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部与那个卡尔索利的联合之下,弄出来了一个这样扇形的建筑来。

    议会堂紧靠皇城的城墙,在护城河的内侧。原址有五个衙门,除了鸿胪寺依旧留在原地,其他的会同馆,行人司,教坊司和光禄寺全部都另迁他地。

    这里以后将会成为朝廷议事的中心,恢弘气派是不可少的。

    为了让这里显示出大明的辉煌,殿下力排众议,将这个大楼修建的超过了原本奉天殿的高度,达到了九点五丈。

    这个大楼想一把打开的折扇,向着南方张开,方形的建筑位于正北,那里也是皇上今后坐的位置。

    想到朱瞻基今后将会坐在那里听文武百官奏事,他就忍不住激动。

    守门的锦衣卫大汉将军看到杨章德去而复返,惊讶不已。比不过身为他们的直接上司,他们当然是直接领进了城门。

    到了宫门,內监也只是简单检查,因为朱瞻基允许武将携刀,连刀都没有卸,杨章德就进了宫城。

    “殿下现在在哪里?”

    “殿下还在谨身殿接见西南侗王,中午怕是要留侗王进膳。”

    杨章德独自一人跟着内侍从西角门,中右门来到了谨身殿,与值守的内侍和鸿胪寺人员说了一声,他们就连忙进去禀告。

    虽然杨章德不是他们的直属上司,但是皇宫的防卫主要就是依靠锦衣卫,他们可不敢得罪这个朱瞻基面前的红人。

    谨身殿内,朱瞻基正有些无聊地跟来自贵州的侗王进行着虚情假意的客套。

    自洪武年间,朱元璋夺得江山后大力控制西南。在沐家一门的多年征战下,整个西南现在全部平定。

    这个侗王是前侗王吴冕的后代,已经失去了野xing,除了衣着,其他方面与大明人并无两样。

    他们现在把大明当成了一个冤大头,有什么灾,缺了什么,就向大明要扶持。

    朱元璋和朱棣的态度就是,我可以帮你,但是不会满足你的要求,也就是不给你吃饱的政策。

    朱瞻基现在还没有腾出手来针对他们,所以萧规曹随,跟着原本的政策走。

    对于侗王提出来的要求,满足了两成,就再也不肯松口。

    侗王他本来就是狮子大开口,然后等着大明讨价还价。两成虽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是朱瞻基坚持不肯再多给,他也只能接受。

    这样带着政治xing的扯皮,朱瞻基其实是最不喜欢的。但是没办法,坐在这个位置上,一些事不是想推就能推的。

    接到刘万的通报,杨章德去而复返,让他心里紧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又想通了,如果真是大事,急事,刚才他就会跟鸿胪寺的人员说。

    快过年了,他也想安安稳稳过个年。

    杨章德进了大殿,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了朱瞻基的身边,抱拳行礼,又躬身来到朱瞻基的身边低声说道:“殿下,极西的消息传回来了,林三夫fu他们已经站稳了脚跟。”

    说着,他将那本情报拿了出来,递到刘万的手上。在没有检查du素之前,几乎任何东西都不能直接入朱瞻基的手。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午后我去曹国公府,你让他们做好准备吧。”

    杨章德一喜,又行礼道:“微臣这就去通知曹国公府。”

    情报被检查了之后,递到了朱瞻基的手里。朱瞻基任由解缙,蹇义他们跟侗王扯皮,翻开了情报。

    这份情报没有太多夸张的描述,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详细记录了他们这一路上万里的行程。

    每一天走了多少里,遇到多少行程困难,遇见多少部落,又有哪些部落友善,哪些部落仇视。

    抵达唐林城的预定地址之后,他们找到了金矿,又在那里开始伐木建房,五千多人的队伍,这半年的时间,就损失了超过三百人。

    不过苦尽甘来,用三百多人的牺牲,换来了四千多人的安顿。

    返回的队伍是十月中旬开始的行程,去的时候有马车,耗费四个月的时间。但是他们回来,全部骑马,又熟悉了道路,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抵达了北明山。

    极寒的天气夺去了几十条生命,这是唯一的损失。

    朱瞻基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