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进行到现在地步,法兰西已经压上了全部的筹码,胜则雄霸欧陆,败则沦为二流。
以法兰西往日里的霸道作风,可得罪了不少人。法兰西强势的时候无人敢惹,一旦衰落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无论是拿破仑四世,还是法国政府高层,都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退一步不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他们都要想办法赢得这场战争。
在生死存亡面前,面子已经廉价到了一文不值,所以还是抄袭吧!
既然奥军装备更先进,那就跟着仿造好了。难道伟大的法兰西帝国,还造不出来?
皇帝一句话,下面跑断腿。从内阁政府开始,一级一级往下压。
虽然拿破仑三世有社会主义皇帝的美誉,但法兰西仍然是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兵工企业都在资本家手中。
往日里有订单,大家都是一窝蜂的抢,陆军部的门槛都被人给踏破了,现在消息已经发出去了多时,还是无人问津。
不是资本家们不想赚钱,关键是大家没能力赚这份儿钱。没有办法,时机不对。
往日里大家还可以先接下订单,再慢慢想办法,或是自主研发、或是从外界购买技术都可以。
但是现在不行,自主研发时间来不及;目前这些技术还属于奥地利独有,法奥正处于交战中,就算是他们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买到技术。
凡是有关系门路的资本家都提前收到了消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都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接了单又交不出来货,会惹上大麻烦。
原本人人抢手的军备订单,此刻已经成了烫手的山芋,直接烂在了陆军部手中无人问津。
当然,也不是真没人感兴趣,只是大家的实力有限,短期内无法完成任务。
目前已经有多家军工厂表示,只要陆军部拿出了设计图纸,他们就可以立即开工。
“怎么样,你们要多长时间才能够仿造出来?”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焦急的问道。
虽然军工厂是资本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政府就把军备问题,全部交给资本家了。
陆军部同样养着一帮军工专家,甚至还要直属的军工厂,只不过因为官僚式的管理,导致生产成本太过感人,没有办法扩大规模。
现在资本家不敢接单,这个苦差事就落到陆军部自己手中了。不管怎么说,这是皇帝和政府一起决定的,陆军部就必须要想办法完成。
一名年长的军工专家回复道:“公爵阁下,我们手中的资料太少了。
武器模板、设计原理、性能参数都一概不知,就连外观构造我们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这让我们怎么仿造?”
仿造也是要有参照物的,什么都没有那不是仿造,而是在自主研发。既然是自主研发,时间上自然快不起来。
当然,还有一种研发方式,就是根据需求设计武器,不过这同样需要时间。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不耐烦的说道:“机枪不是已经有了么,按照我们的机枪改进一下性能就行了。
飞机要麻烦一点儿,不过我记得报纸上刊登过,还有人在巴黎进行过飞行表演。
几个民间爱好者,都能够搞出来的东西,难道你们也搞不出来么?
实在是不行,就出钱买下他们的技术,或者是把他们给收编了,哪有那么多麻烦!”
