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是现在有了孔家写的《国家与民族》一书,这孔家今后怕是不敢再这样做了。

    不满意的是,孔家仍然没有把民族与国族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不过这是小节了。

    近代的民族主义所指向的,都不是那些一般人类学、民族学意义上的原生xing民族,而是具有建国冲动的、与近代国家密切相关的国族。

    然而,晚清在从日本引进“民族”(nation)这个词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区分民族与国族的不同,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与国族具有高度的同一xing。

    但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内部包涵着众多的民族与族群,将仅仅拥有民族自决权的民族与拥有国家独立主权的国族混为一谈,由此埋下了后世概念上的混乱和现实中的困境。

    比如后世的少数民族优待政策,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和加盟国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为地将民族区分开,造成差异对待,形成了民族融合的困境。

    这一点上,法国就做的比较好,他们虽然也是多民族,多人种的国家,但是他们从来不进行区分,统一称为国民。

    但是他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太浅,主体国族和文化融合不了其他民族。

    大明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汉族是当然的国族,华夏民族是统一称谓。汉族也有足够多的人口,足够深的底蕴来融合其他民族。

    所以说,这本书只需要简单地进行修改,就可以出版,然后让天下人学习了。

    朱瞻基已经准备好在新年大朝会上提出这个计划。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做好铺垫,筹备了这么久,也该拿出报纸了。

    (这一章写的最艰难,七千字写了十个小时,却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

    第一零九章 报纸

    在宋代印刷术流行开来以后,报纸的印刷就没有技术问题。

    报纸之所以在古代没有流传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朝廷对舆论的控制,一个是成本问题。

    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对国家大事是没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普通百姓也根本不会去关心所谓的国家大事。

    真正想要发声的,都是读书人,都是官员们。而朝廷缺乏对这方面的管理能力,所以干脆执行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策略。

    皇帝不允许,而儒家思想的愚民政策,更是不会允许普通百姓开启民智。

    他们苦读经书,为的就是以后当官,然后成为人上人。他们的所作所为,能让百姓随便知道,并且说三道四吗?

    实际上,明朝的邸报已经发展的非常普及,只不过,这种邸报只能在官员之间传递,最多一些秀才和举人,能在县衙看到朝廷的邸报。

    皇帝和官员都不支持,就别想普通人能随便了解国家大事。

    后世的东林党弄出了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

    这个对联在后世具有不忘国家安危的褒义,但是实际上,这幅对联原本是失意的东林党们对朝廷的控诉和不满才出现的。

    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忧国忧民,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另一个原因很现实,那就是成本。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报纸是没有广告的。报纸的成本高昂,卖贵了却没有人买,如何持续的下去?

    要知道,如今的物资紧张,造纸大部分是手工作坊,纸张成本高的惊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的一个馒头一个铜子,一个肉包子两个铜子,但是印刷一本五万字的书,成本就一两百文,售价还要增加五成以上,因为运输成本也很高。

    后世一张4开的报纸,纸张成本几分钱,但是在这个时代,纸张成本占据了报纸成本的八成以上,够不少人下一顿馆子了。

    更别说还有印刷和油墨,包括运输等人力成本。

    不要说印制多张报纸了,一次只发行一张4开的报纸,不算运输,纸张和印刷,人工成本都超过了二十文。

    一张报纸的成本,够老百姓吃三天饭了,谁买得起?

    何况,大部分老百姓还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