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又提醒了句:
“我们还少张床。”
李老师点了点头,回屋里拿出一个小挎包挎上,带着他们在村子里走。
八、九月份是农忙季节,在村子里晃荡的都是闲汉,这些人看到一群外乡人走在路上,尤其队伍里还有黛文婷、杜若几个年轻女人,先是眼睛一亮,再看到李老师和江昭辉这两个健壮小伙子,眼睛里便浮现出了失望。
也有胆大的上来搭话,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的,都被敷衍走了。
“这里治安怎么样?”
杜若终于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这个村子里住着的大多都是亲戚,都知根知底,外面人来了容不下身,但也因为这个,没出过什么事,偶尔有些小偷小摸自己内部就解决了。”
李老师指了指不远处:“村子那个尖顶房子是村委会,驻着一个村警,今年有五十多岁了,也快退休了。你们要有什么事情可以去那个尖顶房子请人帮忙解决。”
“当地百姓还算热情,就是因为条件很差比较艰苦,还有就是重男轻女很严重。”
李老师看了眼杜若几人,叹气:“我刚来这里时,不到四十个学生,还包括周围山上的,只有五个女孩。我和方老师一家一家跑,才发现他们让男孩子读书,女孩子在家种田喂猪做饭砍柴,纯粹当成劳动力用……”
“我们来的时候,支教组织要求我们要帮助宣传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我和这些老乡沟通十分困难,无论我们怎么说,怎么告诉他们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而且是免费的,除了一些家里条件还过得去的和还算开明的,绝大部分都不让家里女孩子来上学。”
这话题很沉重,但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即使在城市里也很常见,更别说农村了。
苏丽好奇地追问:“那你和方老师后来是怎么说通他们的呢?”
“说通?”
李老师嗤笑着,“没有,我们没有说通过……”
“后来国家对山村学校进行补贴,每个读书的孩子每天有四块钱的餐费,可以在学校里吃上一顿餐,许多人家里就把年纪小还不能干活的女孩子送来读书了。”
他慢悠悠往前走,仰首望天,自问自答。
“少一张嘴吃饭,偶尔还能往家带两个馒头,多划算啊,是吧?”
之前李老师给他们的感觉是木讷而淳朴的,可这一刻,一种激烈的东西破土而出,他也露出了属于年轻人的锐气。
也许这位李老师,只有表面上是木讷的,其实内心也燃烧着火焰。
说话间,已经到了那家叫做“军军超市”的小店。
在这座村子里,这家规模不大的杂货铺已经算是最大的店铺里了,之前来接他们的三轮电瓶车也是店主借的。
店主见到李老师带人来很热情,用当地的土话向李老师说了些什么,这里的方言短促有力还带着一股喷气的声音,仿佛要鼻子和嘴巴一起用力才能说清楚一样,听起来很是吃力。
杜若努力去听,对方大约说的是“就猜到支教老师要来光顾生意”之类的话。
“你们要的东西,这里要有卖的,就有;要是没有,在红星村其他地方也买不到。”李老师让他们留在这里慢慢挑。
“你们先选着,回头我来结账,我去前面木匠家里找他再打张床。”
说完,他掀起帘子出去了。
这间军军超市特别昏暗,也许是为了省电,老板根本没开灯,整个屋子里黑乎乎的,看着不像超市,像是地下党接头的据点,东西也放的乱七八糟的,完全不知道东西该怎么找。
杜若有点洁癖,伸手一摸货架,一手都是灰,所有的包装袋上也都是灰扑扑的,不擦开根本都看不见字,大概这里的老板也从来不擦货架。
江昭辉直接就问:“有矿泉水没有?先来一箱矿泉水!”
“矿泉水?”
老板愣了下,然后连连点头:“有有有!”
他絮絮叨叨着这里没人买这个,然后从后面搬出来一提蓝色的矿泉水,江昭辉一问两块五一瓶,二十四瓶一提,都没还价,自己掏腰包拿了一提放到了门口。
他们都知道采买东西的钱都是外界捐助需要做账的,也不愿意让李老师将这些经费破费太多,所以买的个人用的东西都是自己掏的钱,只有一些公用的东西才放在柜台上,等着李老师来结账。
等李老师回来后,发现大部分东西他们都自己付钱了,只有水瓶、热水壶、电热锅这样可以长期用的东西在等着他付账,眼睛里生出些暖意。
大概是因为双方这样的体贴,在回去的路上,李老师话也多了起来,开始絮絮叨叨说着这里的一些糟心事。
原来江昭辉上厕所没有纸也没有水不是偶然,这里原本也不是这样。
新校舍投入使用后,李老师原本是把纸放在厕所里随学生们取用的,可后来也不知是谁开了头,带头将卷纸揣回了家,卫生纸耗费的速度快了,李老师和方老师找学生们谈论了几次后都没用,连张校长都把学校的纸拿回家去,后来李老师一气之下就不再往厕所里放纸了。
后来学生们要上厕所,就来李老师这里领几张纸,张校长家则是自己带纸,水也是谁用谁来提,双方就这么杠上了。
像这样的摩擦还有很多,李老师和方老师一共接受了不到两万块的社会捐助,这些钱还有不少在新校舍投入使用时候置办了办公用品和杂物。
“我们还少张床。”
李老师点了点头,回屋里拿出一个小挎包挎上,带着他们在村子里走。
八、九月份是农忙季节,在村子里晃荡的都是闲汉,这些人看到一群外乡人走在路上,尤其队伍里还有黛文婷、杜若几个年轻女人,先是眼睛一亮,再看到李老师和江昭辉这两个健壮小伙子,眼睛里便浮现出了失望。
也有胆大的上来搭话,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的,都被敷衍走了。
“这里治安怎么样?”
