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给我听好了。豫王强忍疲惫与病痛,稍稍坐正身体:太子铭确然是被肃宗帝母子陷害,当年英宗虽因挑唆之辞,处死王皇后废太子铭为庶人,然而临终之前,又生悔意,曾经密诏我询问王皇后是否被李贵妃陷害,分明打算赐死李贵妃,废太子钰为庶人,太子铭倘若平反,以嫡长子之名克承大统就是顺理成章,可是!就在当晚,英宗帝竟然龙驭归天,肃宗才得以继位!肃宗帝确有可能先下手为强,他继位后,立即将太子铭一门处死,若非我力劝,朱子玉虽然是襁褓小儿,只怕也不能幸免。
豫王言下之意,其实是确信肃宗篡位之说,否则当时的庶人铭已被圈禁,对肃宗没有半点威胁,他根本没有必要担负残害手足冷酷无情的恶评,将贺铭一系斩尽杀绝,当然,肃宗倘若知道英宗有意废他储位,再度扶立太子铭,那又是两说了!
王皇后曾经将我视为亲出,铭哥也视我为手足兄弟,我却为了自保,眼睁睁看着他们被人害杀,就算现在,我明知肃宗帝篡位之说极有可能便是事实,可为了保全我之子孙,我也不能站出来证实此事,我对不住故人,对不住铭哥,大约豫王府如今面临之劫难,便是我当年忘恩负义之报应。
豫王黯然,贺珍显然被父亲事隔多年后揭露的真相震惊得目瞪口呆,连莹阳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满怀愧疚的老父,倒是四郎贺琼尚还沉着,这时安慰道:据琼分析,衡州王及急公会能在短短百日之间,便连夺数城,甚至攻占广州,又如今衡州甚至更得民心所向,朝廷这回平叛未必便会顺利,只不过倘若讨伐衡州失利,太后必然责处阿父。
所以,纵然我这时并未病入膏肓,也难逃劫难,倒是死在征途,或许方能保住子孙平安。
豫王看向贺琼,那是他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庶子,自幼聪明好学,因为是庶出,并不至于引来忌惮,他一时心软,便没将贺琼往游手好闲方向培养,而是延请名师,苦心栽培,但纵然如此,贺琼也不能争取科举出仕,虽早已过了而立,不过因为恩荫得了散阶,一身才华,满怀抱负,至今未得张展。
阿父明知豫王的话甚是理智,贺琼却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莹阳更是哽咽起来,贺珍也是默默垂泪。
你们不需如此,人活一世,生老病死在所难免,更何况就算没有这场劫难,我也时日不多了大郎。豫王伸手,贺珍立即上前掺扶。
为父对不住你。
阿父,是儿子无能,哪里还当得住阿父这话?
你听好,我死后,怕是你也不能平安了,豫王府若要化险为夷,你与我都得赴死!
第948章 托付
豫王的话莫说让贺珍与莹阳呆怔当场,就连贺琼也难免大惊失色,他忍不住也离席上前,与长兄一样跽跪榻下,扶住豫王另一只手臂:阿父,情势还不至于如此,太后虽可能为了讨伐失利迁怒豫王府,但太后何尝不知大兄品性,并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情势不至如此?豫王苦笑长叹:那么四郎,你如何解释已有奸歹威逼徐江,欲谋害一个与世无争一无是处之豫王世子?
应当不是太后之意!贺琼仍然坚持:阿父一直清楚,其实豫王府里早有太后耳目,太后若想谋害大兄,根本不需通过徐江。
太后当然不会亲自行为此事,但其身边,已经有人揣摩明白,这一类事,甚至不需太后暗示,自然便有党羽争功!
太后想让贺珍死,根本不需亲自动手,如谢饶平、徐修能甚至元得志等等钻营之辈,都有可能是幕后真凶。
甚至太后欲除我父子二人,根本便不是因为衡州之乱一事迁怒,四郎,你若连这点事情都看不明白,让我怎么放心将一门安危托付予你?所以,这时不要感情用事,为父要听你真真正正剖析情势。
贺琼红着眼眶怔忡了一阵,终于在老父坚决沉重的注视下伏身拜倒,哽咽着道:儿子遵令。
当他抬起头时,只觉视线已经模糊不清,他重重握拳,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因为他其实一直明白,豫王府已经到了生死攸关,但祸患的起因并不是衡州叛乱,这只不过给了韦太后一个借口,可以明正言顺问罪豫王府!
太后应当清楚,阿父虽然一直不问政事,但若将来圣上亲政之时,做为贺姓宗室,阿父必然不会坐视韦太后继续把控朝政,就算就算阿父也许等不到那时,但大兄继承王位,豫王府仍有余威,所以,倘若衡州失利,太后依然会追究大兄罪责,甚至罪及满门,因为太后针对乃贺姓宗室,她要斩断圣上一切助力!
