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作者:江城风

    如此匆匆又过了十几日,按照王辰的意思在这王家中堂开始了最全的军政大议。

    原本王辰打算在将军府落成之后进行这一次军政大议,但时不我待,有些形势能免则免,自己的势力刚刚占据并州,甚至都还未彻底铺开。

    而这关中如果回归到了历史的轨迹,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便又将大乱起来。

    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好一切准备,来面对董卓死后关中可能会出现的乱局。

    而,就算此乱不出,他也要针对关中展开攻略。

    得关中者,得天下!

    “大将军!”

    堂下文武两班,除去原本自己的幕僚之外,每年举行的文试武试也为他留下了一些储备人才。

    虽然,这些人大多还没有得到自己的敕封,但却吃着自己给的粮食,拿着自己给的薪俸,住着自己给的房屋,早已是自己的忠实幕僚。

    文官所有人皆到来。

    武官一边除去镇守河东的王勇之外,连张辽都已经被调了回来。

    王辰示意众人起身落座,道:“此番召集诸位在此,乃是欲要定下我并州之大事,此事关将来,兹事体大,故而才有此议。”“第一件事!”王辰继续道:“我并州历来饱受胡人之苦,先帝在时边郡几欲废弃。也正因如此,使得我并州地广人稀,相较于其他诸州,我并州在人口与经济上都是大大落

    后。想要以此之地,成就大业,只怕极难。只是古来自有变法一说,我以为现下的诸多军政手段并不适用于我并州这狼环四顾之地。故我欲为了适应当下的大局,提高我并州军政办事效率,我意革变门下掾吏及军

    队。”

    王辰话音刚落,这堂下便议论纷纷。

    只是却无人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相较于那些少于王辰接触的馆生们议论纷纷,公孙彦这些与王辰经常接触的官员则泰然自若等候着王辰接下来的话。

    “静一静!”

    王辰低喝一声,堂下立时便恢复了安静。

    他这才继续道:“此番革变,重在军政,诸位有何意见,皆可在我说完之后提出。”

    “其一,门下掾!”

    这也是王辰思量许久的结果,他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取缔州牧刺史,以各部换之。唯有采用折中手段,革变将军府门下掾,以并州军政皆出将军府为由架空州府权力,于现在为将来的官吏制度打下基础。虽然名义上也掌管幽州,但也只是为了美其名曰

    罢了。“因我将军府掌控并、幽军政,故而原本的掾吏制度不足以为我分忧。所以,我打算革变将军府门下掾。将军府之下设吏、户、礼、刑、工五掾部,每部设司掌一人,左右

    属郎各一人,司务二人。”“另,吏部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郎中各一人。户部按各郡设郎中、主事各一人,铸币、府库等郎中、主事各一人。礼部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铸印郎中主事各

    一人。刑部按郡设郎中、主事各一人,设照磨、检校各一人,再设司狱六人。工部设营缮、虞衡、都水.杂造郎中主事各一人。”

    说完,王辰向堂下亲兵示意,便见一队亲兵奉着帛书入堂,为这些人每人发了一份。

    里面详细讲述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

    “主公!”公孙彦起身,向着王辰拜道:“我看这上面多写有品级,这品级是什么?”“此为九品,按照品级区分掾吏高低,正一品为最高,从一品第二,正二品第三,总共分为九品十八级。当然了现在给你们的,并没有正一品。也就是说,以后咱们门下掾

    就要按照这个品级来。”

    “主公,那么咱们将军府掾与各郡郡守、县令怎么算?是他们品阶高些,还是咱们要受命于他?”

    公孙彦这话显然有些多余,现在并州都由自己说了算,而自己在府上建立掾部,无疑是一个单独的王国,就差将大旗打起来了。

    王辰一本正经,道:“府掾是我将军府的府掾,是为我王辰分忧的。而郡守与县令那是朝廷敕封的,你说谁大谁小?”

    这话显然避开了公孙彦的问询,但是堂中的人显然都明白,现如今的天下谁掌权谁说了算,天子都被董卓挟持着,这些郡守县令又算得了什么?

    除去王辰自己亲自任命的郡守县令,其他的谁又敢于将军府的人冲撞?

    “按照我的意思,诸位以为如何?”

    “可行!”公孙彦道:“主公此举职责分明,大家分工不同,但却都在向着一个方向努力。而且让咱们宣文馆的人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工作中来,使得人尽其职。”

    “文和以为如何?”王辰点头,看向一直沉默的贾诩,希望这个极善于阴谋的人能够给自己一点意见。

    贾诩思量一下,向着王辰抱拳拜道:“主公确定让在下畅所欲言吗?”

    “嗯!”王辰道:“你可说出来,这堂中坐的都是咱们自己人。”“主公!”贾诩一拜,向着王辰娓娓道来:“在下以为,此事可行。其一,以子明所言不仅使得布政清明,更能方便主公管理并州。其二,世祖皇帝起于豪强,百余年之间使

    得世族豪强力量空前强大,主公若欲图霸业而又想治理豪强世族,此折中手段无异于是最好。”

    “主公或可表并州诸郡世族大家之人为郡守或幕僚,而实际上政却由五部出,不经世族大家之手。纵观主公选人用才不问出身,此或可解决世族大家把持实权的问题。”

    “如此,既能够避开与世族大家之间的冲突。又能够使得主公帐下人才济济,此为妙策,臣贾诩万般佩服。”

    贾诩说的话鞭辟入里,自己确实是这么盘算的。

    现在自己掌控了并州的实权,同时又是世家出身。这并州的世家子弟,自然会以自己马首是瞻。

    同时,以这种折中手段既能够笼络世家,又能够把持实权。与世家之间达成一个新的妥协与协议,不同意这种妥协与协议的,那就杀掉。

    同意的,相当于自己给了他一世富贵,而他也能够保证忠诚自己。

    代价,就是权力的转移。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想要这些世家放弃在当地的权力,仅仅依靠这一纸政令是完全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