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等得起吗?”
太子抿嘴,然后坚持道:“总不能什么也不做,但凡有一个百姓治好,便不是无用之功。”
康熙不是能够看着众多百姓去死的帝王,否则早在发现的一刻便会离开江宁府,也不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救治。
但是,康熙有底线,面无表情道:“你想研制神药,朕可以不阻拦,但绝不能教百姓知道神药的存在。”
太子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随即便告辞离开去准备,其余阿哥们与他一同告退。
大阿哥昂首阔步地走在太子身边,习惯性讥讽道:“还以为太子改性了,不想着知难而上的本事,还是教人自愧不如。”
十三阿哥年轻,不好在兄长们面前出声,只老老实实跟在后头。
四阿哥一向与太子要好,便担心道:“太子二哥……”
太子摇头,知道四阿哥要说什么,可是他意已决,并不准备再更改。
大阿哥则是讽刺归讽刺,没想过太子会改变决定,扔下一句“去城外看看”,便要大踏步离开。
太子提高音量,提醒道:“大哥,御医配的药,记得戴在身上。”
大阿哥已走远,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十三阿哥看了一眼两位哥哥,道:“太子二哥、四哥,我跟大哥一起去,该准备的我会准备。”
太子点头,目送他离开。
四阿哥此时方才低声道:“太子二哥,您真的不知道皇阿玛的意思吗?”
太子沉默,他当然知道。
皇阿玛一直抬高八旗的地位,抬高满人的地位,便是因为满人少汉人多,且科举读书上汉人一直比满人更加出众,担心汉人不受控。
可太子不这么认为,他自认不逊色于旁人,爱新觉罗氏以及八旗亦有众多出众的年轻一辈,哪怕汉人再优秀,不代表不可同堂竞争。
而且竞争能够推人进步,八旗如今这般不思进取,便是安逸太久了……
太子背手而立,望着天际,像是对四阿哥,也像是在对自己说:“若只念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便永远不属于这片土地,是以上位者,理应一视同仁,天下百姓,不分满汉,皆是子民。”
第216章
四阿哥惊得失去冷静。
太子这话, 无异于明明白白地告诉旁人,他和皇阿玛的政见不同。
可皇阿玛是帝王,太子还只是太子, 他便如此……
四阿哥脑中不受控制地想太子是不是疯了, 然而依旧是不受控制地, 四阿哥竟然有些认同太子的话……
但太子并没有给他多少思考的时间,见到近身侍卫赶到, 便对四阿哥道:“稍后我们去城中看一看, 江宁府城秩序不可乱。”
四阿哥回神, 认真地点头, “是,我这便去准备。”
太子回身看了一眼,然后阔步走向前方。
不止江宁府出现众多疟疾病人,附近的府城官员知道江宁府的情况后,纷纷将各府情况报至江宁织造府。
太子命人前往云南不惜代价地带回金鸡纳树,而此地仍旧按照原有的方法继续医治,偶尔有一两个百姓痊愈,便会尽力宣扬出去,表明朝廷一直没有放弃他们。
但实际治愈情况不容乐观,唯一值得庆幸地便是,因为有力地控制,疟疾的扩散并不迅速。
一个月后, 太子的树连根一起被运了回来, 一同到江宁府的,还有两个懂西方医术的传教士。
宫中御医和两个传教士被太子安排研究金鸡纳霜, 而康熙在此处停留已久, 已经决定返回京城。
太子原还不想走, 还未来得及向皇阿玛请示,便被大阿哥提前预知,连讽带刺道:“马上便要入秋,太子那树来得再晚些,疟疾便要自动消散了……”
而不需要大阿哥说,太子便猜到他没说的话是,如若金鸡纳霜再晚些配出来,得疟疾的百姓便要死尽……
“大哥有所不知。”太子认真地解释道,“据传教士和御医所说,此药于重病患者更为有效,待尽快配出药来,便可解百姓之苦。”
大阿哥瞪他一眼,恶声恶气道:“非要显示你这个太子的能耐吗?你便是留在江宁府也于事无补,莫要惹得姑姑跟着操心。”
太子听他提起姑姑,稍加思索后便决定暂且不去找皇阿玛,而是先询问过御医和传教士,确定药三两日便可配出来,这才向皇阿玛请示道:“回禀皇阿玛,御驾重新启行还需得几日,届时百姓用药,想必会有所好转,为定民心,儿臣想请皇阿玛游览秦淮河畔风光。”
康熙询问他几句关于药的配制,太子一一回答后,康熙点头应允。
三日后,金鸡纳霜开始用于医治江宁府的百姓,与此同时,太子为了他对皇阿玛的承诺,只能让御医几人加班加点的配置药物送往各处。
回京城的日期最终定在九月十六日,九月十三日,康熙等人前往秦淮河畔乘船赏景。
不止康熙一直待在织造府不得动弹,容歆和几个格格亦是如此,是以能够出来游玩,众人都保持着一种亢奋的状态。
他们登上的游船,是江宁府最大的一艘,足有三层高,容歆和几位格格们便随康熙、太子站在最顶层的甲板上。
阿日斯兰和娜仁图雅从蒙古而来,自小未见过江南美景,即便一路而来已见过不少,此时依旧为河畔的美景痴迷。
太子抿嘴,然后坚持道:“总不能什么也不做,但凡有一个百姓治好,便不是无用之功。”
康熙不是能够看着众多百姓去死的帝王,否则早在发现的一刻便会离开江宁府,也不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救治。
但是,康熙有底线,面无表情道:“你想研制神药,朕可以不阻拦,但绝不能教百姓知道神药的存在。”
太子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随即便告辞离开去准备,其余阿哥们与他一同告退。
大阿哥昂首阔步地走在太子身边,习惯性讥讽道:“还以为太子改性了,不想着知难而上的本事,还是教人自愧不如。”
十三阿哥年轻,不好在兄长们面前出声,只老老实实跟在后头。
四阿哥一向与太子要好,便担心道:“太子二哥……”
太子摇头,知道四阿哥要说什么,可是他意已决,并不准备再更改。
大阿哥则是讽刺归讽刺,没想过太子会改变决定,扔下一句“去城外看看”,便要大踏步离开。
太子提高音量,提醒道:“大哥,御医配的药,记得戴在身上。”
大阿哥已走远,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十三阿哥看了一眼两位哥哥,道:“太子二哥、四哥,我跟大哥一起去,该准备的我会准备。”
太子点头,目送他离开。
四阿哥此时方才低声道:“太子二哥,您真的不知道皇阿玛的意思吗?”
