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种方式虽然节省了一些资金,其实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和精力的分散。

    现在朝廷按月直接将资金发放给各部,由各部自己安排,就能让各部把精力都放在公务上。

    每月一审核资金使用情况,合理使用,下月就准时发放,这样也能防止大规模贪腐。

    但是这种将事权和财权自己掌握,对各部大臣们来说,就是巨大的“进步”,一个个喜不自禁。

    通过这套议事法则的推行,户部变成了户部,兵部变成了兵部,礼部变成了礼部,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务都拿出来讨论,所以统称为六部。

    而军队事务现在也变成自己处理,除非大事,才会拿出来讨论,这就减少了文官对军队事务的chā手。

    没有了户部拿银子卡住军队的脖子,他们的话语权也大减了。

    这个时候,蹇义才发现了问题,如今各部事务自己处理了,那大朝会上议事,还议什么事啊?

    但是,即便发现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职位职权大幅度缩水,蹇义也不敢提意见,因为这可是跟全体大臣作对。

    而实际上,大朝会需要议的事依旧不少,比如高层人事权,……但是这貌似就是他以前的工作啊!

    还有各种新政策的制定,意外事件的处理等等……,蹇义终于发现,自己争取来了这个议长,获得大部分也是虚权。

    散朝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自己右前方的朱瞻基,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个太孙一点也不简单……

    (这一章写的不算顺,本来想要描写一下关于政策的推行与争执,但是发现如果把一条一条的法规写出来,恐怕要好几章才能写完,所以粗略写过,后面还会有关于这方面的斗争,那个时候再写。)

    感谢libra~汐牧羊人的万赏,成为老妖的宗师,也谢谢乌雷暴,无聊小书童,灯火见人家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十八章 刑部尚书(又是一万二求订阅)

    顾佐在如今的大明官场是个绝对另类。

    首先,他祖籍太康,在朝中并无同乡臂助。

    其次,他祖上曾在元朝为官,在如今这个时代属于是黑历史。

    然后,他能文能武,武艺高强,在文人心中是个粗人。

    最后,他xing格方正,被誉为大明包拯,从不结党营私。

    被朱棣挂尚书衔后,顾佐有了入内廷办公,议事的权力,但是他每次独处一间小夹室,不是议政不与官员们群坐。得一外号“顾独坐”。

    应天府尹虽然位高权重,虽然是京城的父母官,但是实际上属于地方官,而不是京官。只是因为这个位置在京城,又被算进了京官行列。

    他当初当上应天府尹,是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但是自他履任以来,其处事能力超卓,g格坚毅,从不徇私,反而赢得一片赞誉。

    自永乐十年起,他就担任应天府尹,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八年,不论是谁都挑不出他半点过错。

    朱棣想要提拔他,但是这个位置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接任,只能让他继续干下去。

    朱瞻基对这样的官员其实非常欣赏,不以朋党苟利,仅以支身立命,是个能做事的好官。

    但是偏偏现在的大明这样能做事,却不会拉帮结派的官员往往得不到重用。

    像黄福,在永乐元年就担任了工部尚书。却被陷害离京。

    在外面折腾了近十年,才在朱瞻基的带挈下回京任了兵部尚书。

    即便是回了京城,仍然被排挤,凡是他在朝堂的提议,大多被否决。在朝堂上,经常遭受其他文臣提起他人工部尚书期间贪污来打击他。

    如果是以前,朱棣恐怕也不会为了他一人得罪满朝文臣,但是这些年他也受了朱瞻基的影响,对能做事的官员格外重视。

    这几年力排众议,坚持让他担任了西征的转运提督,负责整个大明西征的准备。

    而顾佐被成为顾独坐,也是因为受到了xing喜浮夸的文臣们的排挤。只是他自己本职是应天府尹,直接对皇上负责,即使这些文臣们也拿他无可奈何。

    担任应天府尹八年,顾佐一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