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队探索这个世界。

    但是他们派出去的船只,无一例外,全部没有再回来。

    也就是近几年,欧洲各国会过意了。知道大明已经将欧洲之外的区域都看做是自己的疆域,不会允许任何人再去探索。

    在没有得到大明允许的时候,欧洲不敢再驶向凶险的大西洋,他们只能在非洲,南亚一带探险。

    大明每年只会发放不超过两百艘船的通商证,有了这些通商证,欧洲的船只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

    如果有船敢没有通商证就绕过非洲,当地的汉王府和晋王府奴隶贩卖就会增加一些收获。

    但是,欧洲的发展大势逆转不了,欧洲虽然是一个气候温和,地势平缓的大陆,但是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土地并不肥沃。

    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只适合种草,如果是种粮,粮食产量低的可怜。

    所以在历史上,法国,波兰,匈牙利才会成为欧洲强国,因为这里有最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

    在欧洲的贵重金属被大明通过贸易盘剥的差不多之后,欧洲变的近乎一无所有。

    这也是他们千方百计想要偷学大明先进技术的主要原因。

    而且,越来越多的欧洲农奴活不下去,他们需要一个出路。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农奴来到了克里特岛,成为大明在这里工坊的苦力。

    许多欧洲贵族,就是通过奴隶买卖,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

    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苏醒,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压迫,难以生存的欧洲人才会不计后果地向东方进攻,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源。

    但是,正统四十一年的战争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跟大明的差距,大明根本没有派出主力部队,就已经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如今的大明已经占据了一直到基辅到波罗的海的疆域,留给欧洲人的空间更小了。

    所有的欧洲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欧洲想要发展,就必须臣服大明。

    从正统四十一年的冬季,一直到四十二年的五月,欧洲各国在科隆,在维也纳,在米兰,在巴黎举行了多场会议,商谈未来的出路。

    有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威胁,他们已经决定停止纷争。

    六月,由大明两位提督主持的大明欧罗巴和谈在克里特岛举行,在这次的和谈中,杨致和提出了以现有的分界线为界,大明承认各国的主权,而各国也尊重大明的统治的和谈会议。

    如果欧洲各国承认大明的领导权,大明将会放开怀抱,给欧洲各国的发展提供帮助。

    经过了半个月的和谈,没有多少筹码的欧洲各国只能接受了大明的条件。

    不听话就要挨打,甚至要灭国,就连教皇国在大明面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七月,所有的与会代表在达成了初步协议之后,登上了大明准备好的大型游轮,踏上了前往大明朝拜的旅程。

    一共有超过两百个王国,大公国,城邦国都派出了代表,这一千三百人,都是各国的代表,甚至是统治者本人。

    不过,即便是统治者,在大明这边也都被视为普通嘉宾,哪怕是国王亲往,也不能携带超过十人。

    所以,经过了压缩,才会只有一千三百人来到大明。

    他们从克里特岛出发,经过大明开挖的苏伊士运河,来到红海。然后沿着海岸线经过了忽鲁谟斯,抵达印度。

    抵达印度的时候,欧洲就已经被这里的繁华震惊了。

    印度各国,包括锡兰这些年因为参与进了大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

    而且,船队经过的区域,也是经过细心挑选出来的典型。

    柯枝已经发展成为了南亚的一个著名贸易中心,果阿是矿产中心,锡兰是一个宝石之国,这里的水稻种植也非常发达,一年三熟。

    而当他们来到被划入大明本土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时候,他们更感受到了欧洲与大明的差距。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是大明的橡胶种植基地,而苏门答腊岛还是大明的石油中心,有查过二十万东瀛和朝鲜劳力在这里为大明出力。

    在马六甲海峡两岸,到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