四弟言下之意难道是指韦太后想要一直把控朝政?!贺珍惊异道。
贺琼心中虽然不忍,这时也只能承认:倘若太后当真心甘情愿让圣上亲政,便不会将蜀王搁置不用并诸多忌防,大兄试想,蜀王乃圣上生父,无论如何也不会不利圣上,扶持重用蜀王,将来圣上亲政有其辅佐,更有利于威慑权臣,但太后甚至宁愿让晋王赴藩,将治政太原推行新政之事交托给晋王妃,也不愿准毛维所谏启用蜀王,这是为何?这便是防范蜀王权威日大,将来臂助天子亲政,太后贪栈权位,野心显然,她只是需要一个傀儡天子,任她操控。
豫王言下之意,其实是确信肃宗篡位之说,否则当时的庶人铭已被圈禁,对肃宗没有半点威胁,他根本没有必要担负残害手足冷酷无情的恶评,将贺铭一系斩尽杀绝,当然,肃宗倘若知道英宗有意废他储位,再度扶立太子铭,那又是两说了!
王皇后曾经将我视为亲出,铭哥也视我为手足兄弟,我却为了自保,眼睁睁看着他们被人害杀,就算现在,我明知肃宗帝篡位之说极有可能便是事实,可为了保全我之子孙,我也不能站出来证实此事,我对不住故人,对不住铭哥,大约豫王府如今面临之劫难,便是我当年忘恩负义之报应。
豫王黯然,贺珍显然被父亲事隔多年后揭露的真相震惊得目瞪口呆,连莹阳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满怀愧疚的老父,倒是四郎贺琼尚还沉着,这时安慰道:据琼分析,衡州王及急公会能在短短百日之间,便连夺数城,甚至攻占广州,又如今衡州甚至更得民心所向,朝廷这回平叛未必便会顺利,只不过倘若讨伐衡州失利,太后必然责处阿父。
所以,纵然我这时并未病入膏肓,也难逃劫难,倒是死在征途,或许方能保住子孙平安。
豫王看向贺琼,那是他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庶子,自幼聪明好学,因为是庶出,并不至于引来忌惮,他一时心软,便没将贺琼往游手好闲方向培养,而是延请名师,苦心栽培,但纵然如此,贺琼也不能争取科举出仕,虽早已过了而立,不过因为恩荫得了散阶,一身才华,满怀抱负,至今未得张展。
阿父明知豫王的话甚是理智,贺琼却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莹阳更是哽咽起来,贺珍也是默默垂泪。
你们不需如此,人活一世,生老病死在所难免,更何况就算没有这场劫难,我也时日不多了大郎。豫王伸手,贺珍立即上前掺扶。
为父对不住你。
阿父,是儿子无能,哪里还当得住阿父这话?
你听好,我死后,怕是你也不能平安了,豫王府若要化险为夷,你与我都得赴死!
第948章 托付
豫王的话莫说让贺珍与莹阳呆怔当场,就连贺琼也难免大惊失色,他忍不住也离席上前,与长兄一样跽跪榻下,扶住豫王另一只手臂:阿父,情势还不至于如此,太后虽可能为了讨伐失利迁怒豫王府,但太后何尝不知大兄品性,并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情势不至如此?豫王苦笑长叹:那么四郎,你如何解释已有奸歹威逼徐江,欲谋害一个与世无争一无是处之豫王世子?
应当不是太后之意!贺琼仍然坚持:阿父一直清楚,其实豫王府里早有太后耳目,太后若想谋害大兄,根本不需通过徐江。
太后当然不会亲自行为此事,但其身边,已经有人揣摩明白,这一类事,甚至不需太后暗示,自然便有党羽争功!
太后想让贺珍死,根本不需亲自动手,如谢饶平、徐修能甚至元得志等等钻营之辈,都有可能是幕后真凶。
甚至太后欲除我父子二人,根本便不是因为衡州之乱一事迁怒,四郎,你若连这点事情都看不明白,让我怎么放心将一门安危托付予你?所以,这时不要感情用事,为父要听你真真正正剖析情势。
贺琼红着眼眶怔忡了一阵,终于在老父坚决沉重的注视下伏身拜倒,哽咽着道:儿子遵令。
当他抬起头时,只觉视线已经模糊不清,他重重握拳,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因为他其实一直明白,豫王府已经到了生死攸关,但祸患的起因并不是衡州叛乱,这只不过给了韦太后一个借口,可以明正言顺问罪豫王府!
太后应当清楚,阿父虽然一直不问政事,但若将来圣上亲政之时,做为贺姓宗室,阿父必然不会坐视韦太后继续把控朝政,就算就算阿父也许等不到那时,但大兄继承王位,豫王府仍有余威,所以,倘若衡州失利,太后依然会追究大兄罪责,甚至罪及满门,因为太后针对乃贺姓宗室,她要斩断圣上一切助力!
四弟言下之意难道是指韦太后想要一直把控朝政?!贺珍惊异道。
贺琼心中虽然不忍,这时也只能承认:倘若太后当真心甘情愿让圣上亲政,便不会将蜀王搁置不用并诸多忌防,大兄试想,蜀王乃圣上生父,无论如何也不会不利圣上,扶持重用蜀王,将来圣上亲政有其辅佐,更有利于威慑权臣,但太后甚至宁愿让晋王赴藩,将治政太原推行新政之事交托给晋王妃,也不愿准毛维所谏启用蜀王,这是为何?这便是防范蜀王权威日大,将来臂助天子亲政,太后贪栈权位,野心显然,她只是需要一个傀儡天子,任她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