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就忍不住为太孙殿下的高瞻远瞩感到敬佩。

    身为川人,蹇家虽然在巴县占了不少良田,却没有涉足商业,最多也就是在家乡卖点山林木材,土特产而已。

    所以,限制金银流通,对他个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受影响的是谁?主要就是江浙闽粤东南一带,专注商业的商户和官员们。

    如今海外贸易发展如火如荼,想要出海,海关那一道税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jiāo税,货物根本没有出口的机会。

    但是如果货物不出口,没有商户愿意jiāo一次税,哪怕税额不高。

    当朱瞻基在朝会上的话被传了开来,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因为京城的商户,受的影响也不会小。

    但是,纵观如今朝廷的各大堂官,几乎没有一个是东南一带的。

    将范围再扩大到朱瞻基的近臣,也就一个金纯是江苏人,一个杨荣是福建人。

    如今的朝廷可不是后世,东南官员占据了绝大部分,现在他们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所以朱瞻基的这条命令虽然许多人很难接受,却也没有人能直接反对。

    对京城的百姓来说,现在最关注不是朝廷限制金银流通,而是承天门外大明银行总部那一车车归还的金银。

    朱瞻基不发狠,勋贵们还有侥幸的心理,但是当他认真起来,勋贵们就开始心虚了。

    四月十五的大朝会之后,第二日开始,归还银子的勋贵们运银子的马车,就把大明银行总部门口的大街,给全部堵死了。

    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累的半死,将沉重的金银转运到地窖。

    这一车车的金银,着实吸引了不少百姓去看热闹,甚至有精明的商贩,挑着茶水摊,到那里去做生意,生意还挺好。

    为了一点金银,要是被削去爵位,对所有勋贵来说,都是最大的惩罚。

    他们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身上的爵位,如果没有了爵位,且不说那每年的俸禄,光是失去了特权,他们就要开始没落。

    所以,没有人敢在有侥幸心理,总认为法不责众。

    当然,还有一些勋贵现在是还不起的,因为参与了南洋的贸易,在南洋船队还没有回来之前,他们现在并没有银子归还。

    他们现在是最心急的,朱瞻基虽然给了一个多月的还款时间,可是如果船队不能顺利回返,那就完蛋了。

    所以他们现在宁愿先去借贷,把银子还上,也不敢误了还款的期限。

    京城的百姓在看热闹,他们才不会关心朝廷限制大额金银流通的事情,那些事跟他们这些老百姓没有关系,他们也根本拿不出大笔的金银。

    能够拿出这么多金银的商户,他们现在还没有跟文官勾结上。朝廷的主要官员,也都不是来自东南,想攀关系都攀不上。

    所以,他们注定是要被牺牲的对象。

    杨荣是个很聪明的人,在四月十五一过,福建那边还没有接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离开京城,前往北平。

    他原本是准备跟薛禄一起出发的,但是薛禄要等第一批幼军训练完毕,才能出发,所以只能先走。

    留在京城,他很怕家乡来人,求到他的面前,他就难做了。

    杨荣从京城出发,乘海船前往北平坐镇。

    而刘万也携带仪仗,从京城出发,沿着运河前往河南,从古运河前往彰德府。

    这一次出发,刘万不仅带着多达三十三人的仪仗,还特意从宫中带了两个宫女,其中一个,就是他曾经的救命恩人蔡玉蘅。

    他现在是朱瞻基身边的大红人,蔡玉蘅不过是庄奉仪身边的贴身侍女,连中层都算不上。

    庄奉仪知道了自己的侍女与刘万的关系,喜出望外,刘万问她要人,她不假思索就同意了下来。

    蔡玉蘅虽然在家也算是个大小姐,但是进了皇宫,就是一个无根飘萍。

    从跟刘万重逢,她对刘万早已经没有了印象。刘万对她的心意,她也明白,但是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宫中结成对食的太监和宫女不少,像刘万这样正值当年,又是殿下身边红人的少监,一般的宫女想靠都靠不上去。

    玉蘅不是想吊着刘万的胃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