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欢庆之际,沈清兰却叮嘱碧玉和翡翠,“你们俩这几天也不用陪我,盯紧了梁家母女,切莫叫她们钻了孔子,坏了名声。”
两人深知事关重大,不敢大意,认真答应。
好在几天下来,后宅里安安稳稳,没有出差错,梁家母女不知怎么回事,竟也老老实实,连她们的小院子都没出。
沈清兰心想,约莫是大哥和二哥整天在外应酬,她们便有这个贼心,也找不到机会吧。
殊不知,是林氏早有安排,让赵妈妈带着秋叶就镇守在她们院中,这才将那蠢蠢欲动的两人困住。
约莫半个月后,才堪堪门庭渐稀,沈良夫妇缓口气,又开始商议起下一件大事来。
“穆世子又来信了,老爷,你怎么看?”
沈良接过妻子递来的信,认真看完,沉思道,“穆世子当初住在家里时就提过,让逸儿和潇儿秋闱后就启程入京,后来又几次来信,都说到了京中一切自有他安排,我深感其厚意,谢了又谢,这主意嘛……你也知道,京城是天子所在,高官云集,鸿儒遍地,处处皆是机遇,如果逸儿和潇儿能提前进京,加上世子引路,对他们俩明年开春的春闱、甚至将来的仕途都大有益处,为儿子们想,我岂有不乐意的?”
林氏点头不语,静听下文。
沈良捻须又道,“不过,凡事皆有双面,有利亦有弊,京城繁华,五光十色,我怕他们俩这一去数月,贪恋京都胜景、花花世界,倒不如在家中清净看书,这次秋闱只是一乡之试,不足为喜,春闱才是全国大试,各地英才齐聚京城,非同小可,要是他们俩因此膨胀,狂妄自满,在这关键几个月里醉心结交、荒废了学业,岂不是本末倒置?到头来,反成一出笑话。”
林氏听得神色凝重,良久,才提醒一句,“世子的意思是,我带着他们俩同去,有我在,自可约束。”
她迟疑了一下,到底没有说带着女儿一起。
意外的是,她这一句话还真把沈良点醒了,“穆世子曾有求亲之意,只是你一直没明确答应,我想着兰儿还小,加上,也有等逸儿和潇儿高中后再看门户的意思,所以也没提,现在倒是要问问你的意思,你到底相中世子没有?”
林氏轻叹,“以世子的条件,我能有什么相不中的?其实,世子每次来信都有说,让我带上兰儿一同入京,他措辞倒是没有唐突、轻漫,只说请小姐同去赏景,我故而犹疑不决,另外,我们要是都走了,你……”
沈良苦笑,“儿子要奔前程,为父母者留不住,你要与兰儿一起去……对孩子们有利,少不得又将我抛下罢。”
林氏轻笑,灯光下嗔他一眼,丰韵犹存,看得沈良心摇意荡。
……
夜半人静,对话声才又继续。
“我早就说过,孩子们是你十月怀胎生下、含辛茹苦养大的,他们的终生大事你做主就是,逸儿与方家小姐的亲事就极好,兰儿这事,也是你决定就好,当初你从分宁回来,说定了顾……”沈良提到顾家,突然想起此事会惹妻子生气,赶紧打住。
好在林氏这一次心思都在“去京城、还是不去”的拉锯中,没有动怒,反而愣了一下,“哎哟,你不说,我都忘了一件大事,上次兰儿及笈,顾家还送来礼物,我本不想收,但在场的人多,拒收会引人生疑,只得假说是表侄,后来事情太多,我给忘了。”她翻身下床。
“……”沈良无奈,只好追过去,给她举灯照明。
箱子放在屏风后面,静静的,夜色中几乎看不见身影,灯光移过来时,才见轮廓。
打开箱盖,最上面是一封信,夫妻俩先看信,看完就都沉默了。
信是顾夫人写的,字数不多,简述失信缘由,满纸歉疚。
原来,顾中楠带着顾心薏入京,本意是老太爷要为顾心薏定下闵家这门亲,但是中间出了点岔子,这亲事没谈成,倒是顾中楠,因容貌儒雅俊秀、才华横溢、性格温柔,没多久就成了名噪京城的少年才子,交了不少朋友不说,还被好几家夫人“盯上”了,纷纷请人保媒。
