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商们滋事倒还好说,无非就是舍下脸皮,得罪几个给粮商们当保护伞的本地乡绅吏胥、赋闲官员,再把带头闹事的粮商们抓起来敲打一顿。这些乡绅和赋闲官员们在京城中自然有着复杂的人脉,但是俞广乐身后的人可是陛下,这帮人的人脉关系再硬,能硬得过他吗?
难办的是那些明明还能吃上一口饱饭,却要来他这里领赈灾粮的人。俞广乐想起临行前顾励给他的锦囊,掏出来一看,上面不过一句话:米粮中掺些沙土。
俞广乐立即明白过来,掺了沙土的米饭,只有那些食不果腹的灾民才会吃,如此一来,正可筛选出真正的灾民。
俞广乐立即吩咐城中的粥棚这么做。
其实顾励这法子也不过是从史书上看来的,据说和珅赈灾时的做法,道理等同于茅于轼提出廉租房只需要有公共厕所,把生存水准压缩到基准线上,才能提供给最最需要的人。
俞广乐在外地赈灾,顾励在京城中收到了不少弹劾他的奏疏。这不用说,俞广乐在地方上得罪了那些乡贤士绅、赋闲官员们,这些人或是家族中有人在京城为官,或是退休前在官场人脉庞杂,再加上文官与宦官天然对立的关系,俞广乐不被弹劾就怪了。
那些捕风捉影的无聊奏疏,顾励都一一压下去不予理会。哪知道这天又收到一人上疏呈文,竟是指控俞广乐曾为张慈儿眼线,秘密向叛军传递情报。
顾励看出一身冷汗,想起当初在陈奉的宅院内,俞广乐说出的那番话。他当时便觉得俞广乐话术高超,真真假假,反而是最能糊弄人的。原来,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事实已不容置疑,因为上疏呈文的这名言官,还找来了人证。解家胡同的宫二已经被陈奉杀了,但是还有一个人活着,那就是当初俞广乐传递消息的那名小乞丐。
【宫中西南角有一废殿,每日黎明时分,禁军换防时会有片刻空隙,我便是从那里出来,把消息传给解家胡同一名小乞丐,他会把消息带给我的下家。这下家究竟是谁,我却是不知道了。】
“陛下若是不信,臣可以叫那名小乞丐入宫里来,当面与俞少监对峙。”言官低着头:“陛下,俞少监此人包藏祸心,竟串通张贼亡我大楚江山社稷,不可再留啊!”
顾励看着他,叫出他的名字:“孙给谏,你并不是河南人士,俞广乐在河南赈灾,得罪了些人,朕是知道的。可你并不是河南人,何必掺和进来?”
孙给谏低着头,说 :“臣不知道陛下所言何事,臣弹劾俞少监,合情合理,亦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顾励点头道:“好吧。你说俞广乐给张贼通风报信,老实告诉你,这是朕的授意。”
言官一愣,万万没想到顾励会自己把这事儿抗下。俞广乐这件旧事,可是费了他们老大的劲挖出来的,顾励要如此轻飘飘地揭过,他焉能甘心。言官说:“陛下此举又是什么用意,怕不是在替俞少监开脱?”
顾励怒道:“放肆!朕的用意,凭尔等也敢过问?!”
言官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恕罪。”
顾励哼了一声,冷冷道:“是朕平素太优容了,叫尔等不把朕放在眼里。”
言官冷汗频出,把鬓角都打湿了。
顾励说:“你道张慈儿为何不从北面自大同、阳和、宣府、居庸关取道南下入京,再令偏师自真定、保定北上,呈包抄钳制之势?反而从真定北上,以至于我大楚北方几路军得以南下援京?还不是朕命俞广乐传递了错误消息!否则京师之围何以如此简单便解了?”
顾励这番解释,还是有必要的。虽然他祭出王八之气,呵斥了孙给谏,但是若不给出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言官们是可以弹劾他的。若是谢杏村在此,被他呵斥两句,绝不会立刻跪地请求恕罪,反而要责备他刚愎自用,葬送江山社稷吧。是这孙给谏骨头太软了。
孙给谏不敢说话,顾励继续敲打他几句:“俞广乐在河南赈灾,断了粮商们的生意,乃是为了地方灾民,是奉行朕的旨意!你们屡次捕风捉影弹劾苛责他,是不是与当地粮商有利益输送?有官商勾结?你们当朕是瞎子吗?!”
