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六百年的世界生态意识。

    欧洲人自从有了文明意识,其实一直都是处于一直封建领主的平等意识下,他们哪怕打的再狠,也一直守着他们的一套规则。

    只要敌人认输,就不会赶尽杀绝,用联姻在上层社会之中形成亲属关系,失败的敌人可以用赎金来买回自己的xing命。

    但是蒙元人让他们认识到了敌人的凶残,他们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jiān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这种文明的倒退和残暴直接影响了欧洲人以后对异族的态度,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对非洲和亚洲人的屠杀,都是他们从蒙元人那里学来的。

    他们对欧洲自己人是套准则,对其他人是一套准则,就是从蒙元人这里学到的。

    看到这些德里人,朱瞻基忍不住走神了,心里想着该如何纠正这种意识形态。

    他不认为这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一套好的规则,像大唐时期,汉族对异族的融合,对异族的思想控制,才是真正好的规则。

    在汉人与异族之间建立鲜明的等级,却不完全阻断底层人向上层奋斗的渠道,这种社会规则更文明,也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大唐时期,汉族比其他民族的人更高贵,但是汉族并不拒绝其他民族人的上升通道,在那个时期,许多异族也能在大唐为官,只是比汉族更难一些。

    对待邻国,只要你承认我的这一套规则,我就认可你,并且接纳你。

    所以那个时期,不管是朝鲜,东瀛,还是吐蕃,都承认唐朝的正统,自认属国。

    但是唐朝时期有两个方面的政策错误,导致了这一规则的失败。

    一是唐朝并没有重视技术和经济的控制,不管什么先进的技术,都无所谓地送给异族,导致了异族的迅速发展。

    那个时候的朝鲜,东瀛,吐蕃,包括阿拉伯人,都是靠着大唐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迅速发展了起来。

    二是大唐中央政权赋予了节度使太大的军权,重武轻文,导致了支强干弱,中央政权的控制力衰落太快,短短的一百年时间,朝廷就几乎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

    论武力对比的悬殊,唐朝远远比不上汉朝,但是为什么不管古今中外,都认为唐朝是汉族最鼎盛的时期呢?

    这不是指国力鼎盛,而主要是文明的鼎盛!

    明朝如今的基础比唐朝更好,因为唐朝初期的突厥和吐蕃都非常强盛,有心腹大患。

    可是如今的大明几乎没有了任何敌人,连草原民族现在都被大明收拾了。

    现在唯一比不上的是人口……

    朱瞻基查了皇宫里面的记载,北宋宣和四年,全国人口普查是九千多万人,但是到了元朝至元十一年,全国人口仅剩下不到九百万人。

    明朝建国初期,当时的全国人口盘查是不到两百万户,不过当时隐户太多。到了洪武十四年,因为明朝大肆发放土地,藏在山里的百姓纷纷出山,这个时候的人口普查是一千一百万户。

    而永乐五年,大明重新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大明的户数增加不到一千万,但是人口将近六千万。

    这里面,江西的人口最多,达到了一千多万,占了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北方的战争,导致了百姓都逃到了南方的江西。

    这也是明朝初期,为什么大明的进士,状元大多都来自江西的原因,人口基数在那里啊!

    北方的人口大量减少,主要都在山西一地,因为那里山多,便于百姓藏匿。

    朱元璋还怕北方的百姓与异族勾结,将山西的百姓移居湖广。

    相比后世的十几亿人,如今的六千万人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大明的土地都抛荒了许多,也是大明不愿意发展海洋政策的主要原因。

    “殿下……,殿下……”

    朱瞻基抬起头,马欢才低声说道:“使节脱不花花向殿下献上西域美女两人,汗血宝马两匹。”

    望着高台下的一众使节,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我大明与德里历史渊源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