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子为嫡长,得储为名正言顺,可惜国君早年英明,如今却至年老昏聩,竟然耽于美色,舒妃之子非嫡非长,有何资格统领我北辽臣民?得道高僧眼中此刻戾气暴涨,连连冷哼。
原来这位虽然是通过潘博安插入太原,真实身份却是北辽人。
北辽原以游牧为生,大周强盛时期,北辽诸部甚至向周武宗俯首称臣,不过后来因为大周盛世不再,北辽诸部也逐渐不受控制,明宗时,耶律氏统一诸部建立北辽,称王,并仿大周习制,逐渐向农耕发展,但尚且未向大周宣战,仍旧岁岁纳贡,可是到了高宗时期,北辽便先后吞并原属大周节制渤海等国,并屡回进击营州等境。
北辽人剑指中原的野心已然昭显,英宗、肃宗甚至德宗几代帝王却若视而不见,最终在贺衍一朝,韦太后为除裴郑二族,将营州都督潘博逼反,潘博对北辽王称臣,联合北辽军队逼退周军,在营州自立为王。
至此,山海关外疆域逐渐陷于敌手。
到后来便是姚潜这个废物,非但没能收复失土,甚至让潘辽联军攻入山海关,将燕赵之境也拱手相让。
北辽王室因受大周影响,也甚崇信佛教,甚至不少王室子弟入佛门修行,北辽僧人不乏尊享国师称号,插手军政之务,这位明空,却非北辽王室,但他的家族,却是后族萧氏。
要论来北辽人并无姓氏,当初臣服于周,周帝在北辽境域设置松漠都督府,赐其贵族贺、孙二姓,但北辽贵族实际崇拜汉高祖刘邦与贤相萧何,北辽建国后,王族、后族便分别以耶律、萧为姓氏,为何王族不姓刘?那是因为在北辽,耶律其实就是刘姓。
明空为萧氏子弟,他的家族在北辽足称显贵,故而明空其实并不将潘博看在眼里,当这位安东王,只不过是北辽臣子而已。
但因为北辽朝廷毕竟距离太原更远,明空这个探子要发挥作用,离不开潘博佃部的支持,比如他荐举给纪伦那两人,其实并非什么前太谷令心腹,事实上就是潘博安插的佃作。
但正因如此,才被裴子建无意间听闻了太谷明德寺几字,而这回纪伦夜访,虽然的确瞒住了毛维,却没有能够瞒过早生疑心的晋王殿下。
明空心怀叵测的事实,显然被晋王进一步笃断了。
第693章 各有动作
毛维要比十一娘稍晚一步得知太后将要广设官窑的消息,此时正觉如有神助,将那页薄薄的信纸交给心腹、谋士传阅,就忍不住抚须而笑:又是增兵,又是设窑,我倒要看看,薛绚之还有什么办法平息民愤,这两件事,万一任何闪失,他又该怎么承担太后怒火?只怕那所谓新政还没制定出细则,咱们这位薛少尹,便要被扣审问责,押返长安了!
可是薛绚之被问罪,这增兵等事,岂不是又要让世父负责?毛趋颇为担忧。
那郭居安却老神在在:不仅薛绚之,晋王毫无作为,太后怕是再也信不过他这太原牧,届时府尹再上谏书,恳请太后允准蜀王赴太原主持大局,有蜀王坐镇,又有毛府尹鼎力相助,不过是增兵、设窑而已,不会伤及显贵利益,纵然民怨沸腾,也不足为虑,民众无论何时,也只能屈服于官府。
对,只要将所有责任推向新政,坚称是因新政才导致人心惶惶,所有过错便由晋王与薛绚之承担。一个党羽也附和道。
只是咱们既定之策,还是要照旧施行,不能给予薛绚之喘息机会。毛趋这些年来,一直对挫折邵广之事耿耿于怀,鉴于陆离是邵广死党,于公于私都恨不能将他置之死地。
毛维便看向另一个心腹太原令于墉:宜早不宜迟,速速安排吧,说不定不过几日,广设官窑之诏令便要下达了。
与京城分为长安、万年二县治理类同,晋阳城其实也分为晋阳、太原二县,这两个县令当然都是毛维心腹,晋阳令毛趋便不说了,太原令于墉,那也称得上毛维死忠。
毛维任大理寺卿时,于墉便是他下属,后来得到携升,任万年令,哪知道运气不好,遇着了刘玄清一案,太后为了摘清自己,将据律公审的功劳交给了兄长韦元平,于墉这万年令因为办案不力,背着黑锅被贬迁了。
更加倒霉的是他被贬迁之地,恰好便是渔阳,姚潜丢了山海关,一路溃逃,于墉只好跟着姚潜一块溃逃,虽说他没有因此被朝廷治罪,但想要凭借政绩东山再起的计划显然泡汤。
还是毛维没有忘记旧属,罢相至太原后,运用旧时人脉,废了不少力气才把于墉调任太原令。
但于墉这时却并不为深得上官信任而欢欣鼓舞,实在因为上回的黑锅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要说毛府尹这初步计划,也不是非他不可,例如晋阳令毛趋便足以担任,可这冲锋陷阵的风险活,偏偏又落在了他的身上,倘若一切顺利,当然皆大欢喜,可要是又有变故呢?于墉的脑海里,便自动生成一顶更大更重的黑锅。
苦闷归苦闷,于墉万万不敢有摞挑子不干的决心,更加不说倒戈相向了。
他的身上,已经被重重烙下毛维党的印鉴,除非绝了仕进的愿望,否则决无可能背叛上官莫说晋王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明主,即便晋王就是,也看不上他这么一个小角色,他若去投诚,说不定反而被晋王怀疑居心叵测,用来杀鸡儆猴。
