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宰执松了一口气,又想一想都点了点头。
“传闻能种活这些番茄的地域,都是有福的地方,”
泰昌帝笑道,“看来,大景果然是皇天庇佑的福地所在。”
说着,又道,“诸位爱卿,觉得这番茄若是推行天下试种,如何?”
几位宰执立刻高呼万岁。
才为番茄的出现激动了几下的御书房的这几位常客,又在数天之后,迎来了又一次的新鲜物事。
这一次,他们一进御书房,就闻到了一股奇异的清香。
就看到桌案上放着一个大盆,盆里装着一些热气腾腾的黄呼呼的东西,像是粗粗的棒子,上面布满了一粒粒的金黄的颗粒,排列十分整齐。
“来,尝尝玉米!”
泰昌帝大方地一摆手,神色却有点激动。
他前两天就尝过了,他皇姐说是收的第一茬嫩玉米,就给他送了来,送来的时候就是煮好的。
第一次吃,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不过景云熙派人给他传话,说这上面的每一个玉米粒,成熟后都是玉米种子……
一想到不多的玉米一下子就被他吃了不少,泰昌帝自己心里都有些心疼。
但他也明白,要推行这玉米,还是要和宰执们商议,这一次他更加心里有数,因为景云熙跟他说过,玉米大致的亩产,以及玉米可以做玉米面等等许多种类的食材,是和小麦一样的主要粮食作物,可以轮作!
这个玉米的意义,那一下子就极为重要,几乎可以说,对于大景朝的粮食根本都有了一个极大的改变,这可是比番茄又显得更重要许多了!
这一次,几位宰执反应不太一致……
为什么呢?
因为这几位宰执年纪不一样,稍微年轻一点的是中年人,齿牙完好,啃起来玉米觉得香甜无比。可是,还有两位老内阁,牙都掉了不少,让他们啃玉米……
咳咳!
好在虽然啃不动,倒是也品匝了一下滋味,都是称赞不已。
本来当成稀罕果品来尝的,听了泰昌帝介绍的玉米详情后,几位宰执都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皇上?”
他们有点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除了麦子水稻外,又出现了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且耐旱耐贫瘠,土地适应性高等特点不说……产量还这么高!
“天华元长公主说了,”
泰昌帝眉眼都是十分舒展,“这一次玉米成熟后,都留种,她会将种子交给官田试种,结果如何,不用她多说,到时自然有一个验证。朕还有话要跟你们说——你们猜,长公主那里的玉米种子是怎么来的?”
“启禀皇上,”
其中一位大人立刻道,“莫非也是六国使臣——”
“非也!”
泰昌帝摇头笑道,“是康亲王府世子妃,送皇姐一只外来的大鹦鹉,那玉米原本是随着鹦鹉一起买进来的鸟粮——”
“呃!”
几位大人十分意外,“鸟粮?”
“说是鸟粮,不过是大鹦鹉的故乡那些百姓的口粮罢了,”
泰昌帝道,“如果不是和海外往来买卖,我们大景就不知这世上有玉米!”
朝中总有一些声音,想要关闭海外贸易,要锁市,要闭关……还有人攻击康亲王跟外来货商做生意诸此等等。
几位宰执顿时心知肚明,皇上这是打算等将玉米播种成功,得到验证后,狠狠打那些人的脸!
这直接涉及到了以后的国策,几位宰执神色顿时严肃起来。跟泰昌帝立刻一起商议,绝对要将玉米这事办好。
如果真的验证了元长公主的话,那大景就多了一样主要粮食作物,就有多少人的口粮得以解决!
这不仅是有关大景国之根本的大事,且一旦验证了结果,那大景皇室的声誉和信誉将会不可撼动!
光是想一想这个,就无比激动!他们这些人都是泰昌帝的心腹,自然是举着双手欢迎这个结果的!
炎夏很快过去,处暑一过,秋风送凉,就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不冷不热也是一个能出门的好时节。
时间一天天过去,宋云婉怀孕的前三月也差不多快到了,这时坐稳了胎,景云熙也放了心。
而且宋云婉的舅母身体已经大好,住在府里,每日都能过去照顾宋云婉,也很让景云熙省心。
王嬷嬷早就在替景云熙打理出门的行李,刘嬷嬷亲自在一旁盯着,一会儿叮嘱一声,一会儿叮嘱一声,最后,等到景云熙看到王嬷嬷打点出的行装时,只觉得脑袋都大了。
“嬷嬷,您这是打算让我背着凤泽苑上路么?”
看着两个堆得满满的屋子,景云熙扶额无奈道,“哪里用得着这么些东西!”
“穷家富路!”
刘嬷嬷严肃道,“出门万事不方便,须得事事准备妥当,不然半路上有什么事,哪里凑得齐全东西?”
景云熙拗不过这位老嬷嬷,暂且笑着应了,也就在这几天里,泰昌帝、皇后、燕妃等人听说她要出门,一个个私下都派人送来了好些东西。看着一堆堆的东西,景云熙只觉得自己无意间貌似又发了一笔横财:
竟然出门也能收礼!那以后是不是她每年多出几次门就好了?
“带着麒麟?”
