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应该去找他一趟,委婉的警告他,纳妾可以,但不许在青楼那种地方胡来,有伤风化!寒了淑媛的心!”
    傅恒尚不晓得实情,正打算去问一问,母亲这么一说,当天晚上他便去找萨喇善。
    萨喇善猜测小舅子可能是来兴师问罪,赶忙好酒好菜的招待,主动把实情告知。
    傅恒得知真相后并未怪他,还答应帮他保守秘密,同时又觉愧疚,“怪我那晚走得太早,若我在场,绝不会让纲图有动手的机会。”
    “你不在更好,”萨喇善只道讷亲已将此事上报给皇帝,皇帝还盘问了当日都有何人在场,
    “幸好你走得早,否则我还怕连累你呢!我这声名本就不好,再多一条倒也不甚所谓,你可是品行端正之人,万不能被我影响。”
    他这番话倒是出乎傅恒的意料,其实之前傅恒也曾对萨喇善有偏见,认为他就是个纨绔子弟,胸无大志,不过是看在亲家的面上才会与他来往。
    相处时日一久,傅恒才发现萨喇善并非传闻中的那般不堪,他对朋友一片赤诚,为人热情,从不弄虚作假,坦荡磊落,表里如一,的确是个值得交往之人,但愿他也能成为值得淑媛托付终身之人。
    此事闹到皇宫里,乾隆自是得过问,遂将萨喇善宣进宫,萨喇善如实禀明,说出那姑娘的身份,乾隆念在他一心为妹妹着想,便没再追究,只出言训诫,叮嘱他凡事三思而后行,万不可冲动。
    萨喇善虚心受教,叩谢皇帝宽赦之恩,此事便算是过去了。
    闹了一场误会,却得了媳妇儿的心,这伤总算没白受,萨喇善感谢上苍眷顾,暗自发誓,从今往后定会对媳妇儿一心一意,绝不辜负她的信任。
    三月底,夏将至,天渐热,二十二这日,乃是东珊她祖母的寿辰。一年到头,她几乎没什么机会回去,借着祖母寿宴,正好带着孩子回去住一日。
    昨儿个东珊已经提前过来,傅恒则请休一日,寿辰当日才来贺喜。
    宁琇是个四品官,他不图什么名利,素日里只喜欢结交文人,府中不算热闹,唯有祖母寿宴这日,才会有诸多达官贵人前来捧场。
    这么多官场之人到场,宁琇尚能理解,无非是沾了富察家的光,唯一纳罕的是,怎的愉郡王弘庆也来了?他与弘庆素无往来,却不知这位王爷为何突然到访?难不成也是看在傅恒的面儿上才来的?
    宾客陆续到访,索绰络氏得出去招呼客人,东珊与芸茹姐妹几人扶着祖母前往客厅。
    老夫人年纪大了,时常问东问西,最喜欢与人说话,一看到这样热闹的场合,她便欢喜得像个孩子一般,见着谁都想问一问名字,笑颜满面,精神头儿极好。
    将祖母扶至客厅后,几位姐妹依次拜见家中亲眷,
    十五岁的芸茹出落得越发水灵,一袭绣着紫罗兰的月色氅衣衬得她貌娇肤白,气质出尘。若说东珊是热情洋溢,色彩缤纷的绣球花,芸茹则是粉山茶,层层叠叠却不纷乱,简雅清丽,尽显高洁。
    众所周知,芸茹明年便要入宫选秀,这些个亲眷们皆相中了芸茹,都想让她做自己儿媳,奈何未经选秀,婚事不能定下,以致于她们都在关注着,就等着明年芸茹落选,即刻派媒人来提亲。
    东珊留在这儿帮嫂嫂招待宾客,芸茹尚未成亲,无需料理这些,遂带着自家堂姐妹、表姐妹们一道出去玩儿。
    一众姐妹们相约去往小花园中游赏莳花,这个时节,百花争妍,园中宛若花海,行走其中,心旷神怡,姐妹们说说笑笑,有的手持团扇轻扑蝶,有的则在采摘鲜蕊笑簪鬓。
    芸茹对花没什么兴致,她最爱看竹,每每嗅着竹叶那特有的清香,她的心情便格外朗悦。
    两姐妹手挽着手,才行至竹林畔,便见有人在低头四处张望,芸珠好奇问他在找什么。
    小厮闻声抬眸,恭敬答道:“回姑娘的话,我家主子的玉坠儿丢了,奴才特来找寻。”
    这小厮面生得紧,八成是哪位宾客身边的下人,芸珠问他是什么样儿的玉坠儿,她们可以帮忙去找。
    小厮只道是块蓝田黄玉雕琢而成的金鱼坠子。
    打量着眼前人,芸茹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直至望见不远处的亭子里立着的一道颀长身影时,她才恍然大悟!
    芸珠也瞄见了那位芝兰玉树般的公子,身着琥珀色袍褂的少年正凝神赏看栽于亭边的海棠,此时的海棠尚未盛开,只有小小的几朵花苞,点缀于枝头,绿粉相间,似一副简洁的画。
    流畅的下颌线被倾照而下的流辉镀了一层模糊的光晕,迎着光,芸珠瞧不清他的容貌,只觉他的侧颜看着颇为眼熟,遂偏头低声问她三姐可认得。
    芸茹自是有印象,小声提醒道:“你忘了?西郊放风筝那日,咱们与他打过照面。”
    第116章 让人脸红的书(双更合一)
    经三姐一提醒, 芸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芸珠又瞧了一眼, 忽见那少年侧眸转身, 视线移向这边, 吓得她赶忙垂眸, 心虚的摆弄着悬在盘扣间的蓝晶十八子。
    实则方才芸茹也没瞧清楚亭中人的样貌, 之所以敢肯定是他,只因眼前这名小厮就是那日给她送风筝的那一位,这仆从在此, 主子自然也在。
    据她所知, 她家和愉郡王府应该没什么来往, 却不知他今日为何会来参加寿宴。纵觉怪异,芸茹也没多问, 见他朝这边走来,两姐妹依礼朝他福身, “给愉郡王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