让新帝上朝听政。
朝野上下那些只占着要职,要么不干实事, 要么不干正事, 还整日里各种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对正经事务指手划脚之辈, 洛薇已经忍他们很久了。
这回,她总算放开手脚, 可以大干一场。
而朝堂中的这些大臣们,此刻都埋首跪在地上,除部分真正清白的, 淡定如常,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 只是勉强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
距离教育新规的正式推行,已过去半年有余。
休整一年多以后,康平八年,载满货物的第二次海运,正式启航,扬帆远去时,京城女子学院,已经开始正式招生。
京城附近的城市女子学院,虽然进展缓慢,但也大多进入完工状态,周围的乡村学堂,也已开始正式招生。
可在地方上,除了连山南省在内的小部分地域,大多省府中,不仅是城中的女子学院,就连那些乡村学堂,都处规建阶段,专项资金却被地方以各种名义抽调走。
只有城中的男子学院,建成与招生的效率都很高,被那些地方官员做为典范,报上来邀功。
康平八年,是在袁国史上,被用浓墨重彩着重记录的一年,年初,第二次海运开启后,太后突然对各地驻军,下达调防懿旨。
受太后恩惠及多的军中将士,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照令行事。
声势浩大的换防工作,整整进行三四个月,当驻军们尚未熟悉自家的新地盘,就接到太后再次以快马遍传天下的秘旨。
又是一份份清单,新到驻地,还没来得及进行礼节行互动的驻军,就大批的出动,按单子拿人,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大家庭。
由驻军维持纪律,本来容易制造出混乱的大肆拿人的行动,并没有给民间造成太大影响,虽有些人心惶惶。
在发现这些将士们,进出有度,纪律森严,不私拿百姓一物,更不存在任何借机敲诈、勒索之举,只是一心维持城内外的公共秩序后,心才落到实处。
同时,也有些好奇,那些过去大多都从不曾,和军中打过交道的普通百姓,也就罢了,对这里面的变化,并没有什么体会,只觉得这些将士都是好人,完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吓人。
而那些与因各种原因,在早些年,与军方时常打交道的豪门大户,甚至是一些商户,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近几年,他们想找熟悉的老关系合作时,总是听说他们在封闭培训中,上面下发有严令,没有上令,不许他们再与地方百姓直接打交道。
牵扯到军中上令,他们也不敢多做纠缠,后来也就没有再关注这事,毕竟这对他们这些本土势力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少了一方需要按年、按时节孝敬的大佬,纵然因此而少了部分赚钱机会,两下一扯,也没什么损失,还省事许多。
却没料到,当这些驻军再次出现时,不仅人都换了,且那些人的衣着,以及周身透着的精气神,与从前的驻军相比,都已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前后差别之大,让那些人都有些怀疑,这还是不是他们袁国的将士。
事实上,不仅他们,就连身为当事人的军中上下众将士,都不敢想象,他们还有过上这种好日子的时候。
国库充裕,有他们军中勋贵出身的太后当家,毫无顾忌的照顾他们军中,且还没有偏向,公然增加军需开支。
让他们过上有肉吃,有好衣好鞋穿,还每月都按时有俸禄拿,表现优秀突出者,不仅有晋升机会,还有奖金拿,这样几年下来,每人都攒下一笔钱。
且上面还下有律令,哪怕是他们这些士兵退役后,也能得到优先被召入官府,或是官方作坊中工作的机会。
而得到这一切,只需要他们牢记各项军中新规守则,配合完成上面给安排的,各项作息训练任务,以及读书学习的课程。
不用再像过去般,因军需供应不足,各地驻军,都需自己想办法给自家增收,否则,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除非是抛下良心,做些仗势之事,否则,谁都别想有机会攒下钱。
朝廷拨给兵部的军需,是极其有限的,需要优先供应处境更为艰难的边关驻兵,对此,地方驻军连怨言都没资格有。
如今,边关驻军的待遇,仍然优于他们这些地方驻军,可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他们这些地方驻军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还未来可期。
这些将士们,如今是衣食无忧,口中还有余钱,还被迫识字明理。
再有那些每日都会被抽问,答错者,就会被罚去养马喂猪,让他们不得不,每日都需反复记诵的军规军律在,这些将士的作风,不经意间,就整体出现极大改变。
京中闻讯,人心惶惶时,那些被拿下的官员,个个罪证充足,有些直接被判处,有的重犯,则被押解进京。
洛薇再次用行动证明,她是真的会说到做到,绝无虚言!
第128章 祸国殃民的太后 31
恐怕连先帝驾崩, 朝堂上,也没像现在这般庄严、肃穆、沉重过。
洛薇冷着脸高高的坐在皇座上,随着小皇帝已长到九岁, 这些大臣中,不乏有人心思浮动,旁敲侧击的试探着提出,要让新帝上朝听政。
朝野上下那些只占着要职,要么不干实事, 要么不干正事, 还整日里各种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对正经事务指手划脚之辈, 洛薇已经忍他们很久了。
这回,她总算放开手脚, 可以大干一场。
而朝堂中的这些大臣们,此刻都埋首跪在地上,除部分真正清白的, 淡定如常,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 只是勉强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