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理在领先了几千年后没落的主要原因。

    以数学为例,皇帝需要知道一加一等于二,那么大臣们,学术研究者们就会给皇帝一个等于二的结果。

    至于为什么等于二,从来不会有人来认真研究。

    而实际上,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是过程,是逻辑的规律,而不是结果,因为许多时候,规律和逻辑比结果重要。

    大臣们用最复杂的办法,可以得到全国的税收总额,可是却从来不会探究,这里面能不能用更浅显的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

    因为太浅显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懂得,他们就不能垄断为皇帝服务的渠道了。

    宋代以后的儒家理学,为了垄断学术思想,垄断学术服务,拼命打压其他学术。

    其他学术为了能吸引皇帝的注意,为了让皇帝接受他们,更是急功近利,直接用结果而不是过程来吸引皇帝,也就能够理解了。

    但是朱瞻基不同,他很清楚一门学术发展的规律才是最重要的,研究这种规律的方法叫逻辑,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让马迪与一帮数学家,天文学家,包括道士们为主体的化学研究者们将他们的学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从最浅显的内容一直按照规律来向深奥的方向来研究,并且将它们完整地记录下来。

    这比给皇帝,给权力的结果要浅显,要简单,却是推广的最好方式,能够让孩子们都能学会这种学术。

    其他人不知道朱瞻基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朱瞻基很清楚这会打破整个东方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桎梏。

    所以,包括马迪在内,他们都不明白朱瞻基让他们编撰这些浅显的知识的原因,只是因为朱瞻基让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这样做了。

    这套课本编撰出来的时机不是太好,因为朱瞻基要出海了。

    这一出海,短则一年半,长至两三年,如果这个时候来推广,朱棣不重视,那么会事倍功半,甚至脱离朱瞻基想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朱瞻基心里虽然高兴,却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推广,更不会现在就让全国学堂来学习这门课程,甚至纳入科考的题目中。

    他只能保留这个研究团队,给予他们物质奖励,然后让他们来完善这门学科。

    一切等他出海回来以后再说。

    正月十四的晚上,这也是京城每年灯会的第一天晚上,全京城的人都因为承天门楼上的雷电表演疯狂了。

    朱棣让人用两块磨盘大的磁石,小孩手指粗细的铜线缠绕成的线圈,在城门上面表演了雷电的形成。

    特别是当一个全身藏在绝缘的套装里面的武士,手上戴着厚厚的绝缘手套,握着一柄长剑,将雷电变幻成各种不同的线路的时候,所有人都疯狂地跪了下来磕头。

    除了这单调的表演,朱棣还让人用活猪和活羊,包括活鸡来进行了表演。

    电力不是特别的足,猪羊都需要电很久才能电死,但是这有些残忍的过程却更让人疯狂。

    这在封建时代,在这个迷信的时代,包括哪些大臣们,都心悦诚服地跪在朱棣的面前。

    这让站在门楼上的朱棣非常满意,这一招一出,没有任何人敢再跟他作对。

    可惜的是,朱瞻基要走了。他不知道,三天的表演下来,还在山东想要造反的白莲教,会不会也因为畏惧而偃旗息鼓。

    正月十五这一天,全京城的百姓和大臣都在谈论皇上将雷电借了下来。没有任何人怀疑,敢惹皇上不高兴,会遭受了天打雷劈的后果。

    那几乎被电熟的猪羊就是榜样,没有人愿意这样死去。

    第二日晚上的承天门外,挤满了京城的百姓和大臣,这一天晚上的表演也没有让人失望。

    连续两天都是晴天,但是皇上却让雷电连续“下凡”,没有人怀疑皇帝已经借用到了雷神的力量。

    朱棣心情高兴,第二天就决定亲自送朱瞻基出海,当天晚上,王彦他们一批内臣措手不及,几乎一晚上都没有睡,开始净街封锁,保证他的安全。

    兴庆宫内,除了朱瞻基现在的九个孩子,其他人也几乎没有睡。

    这次出门不比东征,东征当初是确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