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茹又羞又恼,忙推着他道:“叶大哥还在等着,还不出去!”
    顾九思亲高兴了,最后狠狠亲了一口,终于才放开她道:“行了,我真走了。”
    柳玉茹捂着眼睛,背对过他:“赶紧。”
    顾九思抱着公文,高兴跑了出去,柳玉茹听到脚步,转过身去,才转过身,又听得脚步,看顾九思探出半个身子,亮着眼看着她道:“以后你每天这么亲我好不好?”
    柳玉茹被他热闹了,从旁边书架抽了一本书就砸了出去,叱道:“再不走,我就亲自送你入宫去!”
    顾九思被这气势汹汹砸出来的书吓到,赶紧缩回头跑了。
    等顾九思跑着离开,柳玉茹才扬起笑来,低声说了句:“孩子气。”
    随着秋闱的结束,荥阳一案也终于尘埃落定,这一案牵扯人数之多、之广、影响之深远,都算得上大夏排得上名的大案。
    此案发生在大夏康平甲子年间,史称修河大案。此案彰显了大夏新帝对于旧朝贵族强硬之态度,以黄河为引,彻彻底底立了国威。此案之后,各地豪强纷纷收敛,范轩之声望,在民间越发高涨。
    而与范轩这位明君声望一起水涨船高的,便是处理完修河一案后,紧接着主审了科举的顾九思。
    这位年轻有为的顾尚书,以着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政坛迅速崛起。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说之前顾九思尚书之位是范轩强行托起,那么在科举之后,属于他的门生迅速入朝遍布朝廷,他再修完黄河,积累了民间声望,那顾九思尚书之位,便算是彻彻底底坐稳了。
    等顾九思从黄河归来,那他便将是整个朝堂之上,仅次于周高朗和张珏的第三人。
    而这时候,他年不过二十一岁,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人,外界或怀疑、或嫉妒、或欣赏。
    他成为整个东都最热门的话题,茶余饭后,都是他的名字。柳玉茹每次出门去,都能从不同的人口中,听到顾九思的名字。
    政客议论着顾九思的仕途,商人议论着顾九思的家庭,而女子则纷纷议论着,顾九思是个俊朗的美郎君。
    柳玉茹静静听着这些言论,她感觉自己仿佛是怀揣了一块璞玉,这块玉磨啊磨,终于有了光辉。
    秋闱之后,便是殿试。按理殿试要放在开春,然而因为修河一案导致朝廷人手极度不足,只能提前殿试,早日将人安排下去。
    于是十二月中旬,顾九思便主持了殿试,由范轩亲自选出了前三甲,昭告天下后,算是结束了大夏第一场科举。
    科举结束当天,顾九思扶着范轩回御书房。
    天冷了,范轩越发疲乏,顾九思扶着他的时候,能感觉到他手脚冰凉,顾九思低声道:“陛下要多当心身子,这大夏千万百姓,都还指望着陛下呢。”
    “他们哪里是指望我啊?”范轩听着顾九思的话,慢慢笑起来,“他们指望的,是你们啊。”
    “有君才有臣,”顾九思扶着范轩坐到高座上,温和道,“我们也不过只是帮着陛下的忙罢了。”
    范轩听着顾九思的话,他摇了摇头,他似乎有些累了,张凤祥给范轩送上暖炉,范轩抱在手里,他靠着椅子,慢慢道:“人都会老,会死,朕这辈子,也已经差不多了,朕创立了大夏,未来的大夏,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成珏啊,”范轩轻咳了几声,张凤祥忙给范轩奉了药茶,范轩轻咳着喝了药茶,缓过来后,接着道,“朕许久没这么高兴了。”
    “今日这些年轻人,都很好,朕很欣慰,也很高兴。有你们在,朕就放心了。”
    “我们都还年轻,”顾九思听出范轩话里交托之意,忙道,“都得仰仗陛下照拂。”
    范轩笑着没说话,他抬起手,拍了拍顾九思的肩。
    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说,然而最后,却也只是说了句:“回荥阳的路上,多多照顾玉茹。”
    顾九思没想到范轩会关心这个,他愣了愣,随后笑起来,恭敬道:“陛下放心,臣会照顾好内子的。”
    范轩笑了笑,寒暄几句后,又让顾九思下去。
    等顾九思走后,张凤祥给范轩添了茶,低声道:“陛下对顾大人,简直是当亲儿子一般看待了。”
    范轩听到张凤祥的话,笑了笑:“瞧着他,便想起年轻时候。”
    张凤祥没说话,范轩端了茶,看着门外,东都乌云黑压压一片,他有些怀念道:“年轻时候,朕也是他这样。只是朕没他懂事得早,早年一心只想着百姓、国家、权势,没花多少时间在念奴身上,也没时间好好管教玉儿。”
    杨念奴是范轩的妻子,也是范玉的生母。
    张凤祥知道,范轩与这位发妻感情极好,然而杨念奴却因早年与范轩太过奔波,生下范玉后没有好好调养,落了病根,在范玉小时候便撒手人寰。
    杨念奴死后,范轩哪怕只有范玉一个儿子,也一直没有再娶。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范轩对杨念奴情深所致,然而张凤祥却从这话里,又多听出几分意味。
    “陛下如今,是在自己罚着自己啊。”
    张凤祥叹息,范轩笑了笑,却是道:“本想登基后,好好教导玉儿。没想到上天却不给这个时间了。”
    “不过还好,”范轩看着远方,神色里带了几分苦涩,“上天待大夏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