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兼粟田笃定女流之辈不懂军政,周国皇后听闻日本大胜新罗,必定担忧一旦开战,周国会有不敌,这个时候,当然要争取更多的利益,慑服周国退让。
    天皇虽说嘱令与周国维持和平,但若能让周国示以臣服,岂不比阿谀奉承讨来的和平更加威风!
    而且粟田健勇之所以争取这次出使机会,就是为了援救侄子,不让粟田马养死于周国的铡刀,导致粟田家族颜面扫地。
    东瀛这位主使,便是抱持着如此强横的态度,赴会皇后特意为他举行的宴见。
    粟田健勇礼见之后,竟公然打量皇后,只见那凤冠霞帔的女子,虽说端庄秀丽,似乎不如传言中曾经执政多年的韦太后,那样威风八面,美则美矣,但俨然弱质纤巧,手无缚鸡之力。他心下不由又再把周国皇后低看了几分,高声谈笑,跋扈张扬,很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
    十一娘莞尔轻笑,并未如何关注这个气焰嚣张的东瀛使臣。
    那是因为关不关注都不要紧,横竖都将先礼后兵。
    也确然如粟田健勇所料,十一娘并没有干预别国战乱的想法。
    莫说与突厥的一场战争,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有如雪上加霜,若再兴兵,必定造成不堪重负,且十一娘更加重视的是大周将士的生命,如若国土被犯,必须征伐扬威,但新罗与东瀛之间的矛盾,上上之策,乃居中调解,不废一兵一卒。
    更何况新罗国君金榆襄,乃篡位,并非与大周建立友好关系的金升恭一系血脉,大周更无必要助其兵力,巩固王权。
    又有不得已的苦衷自英宗时起,大周逐渐荒废水军建制,韦海池更加不予重视,大周现下,已经没有了武宗当年,坚不可摧的水军力量,真要和东瀛开战,胜负无法估计,故而满朝文武,其实多数都不赞成此时与东瀛交恶。
    这一场谈判,对十一娘而言不算轻松。
    不过她从来没有轻视过东瀛,尤其粟田家族。
    她与粟田马养的交道虽不算深,也算有过两回正面交锋,很有体会这支号称东瀛第一贵族的飞扬跋扈,粟田马养那时栖身大周,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尚且难掩与生俱来的狂傲,更何况这个主使,乃粟田氏赫赫家主?
    跋扈是必定的。
    十一娘更关注的是副使青木字雅。
    见他应当不够而立之岁,虽比粟田健勇稍微身长,若论壮硕,却是大大不如,举手投足之间,儒雅风流;眉梢眼角之余,似含愁郁。
    而十一娘接获的情报是,青木字雅乃现任东瀛国君最最宠爱的妃子,家族子弟。
    甚至还有传言,青木字雅本人,也是东瀛国君的男宠。
    当然,传言不能当真,但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有此传言,证明青木甚得东瀛国君宠重。
    那么值得的玩味的便是,东瀛国君为何会外派青木出使大周?
    十一娘猜测,东瀛国君对粟田家族,尤其粟田健勇并不放心。
    东瀛国君为何会有此担忧?
    这个不能妄加揣度,但十一娘很快便有了答案。
    三巡酒后,粟田便开始大放厥词。
    虽然说,他其实还装模作样再谢一回周国皇后的盛情款待。
    然后便将酒盏一放:皇后殿下,某为使臣,领天皇诏令,航渡远来贵国,并不是为了欣赏歌舞琴瑟,盛情已领,还望殿下,下令休止乐舞,商谈正事。
    这粟田健勇,虽说乃首回出使大周,但一口雅言,说得还算流利,甚至可以随心加注语态,让十一娘以及在座朝臣,如实领会其中的跋扈与蛮横。
    如陶葆仪等等,再度蹙眉,贺烨一个倒拐,惊醒了尹绅的睡眼。
    皇后也只是莞尔冲江怀示意而已。
    于是琴乐声消,美伎舞止。
    皇后似乎这才正眼看望,目光中带着笑意,也带着温雅,毫无锋芒,像极精雕细琢,打磨柔润的玉人,可再精美,也只是供人赏玩,不值敬畏。
    倒是冯继峥,破天荒对皇后有所改观,暗道:还真是能屈能伸,此刻也的确理当示以谦让。
    事实上在接见东瀛使臣团之前,皇后已经召开过一回殿议,冯继峥是最为反对支援新罗抗倭的人,但这回十一娘没有反驳他的谏言,而是加以了肯定。
    关于对冯继峥的处置,贺烨与十一娘其实意见一致,谁让官场腐坏是早有积弊,冯继峥也不算罪大恶极,大无必要杀之后快,都愿意给予他机会,适应大周的新气象,且朝政大事如果尽由执政者一己决夺,但凡相反意见,都要打压斩除,也确不利于治世兴盛,帝国的时代,虽说君权高于一切,皇帝享有生杀予夺的特权,但心有大道的君帝,其实并不会滥用权力。
    冯继峥的谏言的确符合国情,那么十一娘并予以采纳,这就是她对自己限制的礼规。
    但显然,冯继峥并不能理解皇后的原则,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权术。
    是皇后因为明知东瀛不好惹,必须做出退让与权衡,故而冯继峥丝毫不认为粟田健勇的态度多么难以忍受,他暗暗称赞皇后,尚且庆幸,至少在这一点,皇后与韦海池完全类同,那就是对于强劲的外敌,可以忍气吞声,不像天子贺烨,为了所谓的威名,劳师动众,去打一场根本没有必要的战争。
    是的,冯继峥其实真心认同韦海池对突厥的一再忍让,视为识时务,他从根本上反对战争,他根本不以退让丧权为耻,且认为自己才是高尚的,因为坚持了圣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