世人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家中若有俊男才子,也同样会引来百家求婿。
顾老太爷见孙儿优秀,自是得意,他也有意为孙儿谋划前程,亲事,自然也属于前程中的一项。
这一谋划,就相中了其中一家,但顾中楠拒绝,说明已经与沈家有约,奈何他知道得有些迟了,两家已经相谈甚欢,甚至定下了纳征之期,顾中楠坚持反对,并立即修书请顾夫人过去,随后,顾夫人抵京,一番周折后,总算将这桩眼见将成的亲事推了,对方心中不悦不说,老太爷也失了脸面,家中气氛尴尬。
人在京城、家中矛盾未解,顾夫人和顾中楠也心困囹圄,不知如何解释,直到沈清兰及笈,才下决心来信说明情况。
信的最后,顾夫人试问,两家亲事是否还能继续?如果沈家肯不计前嫌,她必定风风光光下聘求娶。
看完信,夫妻俩沉默许久,林氏问丈夫,“老爷你看这……”
沈良唏嘘,“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波折,顾大人和顾夫人远在洪州,这事也怪不得他们。”
林氏捏着信又看一遍,也叹,“先前我也误会了顾夫人,不过,顾家既然意见有分歧,就怕兰儿嫁过去也处境尴尬,中楠要是留京,必定是要老太爷住在一起,老太爷不喜欢兰儿……这亲事,不如作罢。”
沈良沉吟,“你既然有意带着孩子们一起进京,我看这事先别做决定,等到了京城再看情况,顾夫人和顾公子都在京城,有的是时间了解情况。”
“也好,去了再说。”林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先做权宜之计,又道,“世子说,他两个月前奉圣命去济南府,约莫十月底可回京,我便等到十一月初再去吧。”
两人深知事关重大,不敢大意,认真答应。
好在几天下来,后宅里安安稳稳,没有出差错,梁家母女不知怎么回事,竟也老老实实,连她们的小院子都没出。
沈清兰心想,约莫是大哥和二哥整天在外应酬,她们便有这个贼心,也找不到机会吧。
殊不知,是林氏早有安排,让赵妈妈带着秋叶就镇守在她们院中,这才将那蠢蠢欲动的两人困住。
约莫半个月后,才堪堪门庭渐稀,沈良夫妇缓口气,又开始商议起下一件大事来。
“穆世子又来信了,老爷,你怎么看?”
沈良接过妻子递来的信,认真看完,沉思道,“穆世子当初住在家里时就提过,让逸儿和潇儿秋闱后就启程入京,后来又几次来信,都说到了京中一切自有他安排,我深感其厚意,谢了又谢,这主意嘛……你也知道,京城是天子所在,高官云集,鸿儒遍地,处处皆是机遇,如果逸儿和潇儿能提前进京,加上世子引路,对他们俩明年开春的春闱、甚至将来的仕途都大有益处,为儿子们想,我岂有不乐意的?”
林氏点头不语,静听下文。
沈良捻须又道,“不过,凡事皆有双面,有利亦有弊,京城繁华,五光十色,我怕他们俩这一去数月,贪恋京都胜景、花花世界,倒不如在家中清净看书,这次秋闱只是一乡之试,不足为喜,春闱才是全国大试,各地英才齐聚京城,非同小可,要是他们俩因此膨胀,狂妄自满,在这关键几个月里醉心结交、荒废了学业,岂不是本末倒置?到头来,反成一出笑话。”
林氏听得神色凝重,良久,才提醒一句,“世子的意思是,我带着他们俩同去,有我在,自可约束。”
她迟疑了一下,到底没有说带着女儿一起。
意外的是,她这一句话还真把沈良点醒了,“穆世子曾有求亲之意,只是你一直没明确答应,我想着兰儿还小,加上,也有等逸儿和潇儿高中后再看门户的意思,所以也没提,现在倒是要问问你的意思,你到底相中世子没有?”