不是路斯基尼亚公爵无知,在不知道马克沁机枪的原理的情况下,认为奥军使用的是加特林的改进版,并不能算错。
飞机更是如此,除了对付飞艇顺溜之外,奥军飞机也没有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这年头大家对飞机的认知都停留在飞行表演上,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飞机和飞机之间,技术差距也是巨大的。
单纯从对付飞艇来看,绝大部分飞机都能够做到。反正飞机有灵活性优势,只要续航力够持久,载重量有两三百斤就够了。
老者无奈的解释道:“公爵阁下,一款武器从设计到投入使用,中间有很多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没有三五年功夫根本就做不到。
就算是战场上局势紧急,我们直接省掉武器测试的时间,但设计和工业生产的时间却是不可能压缩的。
即便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生产出新式机枪,也是三个月后的事情;至于飞机,能够在半年之内搞出来都算是上帝保佑。”
三个月、半年,这样速度确实非常快了。要是真能够在这么多短的时间内搞出来,那绝对是一个奇迹。
毕竟现在才1890年,即便是弗朗茨的蝴蝶效应加快了科技的发展步伐,但这主要针对的是奥地利,法兰西只是跟着被动发展。
相对于历史同期而言,法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算是发展加速了,也不可能超过十年,还不至于出现质的差距。
……
世界不会围绕着一个国家转,不管法国人的新装备研发进度怎么样,战争都是要继续的。
因为政治的需要,法国政府掩盖之前进攻的惨败。既然没有战败,自然也不会追究责任,乌迪诺上将幸运的逃过了上军事法庭的命运。
军事法庭不用上了,不等于不追究责任了。现在乌迪诺上还是敌前指挥,只是因为指挥系统调整的过渡期需要。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法军内部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作为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乌迪诺上将回家带孙子只是时间问题。
法军指挥部,自从收到进攻失利的消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就第一时间赶到了前线主持大局。
看着一帮要死不活的军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猛的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一个个的都好好照照镜子,看看你们现在的表现,还像不像一个军人。
知不知道,法兰西的脸都要被你们给丢光了。尤其是你乌迪诺,是不是忘了之前给我的保证?
不就是吃了一次亏么,后面找机会向敌人讨回来就行了。莫不是认为自己快要退役了,可以肆无忌惮的混日子。
我告诉你们,不想自己下半生背负着骂名过日子,就给我打起精神来。都给我记住了,失败的耻辱只能用鲜血和胜利来洗刷。”
事实上,法军官兵的军心士气低迷,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伤亡惨重。
几万人的伤亡,大家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还不至于令人绝望;真正令众人感到绝望的,还是对战争前景不乐观。
除了第一天进攻损失惨重外,后面的几天再也没有爆发全线大战,可是小规模交战却每天都在发生。
不交手不知道,一交手大家才猛然间发现:原来奥地利军队根本就不是政府宣传中那么腐朽无能,反而是一只下山猛虎。
在琳琳碎碎的交战中,双方打出了1.3:1的战绩。法军是的1.3,这让自诩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军官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这可不是攻防战,而是发生在野外的直接碰撞。大家无奈的发现,在同等的兵力之下,法军已经不是奥军的对手。
当然,这是法军最近低迷士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疯狂扩军的后遗症。
即便是所谓的精锐部队,其中也有最少五分之一的新兵,战斗力不可避免的发生下滑。
这年头消息传递不便,法国政府也不可能替奥地利做宣传,以至于这帮军方的中高层,也没有搞清楚奥地利兵役制度的特殊性。
大家通过脑补判断,想当然的认为大家都是扩军后的部队,都有一帮新兵拖后腿。
看到在同等条件下,法军被奥军压着打,并且还不是个例,蔓延数百里的战线上都如此。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法军指挥官,自然对这场战争没有了信心。当然,这种误判和知道真相,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反正事实已经证明了,在同等兵力下,扩军后的法军干不赢奥军。
或许有人会拿装备说事,问题在于武器装备也是实力的一部分。现在已经不是骑士时代了,只要能赢得战争,谁在乎是否公平。
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最大的盟友是意大利人。悲观思想是他们最先传出来的,在前面进攻失利、伤亡惨重后,就迅速在法军中蔓延开来,并且还自下而上开始发挥影响。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急匆匆的赶来,就是为了挽回部队的士气,只不过眼前的一幕告诉他,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呜呜呜……”的防空警报声,打破了指挥部紧张的气氛。
从轰炸别人,到自己天天挨炸。前前后后也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这种心里落差没几个人能够承受的。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有些理解大家为什么会士气低迷了。
作为法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了解的情况,比任何人都要多。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不是什么那么容易承受的。
不同于国内那帮激进的家伙,幻想着打破维也纳,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的作战计划,至始至终都只是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不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没有野心,只因为他清楚法军并没有政府宣传中那么强大,敌人也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弱小。
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法兰西就可以据险而守,就算是奥地利爆发出来,他也有信心挡住。
至于打破维也纳,喊喊口号就行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已经老了,早就过了激进的年岁。
乌迪诺上将苦涩的说道:“非常抱歉,元帅。是我让你失望了!要不是我前面指挥失误,也不会让我们原本一片大好局势崩溃。”
局势崩溃?
