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鞑靼人要先做出一点贡献来。

    阿鲁台的内心一阵苦涩,他最想要的短弓,这一次却不在赏赐之列,而这才是如今的鞑靼人最缺的武器。

    大明朝皇帝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们想要出工不出力,恐怕就难了。

    大帐升起,柳升不顾阿鲁台就坐在旁边,开始了点兵点将。这也是向鞑靼人宣示武力的一个方式,所以在座的阿鲁台和他的一帮手下,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论个人武力,他们自认要比汉人更强,但是汉人实在太多了啊!

    一直到傍晚时分,全军大帐都支起,柳升故意装作才腾出了时间,设宴款待阿鲁台一行。

    阿鲁台最关注就是大明皇帝对鞑靼的态度,柳升也按照事先已经商量好的计策,大力盛赞了鞑靼与大明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将大明这次的出兵,当做是大明对鞑靼最有力的支持。

    同时,他也强调了大明与鞑靼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并且愿意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商业贸易。

    北元虽然武力强盛,但是却穷的一塌糊涂。

    他们除了皮毛和牛羊贸易,几乎没有任何生产发展能力。现在就连铁匠和火yào制造,都后继无人。

    底层的牧民没有菜刀,没有铁锅,连杀牛宰羊都需要共用铁刀,没有铁锅,也只能靠陶罐来煮饭,炖肉。

    这几年大明实行经济封锁,断绝贸易,没有茶叶,没有盐巴,北元就因此死亡了最少十万人以上。

    可是他们现在根本无力去大明抢劫。

    若不是活不下去,瓦剌人也不至于刚恢复一点元气,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大明作对。

    光是为了能跟大明贸易,阿鲁台就不得不答应了柳升的条件,派出一万人的骑兵,两万只骏马,参与这次的战争。

    这不仅仅是帮大明,也是为了给鞑靼族现在这三十万人,找一条活路。

    第四十七章 遭遇

    四月二十五,位于中军大营的朱棣接见了柳升送来的消息,当知道阿鲁台几乎不打折扣地就答应了大明的条件,也是兴奋无比。

    天气渐暖,他的旧疾也好了许多,最近一段时间,他也不坐车了,而是重新骑在了马背上。

    将柳升传来的情报递给了朱瞻基,他忍不住又考起了朱瞻基。“基儿是如何判断出阿鲁台会答应我们的条件?他们真的不会在战场上反叛吗?”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在防备着他,他也在防备着我们。我们双方都不会给对方反叛的机会。在有所准备之下,皇爷爷觉得他的一万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而且,武力永远不是征服的最佳手段,全方位的经济和文化控制,才是真正的征服。当北元人以说汉话,穿汉服为荣,当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大明来供应,那个时候,即使让他们反叛,他们也不会反叛。”

    “但是这只会助长他们恢复的时间啊!怀柔政策在过去可没有少用。”

    “皇爷爷,儒家的那一套怀柔政策,只能针对有道德良知的人,而不能对付狼一样的北元人。我讲的控制,并不是怀柔,而是利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来更好的控制他们。”

    “所以你让锦衣卫调查九边军卫跟北元人的贸易?水至清则无鱼啊!”

    朱瞻基嘿嘿笑道:“皇爷爷放心,我暂时不会在这个方面动手,我只是想要更好地了解,如今的北元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而已。他们需要铁器,我们就要控制好铁器。他们需要工匠,一个工匠我们都不能给他们。让他们打也打不过我们,只能向我们低头的时候,才是控制他们的第一步。”

    朱棣也呵呵笑了起来,欣慰地说道:“基儿能有如此见识,不枉我对你的期望。”

    朱瞻基心里其实也在庆幸,他穿越在大明势力最强的时代,同时也是草原势力最弱的时代。

    十几年前的草原上,还没有这么弱,朱元璋虽然把蒙元赶到了岭北,占据了漠南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北元的军事实力仍然在。

    这十几年来,北元已经换了好几个皇帝,几个民族之间也一直打的不可开jiāo。

    朱棣在他们之间一直左右摇摆,谁要被