他这话说的就重了,自他连查数案,升江延书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京官们哪个不谨慎小心,这次帮着地方上的乡贤缙绅们,大多是抹不开情面罢了。
顾励喝退了孙给谏,这事之后,京官们算是看明白了他的立场,终于消停了一阵子。
俞广乐在地方上阻力也小了许多,粮商们眼看蹦跶不起来,只能夹着尾巴不敢再造次。俞广乐把这些人的粮食都按市价买下来,一并用来赈济灾民。
几个受灾的县区,他都设了粥棚,派了心腹体己人管理。除去发放米粥,他还听顾励的命令,带了一批土豆来催芽,一并分发给灾民们,至少帮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这些事办好都已经是深秋了,这边厢诸事顺利,顾励平安度过这次洪水危机,上半年单单靠海外贸易一项便收入颇丰,今年的经济很显然比去年好的多,太仓府库充盈起来,他也能在军费上加大投入。
可陈奉那里就不是很顺利了。
在海上长途跋涉了快五个月,终于到达欧洲。哪知道到了法兰西,便听说隔着英吉利海峡,联合银行已经不是他的了。
难办的是那些明明还能吃上一口饱饭,却要来他这里领赈灾粮的人。俞广乐想起临行前顾励给他的锦囊,掏出来一看,上面不过一句话:米粮中掺些沙土。
俞广乐立即明白过来,掺了沙土的米饭,只有那些食不果腹的灾民才会吃,如此一来,正可筛选出真正的灾民。
俞广乐立即吩咐城中的粥棚这么做。
其实顾励这法子也不过是从史书上看来的,据说和珅赈灾时的做法,道理等同于茅于轼提出廉租房只需要有公共厕所,把生存水准压缩到基准线上,才能提供给最最需要的人。
俞广乐在外地赈灾,顾励在京城中收到了不少弹劾他的奏疏。这不用说,俞广乐在地方上得罪了那些乡贤士绅、赋闲官员们,这些人或是家族中有人在京城为官,或是退休前在官场人脉庞杂,再加上文官与宦官天然对立的关系,俞广乐不被弹劾就怪了。
那些捕风捉影的无聊奏疏,顾励都一一压下去不予理会。哪知道这天又收到一人上疏呈文,竟是指控俞广乐曾为张慈儿眼线,秘密向叛军传递情报。
顾励看出一身冷汗,想起当初在陈奉的宅院内,俞广乐说出的那番话。他当时便觉得俞广乐话术高超,真真假假,反而是最能糊弄人的。原来,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事实已不容置疑,因为上疏呈文的这名言官,还找来了人证。解家胡同的宫二已经被陈奉杀了,但是还有一个人活着,那就是当初俞广乐传递消息的那名小乞丐。
【宫中西南角有一废殿,每日黎明时分,禁军换防时会有片刻空隙,我便是从那里出来,把消息传给解家胡同一名小乞丐,他会把消息带给我的下家。这下家究竟是谁,我却是不知道了。】
“陛下若是不信,臣可以叫那名小乞丐入宫里来,当面与俞少监对峙。”言官低着头:“陛下,俞少监此人包藏祸心,竟串通张贼亡我大楚江山社稷,不可再留啊!”
顾励看着他,叫出他的名字:“孙给谏,你并不是河南人士,俞广乐在河南赈灾,得罪了些人,朕是知道的。可你并不是河南人,何必掺和进来?”
孙给谏低着头,说 :“臣不知道陛下所言何事,臣弹劾俞少监,合情合理,亦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顾励点头道:“好吧。你说俞广乐给张贼通风报信,老实告诉你,这是朕的授意。”
言官一愣,万万没想到顾励会自己把这事儿抗下。俞广乐这件旧事,可是费了他们老大的劲挖出来的,顾励要如此轻飘飘地揭过,他焉能甘心。言官说:“陛下此举又是什么用意,怕不是在替俞少监开脱?”
顾励怒道:“放肆!朕的用意,凭尔等也敢过问?!”
言官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恕罪。”
顾励哼了一声,冷冷道:“是朕平素太优容了,叫尔等不把朕放在眼里。”
言官冷汗频出,把鬓角都打湿了。
顾励说:“你道张慈儿为何不从北面自大同、阳和、宣府、居庸关取道南下入京,再令偏师自真定、保定北上,呈包抄钳制之势?反而从真定北上,以至于我大楚北方几路军得以南下援京?还不是朕命俞广乐传递了错误消息!否则京师之围何以如此简单便解了?”
顾励这番解释,还是有必要的。虽然他祭出王八之气,呵斥了孙给谏,但是若不给出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言官们是可以弹劾他的。若是谢杏村在此,被他呵斥两句,绝不会立刻跪地请求恕罪,反而要责备他刚愎自用,葬送江山社稷吧。是这孙给谏骨头太软了。
孙给谏不敢说话,顾励继续敲打他几句:“俞广乐在河南赈灾,断了粮商们的生意,乃是为了地方灾民,是奉行朕的旨意!你们屡次捕风捉影弹劾苛责他,是不是与当地粮商有利益输送?有官商勾结?你们当朕是瞎子吗?!”
他这话说的就重了,自他连查数案,升江延书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京官们哪个不谨慎小心,这次帮着地方上的乡贤缙绅们,大多是抹不开情面罢了。
顾励喝退了孙给谏,这事之后,京官们算是看明白了他的立场,终于消停了一阵子。
俞广乐在地方上阻力也小了许多,粮商们眼看蹦跶不起来,只能夹着尾巴不敢再造次。俞广乐把这些人的粮食都按市价买下来,一并用来赈济灾民。
几个受灾的县区,他都设了粥棚,派了心腹体己人管理。除去发放米粥,他还听顾励的命令,带了一批土豆来催芽,一并分发给灾民们,至少帮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这些事办好都已经是深秋了,这边厢诸事顺利,顾励平安度过这次洪水危机,上半年单单靠海外贸易一项便收入颇丰,今年的经济很显然比去年好的多,太仓府库充盈起来,他也能在军费上加大投入。
可陈奉那里就不是很顺利了。
在海上长途跋涉了快五个月,终于到达欧洲。哪知道到了法兰西,便听说隔着英吉利海峡,联合银行已经不是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