战局显然还没有严重到这份儿上,中欧战场上法军依然占据着主动权。
至于奥军发起的反击,那都是小儿科。可以肯定,在汇聚起足够的兵力之前,奥军是无法和法军决战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废话就不要说了,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撕开莱茵河防线。
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我不管你们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赶在敌人援兵抵达前,完成这一命令。”
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这也是法兰西最后的机会。
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法兰西再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就难了。
就算是法军后期爆发,侥幸赢了战争,那也只是明面上的胜利,真实情况却是两败俱伤。
“元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敌人的战壕。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可以确定敌军在莱茵河一线至少部署一万挺机枪、上千门重炮,各类普通火炮更是超过五千门。
敌人依托战壕,构建了密集的火力网,我们的部队,根本就冲不上去。
为了降低官兵的伤亡,我们的士兵只能爬着冲锋。即便侥幸冲到敌人的阵地前,还要面临铁网的阻拦。
想要撕破莱茵河防线,最佳的办法就是择一要地主攻,集中我们的火炮发起偷袭,第一时间压制住敌人在该区域的火力……”
办法都是人想传来的,虽然没有匍匐前进的说法,可是爬着冲锋本质上和匍匐前进都是一样的。
集中火力重点轰炸,获得区域的火力优势,这也是眼下最适合法军的,从这方面来看,乌迪诺上将还是合格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点了点头:“很好,你的这份作战计划我批了。乌迪诺,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坏消息。”
坦率的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并不想让乌迪诺继续指挥部队。可是没有办法,法军中有能力指挥数十万军队作战的军官屈指可数。
在这些人中,乌迪诺的能力也是排名靠前的。如果不是前面的失误,又一个名将要升起了。
以法兰西往日里的霸道作风,可得罪了不少人。法兰西强势的时候无人敢惹,一旦衰落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无论是拿破仑四世,还是法国政府高层,都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退一步不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他们都要想办法赢得这场战争。
在生死存亡面前,面子已经廉价到了一文不值,所以还是抄袭吧!
既然奥军装备更先进,那就跟着仿造好了。难道伟大的法兰西帝国,还造不出来?
皇帝一句话,下面跑断腿。从内阁政府开始,一级一级往下压。
虽然拿破仑三世有社会主义皇帝的美誉,但法兰西仍然是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兵工企业都在资本家手中。
往日里有订单,大家都是一窝蜂的抢,陆军部的门槛都被人给踏破了,现在消息已经发出去了多时,还是无人问津。
不是资本家们不想赚钱,关键是大家没能力赚这份儿钱。没有办法,时机不对。
往日里大家还可以先接下订单,再慢慢想办法,或是自主研发、或是从外界购买技术都可以。
但是现在不行,自主研发时间来不及;目前这些技术还属于奥地利独有,法奥正处于交战中,就算是他们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买到技术。
凡是有关系门路的资本家都提前收到了消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都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接了单又交不出来货,会惹上大麻烦。
原本人人抢手的军备订单,此刻已经成了烫手的山芋,直接烂在了陆军部手中无人问津。
当然,也不是真没人感兴趣,只是大家的实力有限,短期内无法完成任务。
目前已经有多家军工厂表示,只要陆军部拿出了设计图纸,他们就可以立即开工。
“怎么样,你们要多长时间才能够仿造出来?”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焦急的问道。
虽然军工厂是资本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政府就把军备问题,全部交给资本家了。
陆军部同样养着一帮军工专家,甚至还要直属的军工厂,只不过因为官僚式的管理,导致生产成本太过感人,没有办法扩大规模。
现在资本家不敢接单,这个苦差事就落到陆军部自己手中了。不管怎么说,这是皇帝和政府一起决定的,陆军部就必须要想办法完成。
一名年长的军工专家回复道:“公爵阁下,我们手中的资料太少了。
武器模板、设计原理、性能参数都一概不知,就连外观构造我们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这让我们怎么仿造?”
