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颇为矜持的道:“行了,吃汤圆吧!”
而吴梅这次被怼回去之后,郑家人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在秦家祖孙两人面前出现过。
“童童啊,奶明天要去赶集,你要不要一块儿去啊?”秦老太问道。
赶集?
秦慕童眼睛一亮:“我要去!”
这年代的赶集,她还没有亲身体验过呢!
秦老太就知道孙女肯定想去,笑呵呵的道:“那你今天晚上就早点睡,明天我们坐赵老三家的拖拉机,一块儿去镇上。”
新民村的地理位置不错,刚好有一条国道从村里路过。而且国道的市分界线,也在新民村附近。
过了分界线,就是安市的地盘。从分界线起,在国道线上走出三公里,就有一座集望镇,镇上很繁荣。而国道分界线的另一端,也就是新民村所在的曲县,走出去两公里,就是和平乡的集市。从和平乡再顺着国道走上两公里,就是新乐镇。
除开国道边的这几个集市之外,新民村还有一条乡道,走出去四公里,就是另一座镇,射兴镇。
所以,新民村的人想要赶集的话,那选择还真是不少。
不过,新民村归和平乡管,而和平乡又归新乐镇管,所以村里人想赶集的时候,大多还是选择和平乡和新乐镇。
秦老太说的镇上,指的就是新乐镇。
而开拖拉机的赵老三,全名赵建华。他前两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找亲戚们借了些钱,咬牙买了辆拖拉机。农忙的时候,他就帮人拉粮食;农闲的时候,他就到处找活儿挣点零碎钱;时不时的,他的拖拉机也会给窑厂拉点货什么,偶尔也顺带拉人赶集,一年到头能挣不少钱。
这不,听说赵建华去年就把买拖拉机的钱给挣回来了。他现在挣的,那可都是净赚的了!
而拥有拖拉机的赵建华,也算是新民村的富户之一了。
第23章 赶集
不过平时大家想要逛集市,那一般都是天才刚刚擦亮呢,就自己走路去,少有舍得花钱坐拖拉机的。
就是像秦老太这样上了年纪的人,那两条腿甩开,赶路的速度也一点儿都不比年轻人慢!
秦慕童知道,老太太是心疼她这个孙女,才会破例花钱坐拖拉机的。
其实秦慕童并不在意这赶集是走路还是坐拖拉机,这走路还能当是锻炼身体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现在这道路吧,质量都不怎么样。哪怕是拖拉机走的是国道呢,那车子也是走一阵抖一阵的,偶尔坐坐还无妨,一旦坐得久了,那滋味儿也不是很好受。
不过老太太心疼秦慕童,秦慕童自然也心疼老太太。
即便坐拖拉机的状态不是很好受,可相比起走路来,那肯定还是坐拖拉机对老人家的身体更好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秦慕童就和秦老太一起,坐上拖拉机,前往新乐镇。
拖拉机上还有很多不少沙土,应该是赵建华之前帮人拉货,却没有清理车子,所以才会有沙土残留。
不过大家并不在意。
拖拉机上,除了秦慕童和秦老太两人,还有几个乘客,都是家里不缺钱的。
这本就是拉货用的拖拉机,不是用来搭人的,所以车上并没有座椅什么的,大家都是直接坐在拖拉机两边的栏杆上,或是直接蹲着。
秦老太因为年纪大,大家都让着她,就让了个栏杆处的位置给她。
秦慕童就站在老太太面前,一手牵着老太太,一手扶着自家的大竹背篓,也能勉强稳住身形。
好在这拖拉机里的背篓不少,几乎把所有的空间都给占住了。所以虽然拖拉机开起来一抖一抖的,但秦慕童也能站得住,不用担心自个儿会突然摔一跤。
周围的人看秦慕童对老太太这么着紧,都笑着打趣道:“还是孙女贴心,知道照顾人。再过几年,婶子你就该享福啦!”
“就是就是!我家那皮猴子,有车坐的时候那都是要一蹦三尺高的,哪儿有童童这么乖巧啊?”
“听说童童读书也读得不错啊?想好高中去哪儿上了吗?”
大家七嘴八舌的,把秦慕童都说得不好意思了,秦老太却是脸上笑开了花。
等到了镇子上,秦老太给了两毛钱车费,赵建华就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走了。
秦慕童好奇的问道:“奶,我们回去的时候,还坐拖拉机吗?”
秦老太摇摇头:“你建华叔还有事儿呢,怎么可能一直在这儿等着?等我们赶完集,就到吊街子这边来看看,到时候怎么也有往村里跑的车子的。”
吊街子,是新乐镇上的一个三岔路口。它是国道边上开出的一条街道,以此而得名。
平时车上的来往车辆,都是在这一块儿地界停车上下人的。
秦慕童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她将竹背篓背在自己身上,大大的背篓把她整个后背都给遮住了,就跟小孩儿非得逞强扮大人似的,带着几分滑稽,又有几分心酸。
不过,这年头到处都是这样的情形,所以并不会有人觉得奇怪,甚至都不带多看一眼的。
只秦老太看得心疼,不迭的道:“童童,快把背篓放下来,我来背!”
早知道这样,她就不带这大背篓了!
家里还有小背篓呢!