听说景云熙想带着麒麟一起出门时,贺重瑾并不意外,“不过大橘是不能带了。”
“传闻能种活这些番茄的地域,都是有福的地方,”
泰昌帝笑道,“看来,大景果然是皇天庇佑的福地所在。”
说着,又道,“诸位爱卿,觉得这番茄若是推行天下试种,如何?”
几位宰执立刻高呼万岁。
才为番茄的出现激动了几下的御书房的这几位常客,又在数天之后,迎来了又一次的新鲜物事。
这一次,他们一进御书房,就闻到了一股奇异的清香。
就看到桌案上放着一个大盆,盆里装着一些热气腾腾的黄呼呼的东西,像是粗粗的棒子,上面布满了一粒粒的金黄的颗粒,排列十分整齐。
“来,尝尝玉米!”
泰昌帝大方地一摆手,神色却有点激动。
他前两天就尝过了,他皇姐说是收的第一茬嫩玉米,就给他送了来,送来的时候就是煮好的。
第一次吃,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不过景云熙派人给他传话,说这上面的每一个玉米粒,成熟后都是玉米种子……
一想到不多的玉米一下子就被他吃了不少,泰昌帝自己心里都有些心疼。
但他也明白,要推行这玉米,还是要和宰执们商议,这一次他更加心里有数,因为景云熙跟他说过,玉米大致的亩产,以及玉米可以做玉米面等等许多种类的食材,是和小麦一样的主要粮食作物,可以轮作!
这个玉米的意义,那一下子就极为重要,几乎可以说,对于大景朝的粮食根本都有了一个极大的改变,这可是比番茄又显得更重要许多了!
这一次,几位宰执反应不太一致……
为什么呢?
因为这几位宰执年纪不一样,稍微年轻一点的是中年人,齿牙完好,啃起来玉米觉得香甜无比。可是,还有两位老内阁,牙都掉了不少,让他们啃玉米……
咳咳!
好在虽然啃不动,倒是也品匝了一下滋味,都是称赞不已。
本来当成稀罕果品来尝的,听了泰昌帝介绍的玉米详情后,几位宰执都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皇上?”
他们有点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除了麦子水稻外,又出现了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且耐旱耐贫瘠,土地适应性高等特点不说……产量还这么高!
“天华元长公主说了,”
泰昌帝眉眼都是十分舒展,“这一次玉米成熟后,都留种,她会将种子交给官田试种,结果如何,不用她多说,到时自然有一个验证。朕还有话要跟你们说——你们猜,长公主那里的玉米种子是怎么来的?”
“启禀皇上,”
其中一位大人立刻道,“莫非也是六国使臣——”
“非也!”
泰昌帝摇头笑道,“是康亲王府世子妃,送皇姐一只外来的大鹦鹉,那玉米原本是随着鹦鹉一起买进来的鸟粮——”
“呃!”
几位大人十分意外,“鸟粮?”
“说是鸟粮,不过是大鹦鹉的故乡那些百姓的口粮罢了,”
泰昌帝道,“如果不是和海外往来买卖,我们大景就不知这世上有玉米!”
朝中总有一些声音,想要关闭海外贸易,要锁市,要闭关……还有人攻击康亲王跟外来货商做生意诸此等等。
几位宰执顿时心知肚明,皇上这是打算等将玉米播种成功,得到验证后,狠狠打那些人的脸!
这直接涉及到了以后的国策,几位宰执神色顿时严肃起来。跟泰昌帝立刻一起商议,绝对要将玉米这事办好。
如果真的验证了元长公主的话,那大景就多了一样主要粮食作物,就有多少人的口粮得以解决!
这不仅是有关大景国之根本的大事,且一旦验证了结果,那大景皇室的声誉和信誉将会不可撼动!
光是想一想这个,就无比激动!他们这些人都是泰昌帝的心腹,自然是举着双手欢迎这个结果的!
炎夏很快过去,处暑一过,秋风送凉,就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不冷不热也是一个能出门的好时节。
时间一天天过去,宋云婉怀孕的前三月也差不多快到了,这时坐稳了胎,景云熙也放了心。
而且宋云婉的舅母身体已经大好,住在府里,每日都能过去照顾宋云婉,也很让景云熙省心。
王嬷嬷早就在替景云熙打理出门的行李,刘嬷嬷亲自在一旁盯着,一会儿叮嘱一声,一会儿叮嘱一声,最后,等到景云熙看到王嬷嬷打点出的行装时,只觉得脑袋都大了。
“嬷嬷,您这是打算让我背着凤泽苑上路么?”
看着两个堆得满满的屋子,景云熙扶额无奈道,“哪里用得着这么些东西!”
“穷家富路!”
刘嬷嬷严肃道,“出门万事不方便,须得事事准备妥当,不然半路上有什么事,哪里凑得齐全东西?”
景云熙拗不过这位老嬷嬷,暂且笑着应了,也就在这几天里,泰昌帝、皇后、燕妃等人听说她要出门,一个个私下都派人送来了好些东西。看着一堆堆的东西,景云熙只觉得自己无意间貌似又发了一笔横财:
竟然出门也能收礼!那以后是不是她每年多出几次门就好了?
“带着麒麟?”
听说景云熙想带着麒麟一起出门时,贺重瑾并不意外,“不过大橘是不能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