林氏轻叹,“以世子的条件,我能有什么相不中的?其实,世子每次来信都有说,让我带上兰儿一同入京,他措辞倒是没有唐突、轻漫,只说请小姐同去赏景,我故而犹疑不决,另外,我们要是都走了,你……”
沈良苦笑,“儿子要奔前程,为父母者留不住,你要与兰儿一起去……对孩子们有利,少不得又将我抛下罢。”
林氏轻笑,灯光下嗔他一眼,丰韵犹存,看得沈良心摇意荡。
……
夜半人静,对话声才又继续。
“我早就说过,孩子们是你十月怀胎生下、含辛茹苦养大的,他们的终生大事你做主就是,逸儿与方家小姐的亲事就极好,兰儿这事,也是你决定就好,当初你从分宁回来,说定了顾……”沈良提到顾家,突然想起此事会惹妻子生气,赶紧打住。
好在林氏这一次心思都在“去京城、还是不去”的拉锯中,没有动怒,反而愣了一下,“哎哟,你不说,我都忘了一件大事,上次兰儿及笈,顾家还送来礼物,我本不想收,但在场的人多,拒收会引人生疑,只得假说是表侄,后来事情太多,我给忘了。”她翻身下床。
“……”沈良无奈,只好追过去,给她举灯照明。
箱子放在屏风后面,静静的,夜色中几乎看不见身影,灯光移过来时,才见轮廓。
打开箱盖,最上面是一封信,夫妻俩先看信,看完就都沉默了。
信是顾夫人写的,字数不多,简述失信缘由,满纸歉疚。
原来,顾中楠带着顾心薏入京,本意是老太爷要为顾心薏定下闵家这门亲,但是中间出了点岔子,这亲事没谈成,倒是顾中楠,因容貌儒雅俊秀、才华横溢、性格温柔,没多久就成了名噪京城的少年才子,交了不少朋友不说,还被好几家夫人“盯上”了,纷纷请人保媒。
世人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家中若有俊男才子,也同样会引来百家求婿。
顾老太爷见孙儿优秀,自是得意,他也有意为孙儿谋划前程,亲事,自然也属于前程中的一项。
这一谋划,就相中了其中一家,但顾中楠拒绝,说明已经与沈家有约,奈何他知道得有些迟了,两家已经相谈甚欢,甚至定下了纳征之期,顾中楠坚持反对,并立即修书请顾夫人过去,随后,顾夫人抵京,一番周折后,总算将这桩眼见将成的亲事推了,对方心中不悦不说,老太爷也失了脸面,家中气氛尴尬。
人在京城、家中矛盾未解,顾夫人和顾中楠也心困囹圄,不知如何解释,直到沈清兰及笈,才下决心来信说明情况。
信的最后,顾夫人试问,两家亲事是否还能继续?如果沈家肯不计前嫌,她必定风风光光下聘求娶。
看完信,夫妻俩沉默许久,林氏问丈夫,“老爷你看这……”
沈良唏嘘,“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波折,顾大人和顾夫人远在洪州,这事也怪不得他们。”
林氏捏着信又看一遍,也叹,“先前我也误会了顾夫人,不过,顾家既然意见有分歧,就怕兰儿嫁过去也处境尴尬,中楠要是留京,必定是要老太爷住在一起,老太爷不喜欢兰儿……这亲事,不如作罢。”
沈良沉吟,“你既然有意带着孩子们一起进京,我看这事先别做决定,等到了京城再看情况,顾夫人和顾公子都在京城,有的是时间了解情况。”
“也好,去了再说。”林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先做权宜之计,又道,“世子说,他两个月前奉圣命去济南府,约莫十月底可回京,我便等到十一月初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