原来这位虽然是通过潘博安插入太原,真实身份却是北辽人。
北辽原以游牧为生,大周强盛时期,北辽诸部甚至向周武宗俯首称臣,不过后来因为大周盛世不再,北辽诸部也逐渐不受控制,明宗时,耶律氏统一诸部建立北辽,称王,并仿大周习制,逐渐向农耕发展,但尚且未向大周宣战,仍旧岁岁纳贡,可是到了高宗时期,北辽便先后吞并原属大周节制渤海等国,并屡回进击营州等境。
北辽人剑指中原的野心已然昭显,英宗、肃宗甚至德宗几代帝王却若视而不见,最终在贺衍一朝,韦太后为除裴郑二族,将营州都督潘博逼反,潘博对北辽王称臣,联合北辽军队逼退周军,在营州自立为王。
至此,山海关外疆域逐渐陷于敌手。
到后来便是姚潜这个废物,非但没能收复失土,甚至让潘辽联军攻入山海关,将燕赵之境也拱手相让。
北辽王室因受大周影响,也甚崇信佛教,甚至不少王室子弟入佛门修行,北辽僧人不乏尊享国师称号,插手军政之务,这位明空,却非北辽王室,但他的家族,却是后族萧氏。
要论来北辽人并无姓氏,当初臣服于周,周帝在北辽境域设置松漠都督府,赐其贵族贺、孙二姓,但北辽贵族实际崇拜汉高祖刘邦与贤相萧何,北辽建国后,王族、后族便分别以耶律、萧为姓氏,为何王族不姓刘?那是因为在北辽,耶律其实就是刘姓。
明空为萧氏子弟,他的家族在北辽足称显贵,故而明空其实并不将潘博看在眼里,当这位安东王,只不过是北辽臣子而已。
但因为北辽朝廷毕竟距离太原更远,明空这个探子要发挥作用,离不开潘博佃部的支持,比如他荐举给纪伦那两人,其实并非什么前太谷令心腹,事实上就是潘博安插的佃作。
但正因如此,才被裴子建无意间听闻了太谷明德寺几字,而这回纪伦夜访,虽然的确瞒住了毛维,却没有能够瞒过早生疑心的晋王殿下。
明空心怀叵测的事实,显然被晋王进一步笃断了。
第693章 各有动作
毛维要比十一娘稍晚一步得知太后将要广设官窑的消息,此时正觉如有神助,将那页薄薄的信纸交给心腹、谋士传阅,就忍不住抚须而笑:又是增兵,又是设窑,我倒要看看,薛绚之还有什么办法平息民愤,这两件事,万一任何闪失,他又该怎么承担太后怒火?只怕那所谓新政还没制定出细则,咱们这位薛少尹,便要被扣审问责,押返长安了!
可是薛绚之被问罪,这增兵等事,岂不是又要让世父负责?毛趋颇为担忧。
那郭居安却老神在在:不仅薛绚之,晋王毫无作为,太后怕是再也信不过他这太原牧,届时府尹再上谏书,恳请太后允准蜀王赴太原主持大局,有蜀王坐镇,又有毛府尹鼎力相助,不过是增兵、设窑而已,不会伤及显贵利益,纵然民怨沸腾,也不足为虑,民众无论何时,也只能屈服于官府。
对,只要将所有责任推向新政,坚称是因新政才导致人心惶惶,所有过错便由晋王与薛绚之承担。一个党羽也附和道。
只是咱们既定之策,还是要照旧施行,不能给予薛绚之喘息机会。毛趋这些年来,一直对挫折邵广之事耿耿于怀,鉴于陆离是邵广死党,于公于私都恨不能将他置之死地。
毛维便看向另一个心腹太原令于墉:宜早不宜迟,速速安排吧,说不定不过几日,广设官窑之诏令便要下达了。
与京城分为长安、万年二县治理类同,晋阳城其实也分为晋阳、太原二县,这两个县令当然都是毛维心腹,晋阳令毛趋便不说了,太原令于墉,那也称得上毛维死忠。
毛维任大理寺卿时,于墉便是他下属,后来得到携升,任万年令,哪知道运气不好,遇着了刘玄清一案,太后为了摘清自己,将据律公审的功劳交给了兄长韦元平,于墉这万年令因为办案不力,背着黑锅被贬迁了。
更加倒霉的是他被贬迁之地,恰好便是渔阳,姚潜丢了山海关,一路溃逃,于墉只好跟着姚潜一块溃逃,虽说他没有因此被朝廷治罪,但想要凭借政绩东山再起的计划显然泡汤。
还是毛维没有忘记旧属,罢相至太原后,运用旧时人脉,废了不少力气才把于墉调任太原令。
但于墉这时却并不为深得上官信任而欢欣鼓舞,实在因为上回的黑锅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要说毛府尹这初步计划,也不是非他不可,例如晋阳令毛趋便足以担任,可这冲锋陷阵的风险活,偏偏又落在了他的身上,倘若一切顺利,当然皆大欢喜,可要是又有变故呢?于墉的脑海里,便自动生成一顶更大更重的黑锅。
苦闷归苦闷,于墉万万不敢有摞挑子不干的决心,更加不说倒戈相向了。
他的身上,已经被重重烙下毛维党的印鉴,除非绝了仕进的愿望,否则决无可能背叛上官莫说晋王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明主,即便晋王就是,也看不上他这么一个小角色,他若去投诚,说不定反而被晋王怀疑居心叵测,用来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