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海>书库>古代言情>溯心> 第四十三章 民心

第四十三章 民心

  杨广早就料到废除《五教》的军令不会那么容易被实施,这次几位常驻江南的将军联名前来拜见杨广,也不过是因为担心将来被杨坚问责。因此杨广在他们面前坐下承诺,这件事会由他一力承担,并且希望在他离开扬州之后,这条军令不会形同虚设。
  “并非孤不信任诸位将军,而是如今急需内稳,要一个意志坚定之人替孤坐镇,所以孤请萧小姐代为掌印,全权处理《五教》相关之事。”见几位将军面露不满之色,杨广继续安抚道,“萧小姐只负责《五教》事宜,其余军务她一概不得插手。”
  杨广向众人拱手,颇为礼遇,道:“孤与诸位将军都是为大隋江山奔波,尤其是各位长期驻守江南,应已多时未曾北归。孤在这里跟将军们做个保证,此次江安之乱平定之后,孤便向陛下请奏,让各位返乡探亲。”
  这些北朝臣子自去年伐陈大战之后便一直留守江南,思乡之情日益深切,如今得杨广一句承诺,他们心中感激,纷纷向杨广致谢。
  杨广仍是谦逊温和的模样,对诸人道:“平乱二字,不光是平定乱贼,也需平定民心。孤知道各位心中担忧,所以孤既已经做了一个承诺,不妨再做第二个,那便是将来陛下如何追究,废除《五教》一事,孤必定一力承担,绝不拖累诸位。将军们都是我大隋的英雄,为大隋江山出生入死,孤与陛下都知道,断不会因为这些事而忘记诸位的功劳。”
  杨广一再重申这件事,便是想要众人在他离去之后不要太为难萧夜心。眼见他们已不若方才来时的气恼,他便知自己的诚恳之态有了成效,随后便当众将印信交到萧夜心手中,道:“如今的扬州更甚建康,《五教》便是扬州维稳之心,孤将这件事交给你,你可不能令孤失望。”
  萧夜心握紧印信,在杨广面前跪下道:“不敢辜负晋王重托。”
  如此,杨广带着萧玚,和杨素一起赶往建康,萧夜心留守扬州,督查废除《五教》一事。
  令行之初,萧夜心便命人全城张贴布告,将废除之事公之于众,并声明停止继续发行《五教》书目以及会将剩余的书籍焚烧,百姓甚至可以将家中的《五教》带去焚烧现场一并投入火中烧毁。
  因有杨坚的命令,江南各地囤积了打量《五教》书籍,未免一次性焚烧的场面太大,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她决定分三日进行焚烧,并在焚书前诵读“禁《五教》令”,以杨广的名义向江南百姓致歉。
  焚书第一日,只有少数百姓前来围观,甚至因为害怕被隋军捉拿,他们都故意躲了起来,悄悄看着萧夜心亲自将书稿丢入火中。
  为了让百姓相信她的诚意,萧夜心让人在第二日假扮扬州百姓,跟他一起焚书,并且向他们致歉,还发放了贴补他们的钱财。
  有其他百姓见状,不免行动,便上前想要探一探虚实,将自己家中的《五教》递给萧夜心道:“你能帮我烧了么?”
  萧夜心笑道:“你若想烧就自己丢进去。”
  一面说,萧夜心一面拿起一本《五教》朝火中掷出,道:“就这么简单。”
  那人起先还在犹豫,可看着大火将那些令人痛恨的教条烧成了灰,他又觉得畅快,于是咬牙之下,他闭眼一丢,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待他睁眼时,面前又多了一本崭新的《五教》。
  “若是觉得不过瘾,再丢一本。”萧夜心道。
  那人狐疑地看着萧夜心,却还是忍不住伸手接过那本《五教》,又一次丢向火中——如今,他未闭眼,当看着书稿落入火中,那些长久以来的恨和怨仿佛随着这些书稿被大火烧尽,他觉得畅快多了,又问萧夜心道:“我还能再烧一些么?”
  萧夜心命人又拿来几本,道:“就能烧这些,剩下的还要留给其他人出气呢。”
  眼见有人尝到了甜头,便陆陆续续有人鼓起勇气上前焚烧《五教》,萧夜心早做了安排,让人妥善维护秩序,因此尽管场面越来越热烈,却也在控制之中。
  除此之外,萧夜心还提出为城中生活窘迫的百姓提供适当的物资和钱财援助,只是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对。
  “废除《五教》之事已经如此声势浩大,传回大兴,恐引起陛下不满。如今书稿也烧了,萧小姐就安生一些,别再节外生枝了。”有人道。
  “我是奉晋王之名来安抚扬州城的百姓,如今废除《五教》不过是缓解他们心中对朝廷的不满,如果他们无法过得安乐,无法在大隋的治理下获得和过去在南朝一样的安定感受,江南这一带便做不到长治久安。”萧夜心虽彬彬有礼,然而言辞间却未有退缩怯懦之意,道“得道多助,得民心者方得天下。晋王告诉我,如今的扬州更甚建康,要让江南的百姓甘愿臣服,我们不如就以扬州为试验,只要让其他人看见扬州在隋军的统辖下恢复生机,百姓顺服,官民和乐,那么那些反贼也就没有继续煽动百姓的理由。没有了黎民百姓的支持,再要灭他们,不是容易得多么?”