仿造也是要有参照物的,什么都没有那不是仿造,而是在自主研发。既然是自主研发,时间上自然快不起来。
当然,还有一种研发方式,就是根据需求设计武器,不过这同样需要时间。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不耐烦的说道:“机枪不是已经有了么,按照我们的机枪改进一下性能就行了。
飞机要麻烦一点儿,不过我记得报纸上刊登过,还有人在巴黎进行过飞行表演。
几个民间爱好者,都能够搞出来的东西,难道你们也搞不出来么?
实在是不行,就出钱买下他们的技术,或者是把他们给收编了,哪有那么多麻烦!”
不是路斯基尼亚公爵无知,在不知道马克沁机枪的原理的情况下,认为奥军使用的是加特林的改进版,并不能算错。
飞机更是如此,除了对付飞艇顺溜之外,奥军飞机也没有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这年头大家对飞机的认知都停留在飞行表演上,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飞机和飞机之间,技术差距也是巨大的。
单纯从对付飞艇来看,绝大部分飞机都能够做到。反正飞机有灵活性优势,只要续航力够持久,载重量有两三百斤就够了。
老者无奈的解释道:“公爵阁下,一款武器从设计到投入使用,中间有很多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没有三五年功夫根本就做不到。
就算是战场上局势紧急,我们直接省掉武器测试的时间,但设计和工业生产的时间却是不可能压缩的。
即便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生产出新式机枪,也是三个月后的事情;至于飞机,能够在半年之内搞出来都算是上帝保佑。”
三个月、半年,这样速度确实非常快了。要是真能够在这么多短的时间内搞出来,那绝对是一个奇迹。
毕竟现在才1890年,即便是弗朗茨的蝴蝶效应加快了科技的发展步伐,但这主要针对的是奥地利,法兰西只是跟着被动发展。
相对于历史同期而言,法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算是发展加速了,也不可能超过十年,还不至于出现质的差距。
……
世界不会围绕着一个国家转,不管法国人的新装备研发进度怎么样,战争都是要继续的。
因为政治的需要,法国政府掩盖之前进攻的惨败。既然没有战败,自然也不会追究责任,乌迪诺上将幸运的逃过了上军事法庭的命运。
军事法庭不用上了,不等于不追究责任了。现在乌迪诺上还是敌前指挥,只是因为指挥系统调整的过渡期需要。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法军内部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作为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乌迪诺上将回家带孙子只是时间问题。
法军指挥部,自从收到进攻失利的消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就第一时间赶到了前线主持大局。
看着一帮要死不活的军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猛的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一个个的都好好照照镜子,看看你们现在的表现,还像不像一个军人。
知不知道,法兰西的脸都要被你们给丢光了。尤其是你乌迪诺,是不是忘了之前给我的保证?