杜若终于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这个村子里住着的大多都是亲戚,都知根知底,外面人来了容不下身,但也因为这个,没出过什么事,偶尔有些小偷小摸自己内部就解决了。”
李老师指了指不远处:“村子那个尖顶房子是村委会,驻着一个村警,今年有五十多岁了,也快退休了。你们要有什么事情可以去那个尖顶房子请人帮忙解决。”
“当地百姓还算热情,就是因为条件很差比较艰苦,还有就是重男轻女很严重。”
李老师看了眼杜若几人,叹气:“我刚来这里时,不到四十个学生,还包括周围山上的,只有五个女孩。我和方老师一家一家跑,才发现他们让男孩子读书,女孩子在家种田喂猪做饭砍柴,纯粹当成劳动力用……”
“我们来的时候,支教组织要求我们要帮助宣传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我和这些老乡沟通十分困难,无论我们怎么说,怎么告诉他们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而且是免费的,除了一些家里条件还过得去的和还算开明的,绝大部分都不让家里女孩子来上学。”
这话题很沉重,但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即使在城市里也很常见,更别说农村了。
苏丽好奇地追问:“那你和方老师后来是怎么说通他们的呢?”
“说通?”
李老师嗤笑着,“没有,我们没有说通过……”
“后来国家对山村学校进行补贴,每个读书的孩子每天有四块钱的餐费,可以在学校里吃上一顿餐,许多人家里就把年纪小还不能干活的女孩子送来读书了。”
他慢悠悠往前走,仰首望天,自问自答。
“少一张嘴吃饭,偶尔还能往家带两个馒头,多划算啊,是吧?”
之前李老师给他们的感觉是木讷而淳朴的,可这一刻,一种激烈的东西破土而出,他也露出了属于年轻人的锐气。
也许这位李老师,只有表面上是木讷的,其实内心也燃烧着火焰。
说话间,已经到了那家叫做“军军超市”的小店。
在这座村子里,这家规模不大的杂货铺已经算是最大的店铺里了,之前来接他们的三轮电瓶车也是店主借的。
店主见到李老师带人来很热情,用当地的土话向李老师说了些什么,这里的方言短促有力还带着一股喷气的声音,仿佛要鼻子和嘴巴一起用力才能说清楚一样,听起来很是吃力。
杜若努力去听,对方大约说的是“就猜到支教老师要来光顾生意”之类的话。
“你们要的东西,这里要有卖的,就有;要是没有,在红星村其他地方也买不到。”李老师让他们留在这里慢慢挑。
“你们先选着,回头我来结账,我去前面木匠家里找他再打张床。”
说完,他掀起帘子出去了。
这间军军超市特别昏暗,也许是为了省电,老板根本没开灯,整个屋子里黑乎乎的,看着不像超市,像是地下党接头的据点,东西也放的乱七八糟的,完全不知道东西该怎么找。
杜若有点洁癖,伸手一摸货架,一手都是灰,所有的包装袋上也都是灰扑扑的,不擦开根本都看不见字,大概这里的老板也从来不擦货架。
江昭辉直接就问:“有矿泉水没有?先来一箱矿泉水!”
“矿泉水?”
老板愣了下,然后连连点头:“有有有!”
他絮絮叨叨着这里没人买这个,然后从后面搬出来一提蓝色的矿泉水,江昭辉一问两块五一瓶,二十四瓶一提,都没还价,自己掏腰包拿了一提放到了门口。
他们都知道采买东西的钱都是外界捐助需要做账的,也不愿意让李老师将这些经费破费太多,所以买的个人用的东西都是自己掏的钱,只有一些公用的东西才放在柜台上,等着李老师来结账。
等李老师回来后,发现大部分东西他们都自己付钱了,只有水瓶、热水壶、电热锅这样可以长期用的东西在等着他付账,眼睛里生出些暖意。
大概是因为双方这样的体贴,在回去的路上,李老师话也多了起来,开始絮絮叨叨说着这里的一些糟心事。
原来江昭辉上厕所没有纸也没有水不是偶然,这里原本也不是这样。
新校舍投入使用后,李老师原本是把纸放在厕所里随学生们取用的,可后来也不知是谁开了头,带头将卷纸揣回了家,卫生纸耗费的速度快了,李老师和方老师找学生们谈论了几次后都没用,连张校长都把学校的纸拿回家去,后来李老师一气之下就不再往厕所里放纸了。
后来学生们要上厕所,就来李老师这里领几张纸,张校长家则是自己带纸,水也是谁用谁来提,双方就这么杠上了。
像这样的摩擦还有很多,李老师和方老师一共接受了不到两万块的社会捐助,这些钱还有不少在新校舍投入使用时候置办了办公用品和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