  “可我们驻守江南军士们的军资本就不甚富裕,再要分给那些百姓,我们吃什么?就算我答应,底下那些将士们也不会答应。”
  “赋税徭役皆从民来,上不恤下,下何以敬上?军民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如此方可万众一心,不是么?”
  “怕就怕那些百姓冥顽不化,接受着我们的赈济,回头又与我们为敌,那不是得不偿失么?”
  “驯服百姓其实没有那么困难,难在我该如何说服将军。”
  这些人本就不服萧夜心一介女流插手这些事,不过是碍于杨广的面子才在《五教》一事上多加忍耐。如今书稿已焚,扬州城紧张的军民关系得到了缓解,他们便不再愿意听从萧夜心的安排,找各种理由搪塞。
  萧夜心早就料到这种结果,因此并不气恼,再给杨广的书信中也报喜不报忧,只期盼那些固执的驻军将领不要因为对江南的偏见,再度搅乱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
  杨广自从去了建康之后便督军作战,一直和这一带的反隋势力交锋不断,甚至几经辗转。
  最初,杨广和杨素由扬子津渡江,和朱莫问在京口/交战。此战隋军胜得还算容易,因此士气高涨。杨素再率军进攻,接连击败了晋陵顾世兴和无锡叶略。而然正在此时,刺史皇甫绩送来紧急君军报。
  见杨广愁眉不展,萧玚问道:“什么事?”
  杨广将军报交给杨素,杨素看后道:“玄侩趁我军和顾世兴、叶略交战,正围攻苏州。”
  萧玚经过先前几场战役的激励,此时斗志正高昂,道:“苏州邻近无锡,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带兵前去痛杀玄侩,以解苏州之围?”
  然而杨广和杨素却在此时沉默,这令萧玚感觉到自己年轻气盛,说了不合时宜的话,他便低下头,不敢做声。
  杨素知道,杨广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们原先商量的行军计划并非如此,如果现在出兵,确实可以扑杀玄侩之军,接触苏州之围,但如此一来计划被打乱,很容易让之前部署出现问题,反而给其余的反隋势力有可趁之机。
  杨广本就是抱着邀功的目的来江南的,自然希望事态的发展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他便能够减少意外,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拿下最大的功劳,可如今玄侩突然进攻苏州,令他犹豫再三。
  “苏州的屯兵比玄侩手下的人少了将近八千……”杨广寻思道,“越公,孤如果给你一千兵马,你可有支援苏州的胜算?”
  杨素暗叹杨广心狠,竟想兵行险着。但依照他对玄侩的了解,两军对阵,在兵力上有些悬殊他,他并非全无把握,更何况隋军是守城,应该不至于太艰难,但也确实不轻松。
  见杨素迟疑,杨广恳切道:“孤知道为难越公,但原定计划不可随意更改,不如这样。孤亲自领兵去苏州支援,越公就按计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杨广惯用以退为进之计,反倒令杨素左右为难起来。
  萧玚耿直,不知这二人的心思,见杨广愿意亲身上阵,他便自告奋勇道:“我愿陪同殿下直奔苏州,杀玄侩个措手不及。”
  杨广暗道萧玚坏事,却仍不愿放弃说服杨素,道:“苏州不可失,旧事不可断,孤请越公以大局为重。”
  如此模棱两可之词,越发让杨素摸不透杨广究竟属意为何,可他确实不能任由杨广带着一千兵马去苏州,只能道:“臣愿带兵前往苏州和玄侩一决雌雄,殿下宜坐镇后方。”
  得杨素此言,杨广放心,随即又道:“是孤考虑失当,想来玄侩狼子野心,此战必要将其倾巢剿灭,越公带三千兵马前去苏州支援,务必保住苏州。”
  杨广言下之意便是要杨素大胜而归,他一面暗叹这晋王狠辣贪功,一面领命道:“臣必全力支援苏州隋军,擒拿叛贼玄侩。”
  “殿下。”萧玚上前道,“请殿下允许让我跟随越国公一同前往苏州。”
  此时的苏州犹如龙潭虎穴,杨广本不欲让萧玚以身犯险,却又不能在杨素面前直言,便道:“此战不比过去,越公都需专心应对,没空顾及你。”
  “正是因为此战不易,我才想去看看,一睹越国公领军风采,也能从旁学习。”萧玚跃跃欲试道。
  杨素心知杨广担心萧玚,便一同劝他。可萧玚去意已决,三番四次恳求杨广。无奈之下,杨广唯有答应,却暗暗叫苦,不知应该跟萧夜心解释了。
  于是杨素带兵赶往苏州救援,虽然兵力不足,但其凭借多年领兵对敌的丰富经验,加之苏州守备的严密防守,最后终于以少胜多,击败了玄侩率领之军。
  然而玄侩狡猾,在乱军之中负伤而逃。萧玚主动请缨,追击玄侩,获杨素准许。
  捷报传回军中,杨广闻之大喜,可扬州同时传来消息,说萧夜心被城中百姓所伤,如今扬州城内的军民再度成了剑拔弩张之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