不就是吃了一次亏么,后面找机会向敌人讨回来就行了。莫不是认为自己快要退役了,可以肆无忌惮的混日子。
我告诉你们,不想自己下半生背负着骂名过日子,就给我打起精神来。都给我记住了,失败的耻辱只能用鲜血和胜利来洗刷。”
事实上,法军官兵的军心士气低迷,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伤亡惨重。
几万人的伤亡,大家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还不至于令人绝望;真正令众人感到绝望的,还是对战争前景不乐观。
除了第一天进攻损失惨重外,后面的几天再也没有爆发全线大战,可是小规模交战却每天都在发生。
不交手不知道,一交手大家才猛然间发现:原来奥地利军队根本就不是政府宣传中那么腐朽无能,反而是一只下山猛虎。
在琳琳碎碎的交战中,双方打出了1.3:1的战绩。法军是的1.3,这让自诩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军官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这可不是攻防战,而是发生在野外的直接碰撞。大家无奈的发现,在同等的兵力之下,法军已经不是奥军的对手。
当然,这是法军最近低迷士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疯狂扩军的后遗症。
即便是所谓的精锐部队,其中也有最少五分之一的新兵,战斗力不可避免的发生下滑。
这年头消息传递不便,法国政府也不可能替奥地利做宣传,以至于这帮军方的中高层,也没有搞清楚奥地利兵役制度的特殊性。
大家通过脑补判断,想当然的认为大家都是扩军后的部队,都有一帮新兵拖后腿。
看到在同等条件下,法军被奥军压着打,并且还不是个例,蔓延数百里的战线上都如此。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法军指挥官,自然对这场战争没有了信心。当然,这种误判和知道真相,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反正事实已经证明了,在同等兵力下,扩军后的法军干不赢奥军。
或许有人会拿装备说事,问题在于武器装备也是实力的一部分。现在已经不是骑士时代了,只要能赢得战争,谁在乎是否公平。
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最大的盟友是意大利人。悲观思想是他们最先传出来的,在前面进攻失利、伤亡惨重后,就迅速在法军中蔓延开来,并且还自下而上开始发挥影响。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急匆匆的赶来,就是为了挽回部队的士气,只不过眼前的一幕告诉他,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呜呜呜……”的防空警报声,打破了指挥部紧张的气氛。
从轰炸别人,到自己天天挨炸。前前后后也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这种心里落差没几个人能够承受的。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有些理解大家为什么会士气低迷了。
作为法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了解的情况,比任何人都要多。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不是什么那么容易承受的。
不同于国内那帮激进的家伙,幻想着打破维也纳,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的作战计划,至始至终都只是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不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没有野心,只因为他清楚法军并没有政府宣传中那么强大,敌人也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弱小。
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法兰西就可以据险而守,就算是奥地利爆发出来,他也有信心挡住。
至于打破维也纳,喊喊口号就行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已经老了,早就过了激进的年岁。
乌迪诺上将苦涩的说道:“非常抱歉,元帅。是我让你失望了!要不是我前面指挥失误,也不会让我们原本一片大好局势崩溃。”
局势崩溃?
战局显然还没有严重到这份儿上,中欧战场上法军依然占据着主动权。
至于奥军发起的反击,那都是小儿科。可以肯定,在汇聚起足够的兵力之前,奥军是无法和法军决战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废话就不要说了,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撕开莱茵河防线。
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我不管你们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赶在敌人援兵抵达前,完成这一命令。”
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这也是法兰西最后的机会。
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法兰西再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就难了。
就算是法军后期爆发,侥幸赢了战争,那也只是明面上的胜利,真实情况却是两败俱伤。
“元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敌人的战壕。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可以确定敌军在莱茵河一线至少部署一万挺机枪、上千门重炮,各类普通火炮更是超过五千门。
敌人依托战壕,构建了密集的火力网,我们的部队,根本就冲不上去。
为了降低官兵的伤亡,我们的士兵只能爬着冲锋。即便侥幸冲到敌人的阵地前,还要面临铁网的阻拦。
想要撕破莱茵河防线,最佳的办法就是择一要地主攻,集中我们的火炮发起偷袭,第一时间压制住敌人在该区域的火力……”
办法都是人想传来的,虽然没有匍匐前进的说法,可是爬着冲锋本质上和匍匐前进都是一样的。
集中火力重点轰炸,获得区域的火力优势,这也是眼下最适合法军的,从这方面来看,乌迪诺上将还是合格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点了点头:“很好,你的这份作战计划我批了。乌迪诺,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坏消息。”
坦率的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并不想让乌迪诺继续指挥部队。可是没有办法,法军中有能力指挥数十万军队作战的军官屈指可数。
在这些人中,乌迪诺的能力也是排名靠前的。如果不是前面的失误,又一个名将要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