秦慕童当然不会听她的。
而吴梅这次被怼回去之后,郑家人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在秦家祖孙两人面前出现过。
“童童啊,奶明天要去赶集,你要不要一块儿去啊?”秦老太问道。
赶集?
秦慕童眼睛一亮:“我要去!”
这年代的赶集,她还没有亲身体验过呢!
秦老太就知道孙女肯定想去,笑呵呵的道:“那你今天晚上就早点睡,明天我们坐赵老三家的拖拉机,一块儿去镇上。”
新民村的地理位置不错,刚好有一条国道从村里路过。而且国道的市分界线,也在新民村附近。
过了分界线,就是安市的地盘。从分界线起,在国道线上走出三公里,就有一座集望镇,镇上很繁荣。而国道分界线的另一端,也就是新民村所在的曲县,走出去两公里,就是和平乡的集市。从和平乡再顺着国道走上两公里,就是新乐镇。
除开国道边的这几个集市之外,新民村还有一条乡道,走出去四公里,就是另一座镇,射兴镇。
所以,新民村的人想要赶集的话,那选择还真是不少。
不过,新民村归和平乡管,而和平乡又归新乐镇管,所以村里人想赶集的时候,大多还是选择和平乡和新乐镇。
秦老太说的镇上,指的就是新乐镇。
而开拖拉机的赵老三,全名赵建华。他前两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找亲戚们借了些钱,咬牙买了辆拖拉机。农忙的时候,他就帮人拉粮食;农闲的时候,他就到处找活儿挣点零碎钱;时不时的,他的拖拉机也会给窑厂拉点货什么,偶尔也顺带拉人赶集,一年到头能挣不少钱。
这不,听说赵建华去年就把买拖拉机的钱给挣回来了。他现在挣的,那可都是净赚的了!
而拥有拖拉机的赵建华,也算是新民村的富户之一了。
第23章 赶集
不过平时大家想要逛集市,那一般都是天才刚刚擦亮呢,就自己走路去,少有舍得花钱坐拖拉机的。
就是像秦老太这样上了年纪的人,那两条腿甩开,赶路的速度也一点儿都不比年轻人慢!
秦慕童知道,老太太是心疼她这个孙女,才会破例花钱坐拖拉机的。
其实秦慕童并不在意这赶集是走路还是坐拖拉机,这走路还能当是锻炼身体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现在这道路吧,质量都不怎么样。哪怕是拖拉机走的是国道呢,那车子也是走一阵抖一阵的,偶尔坐坐还无妨,一旦坐得久了,那滋味儿也不是很好受。
不过老太太心疼秦慕童,秦慕童自然也心疼老太太。
即便坐拖拉机的状态不是很好受,可相比起走路来,那肯定还是坐拖拉机对老人家的身体更好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秦慕童就和秦老太一起,坐上拖拉机,前往新乐镇。
拖拉机上还有很多不少沙土,应该是赵建华之前帮人拉货,却没有清理车子,所以才会有沙土残留。
不过大家并不在意。
拖拉机上,除了秦慕童和秦老太两人,还有几个乘客,都是家里不缺钱的。
这本就是拉货用的拖拉机,不是用来搭人的,所以车上并没有座椅什么的,大家都是直接坐在拖拉机两边的栏杆上,或是直接蹲着。
秦老太因为年纪大,大家都让着她,就让了个栏杆处的位置给她。
秦慕童就站在老太太面前,一手牵着老太太,一手扶着自家的大竹背篓,也能勉强稳住身形。
好在这拖拉机里的背篓不少,几乎把所有的空间都给占住了。所以虽然拖拉机开起来一抖一抖的,但秦慕童也能站得住,不用担心自个儿会突然摔一跤。
周围的人看秦慕童对老太太这么着紧,都笑着打趣道:“还是孙女贴心,知道照顾人。再过几年,婶子你就该享福啦!”
“就是就是!我家那皮猴子,有车坐的时候那都是要一蹦三尺高的,哪儿有童童这么乖巧啊?”
“听说童童读书也读得不错啊?想好高中去哪儿上了吗?”
大家七嘴八舌的,把秦慕童都说得不好意思了,秦老太却是脸上笑开了花。
等到了镇子上,秦老太给了两毛钱车费,赵建华就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走了。
秦慕童好奇的问道:“奶,我们回去的时候,还坐拖拉机吗?”
秦老太摇摇头:“你建华叔还有事儿呢,怎么可能一直在这儿等着?等我们赶完集,就到吊街子这边来看看,到时候怎么也有往村里跑的车子的。”
吊街子,是新乐镇上的一个三岔路口。它是国道边上开出的一条街道,以此而得名。
平时车上的来往车辆,都是在这一块儿地界停车上下人的。
秦慕童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她将竹背篓背在自己身上,大大的背篓把她整个后背都给遮住了,就跟小孩儿非得逞强扮大人似的,带着几分滑稽,又有几分心酸。
不过,这年头到处都是这样的情形,所以并不会有人觉得奇怪,甚至都不带多看一眼的。
只秦老太看得心疼,不迭的道:“童童,快把背篓放下来,我来背!”
早知道这样,她就不带这大背篓了!
家里还有小背篓呢!
秦慕童当然不会听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