太子沉默,他当然知道。
皇阿玛一直抬高八旗的地位,抬高满人的地位,便是因为满人少汉人多,且科举读书上汉人一直比满人更加出众,担心汉人不受控。
可太子不这么认为,他自认不逊色于旁人,爱新觉罗氏以及八旗亦有众多出众的年轻一辈,哪怕汉人再优秀,不代表不可同堂竞争。
而且竞争能够推人进步,八旗如今这般不思进取,便是安逸太久了……
太子背手而立,望着天际,像是对四阿哥,也像是在对自己说:“若只念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便永远不属于这片土地,是以上位者,理应一视同仁,天下百姓,不分满汉,皆是子民。”
第216章
四阿哥惊得失去冷静。
太子这话, 无异于明明白白地告诉旁人,他和皇阿玛的政见不同。
可皇阿玛是帝王,太子还只是太子, 他便如此……
四阿哥脑中不受控制地想太子是不是疯了, 然而依旧是不受控制地, 四阿哥竟然有些认同太子的话……
但太子并没有给他多少思考的时间,见到近身侍卫赶到, 便对四阿哥道:“稍后我们去城中看一看, 江宁府城秩序不可乱。”
四阿哥回神, 认真地点头, “是,我这便去准备。”
太子回身看了一眼,然后阔步走向前方。
不止江宁府出现众多疟疾病人,附近的府城官员知道江宁府的情况后,纷纷将各府情况报至江宁织造府。
太子命人前往云南不惜代价地带回金鸡纳树,而此地仍旧按照原有的方法继续医治,偶尔有一两个百姓痊愈,便会尽力宣扬出去,表明朝廷一直没有放弃他们。
但实际治愈情况不容乐观,唯一值得庆幸地便是,因为有力地控制,疟疾的扩散并不迅速。
一个月后, 太子的树连根一起被运了回来, 一同到江宁府的,还有两个懂西方医术的传教士。
宫中御医和两个传教士被太子安排研究金鸡纳霜, 而康熙在此处停留已久, 已经决定返回京城。
太子原还不想走, 还未来得及向皇阿玛请示,便被大阿哥提前预知,连讽带刺道:“马上便要入秋,太子那树来得再晚些,疟疾便要自动消散了……”
而不需要大阿哥说,太子便猜到他没说的话是,如若金鸡纳霜再晚些配出来,得疟疾的百姓便要死尽……
“大哥有所不知。”太子认真地解释道,“据传教士和御医所说,此药于重病患者更为有效,待尽快配出药来,便可解百姓之苦。”
大阿哥瞪他一眼,恶声恶气道:“非要显示你这个太子的能耐吗?你便是留在江宁府也于事无补,莫要惹得姑姑跟着操心。”
太子听他提起姑姑,稍加思索后便决定暂且不去找皇阿玛,而是先询问过御医和传教士,确定药三两日便可配出来,这才向皇阿玛请示道:“回禀皇阿玛,御驾重新启行还需得几日,届时百姓用药,想必会有所好转,为定民心,儿臣想请皇阿玛游览秦淮河畔风光。”
康熙询问他几句关于药的配制,太子一一回答后,康熙点头应允。
三日后,金鸡纳霜开始用于医治江宁府的百姓,与此同时,太子为了他对皇阿玛的承诺,只能让御医几人加班加点的配置药物送往各处。
回京城的日期最终定在九月十六日,九月十三日,康熙等人前往秦淮河畔乘船赏景。
不止康熙一直待在织造府不得动弹,容歆和几个格格亦是如此,是以能够出来游玩,众人都保持着一种亢奋的状态。
他们登上的游船,是江宁府最大的一艘,足有三层高,容歆和几位格格们便随康熙、太子站在最顶层的甲板上。
阿日斯兰和娜仁图雅从蒙古而来,自小未见过江南美景,即便一路而来已见过不少,此时依旧为河畔的美景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